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暑假期间,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旧店小学免费开设皮影戏小课堂,邀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冀南皮影戏民间艺人为当地的留守儿童介绍皮影戏知识,并教他们制作皮影、表演皮影戏。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西安高校多、古迹多,当校园遇见古迹,不仅种种传奇令人称道,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不二的选择。这些掩埋在时光深处的“秘密”,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学子成长成才,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当校园遇见古迹 ——西安校园考古调查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图书馆与学生公寓七八号楼之间的一片草坪,常常能看到考古系教授陈洪海的身影。今天看来,草坪上仅余一座凉亭显示着这个区域曾经的身份——唐代实际寺...
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内的天坛遗址(圜丘遗址)。 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图书馆与学生公寓七八号楼之间的一片草坪,常常能看到考古系教授陈洪海的身影。今天看来,草坪上仅余一座凉亭显示着这个区域曾经的身份——唐代实际寺遗址。但在陈教授眼中,蔓草青青,掩藏着时光的秘密。 草坪下的秘密 实际寺,名字今人听来陌生,却与唐高僧鉴真有着深厚的渊源。 “唐长安城108寺,实际寺是格外重要的一个寺院。...
6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瑞典首相勒文。习近平主席在会见中指出,要将中国“十三五”规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同瑞典“智慧工业”战略对接,加强在清洁能源、智慧城市、生命科学、绿色金融、高铁、航天等领域合作。要增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冬季运动等领域合作。 瑞典首相勒文表示,瑞中两国长期友好,瑞方重视中国在重大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重视同中国在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
6月25日,由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领导力社团组织的“唐风晋韵莲花情——太原莲花落表演尖草坪一中专场”活动举行。“太原莲花落”传人的精彩表演给太原市尖草坪一中的学生们带来阵阵欢笑,也再次展现了“太原莲花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奇魅力。 “唐风晋韵莲花情”是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领导力社团学生选择的关注本地“非遗”的课题。课题通过查阅史料,探访传人,调查知名度,推动表演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促进加强非物质文...
2017年6月22日报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校园内一建筑工地现古墓。据工地现场知情人透露,古墓是在一两月之前发现的,随后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启动保护机制。目前古墓已被文物保护部门进行探测和发掘,校园内施工区域也已采取了安全措施,一方面防止学生误入发生危险,一方面防止他人擅自进入发生偷盗破坏行为。 目前,关于古墓的年代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是形成于汉代或更早,一种说法是明清时期,因为目前除了...
庆安会馆专家为学生授课。(王进 摄) 6月14日,由宁波市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庆安会馆专家学者组成的宣讲小组,走进宁波市江北中心小学,举办宁波地方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将世界文化遗产科普知识送到了少年儿童的课堂。 为了配合“庆安杯”百名少儿演讲大赛的顺利进行,帮助甬城少年儿童寻觅身边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之根,浙东海事民俗博物馆(庆安会馆)专门委派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针对宁波少年儿童的实际情况...
6月14日下午,河北东方学院文物与艺术系第五届校园艺术品拍卖会在图书馆报告厅圆满落槌。文物专业首席专家、前首都博物馆馆长马希桂,中国艺术品鉴定师孔德佩,中央电视台一锤定音栏目鉴定专家孙国斌、张红强,北京迪斯凯瑞文化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刘建国,以及该校数千名文物艺术品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拍卖会全过程。 整个拍卖现场十分热烈,多件藏品在场内掀起竞买高潮。拍卖会由开槌嘉宾孔子第七十七代孙、中国艺...
6月5日,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来到东城实验中学万源校区,4名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现场表演了云峰剪纸、盐亭糖画、剑门手杖、渔河刺绣等传统工艺,引来了同学们的阵阵欢呼。 自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配合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5日、6日分别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激发学生与市民对传统文化的...
日前,2017年余杭区文物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余杭区教育局、杭州日报品牌策划公司共同举办。 活动首站走进瓶窑镇北湖中心小学,为160多名师生送去了“从文物看余杭先民的衣食住行特展”、“寻访余杭文物 走进先民生活”文化大讲堂,以及《余杭区文物保护法律知识宣传读本》(漫画册)《大运河畔是我家——余杭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宣传读本》、大运河(余杭段)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分...
孩子们参与拓印等体验很兴奋 本报记者 宋延康 摄 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广西博物馆开展“穿越海丝,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文物普及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旨在拉近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加深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博物馆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当天,广西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天桃实验学校进行馆外宣传,学生们现场参与铜鼓拓印、活字印刷、铜鼓拓印等体验。当一张张纸上呈现出古代的文字和图案时,学生们惊喜...
今年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新昌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举办“流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此次活动受到新昌县实验小学广大师生欢迎。 本次活动包括“浙江恐龙图片展”和“浙江鸟类图片展”。“浙江恐龙图片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金钉子”的概念、我省的资质地貌、恐龙研究史、出土恐龙化石的分类、遗迹以及考古发掘时的情形等内容,展示了远古时代龙行浙江的壮观景象。“浙江鸟类图片展”以...
5月16日,衡水市冀州区信都学校的学生在花丝技艺传承人康运青的指导下体验花丝制作工艺。当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信都学校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技艺冀州传承人康运青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展示花丝这项古老手工技艺,让孩子们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日前,在浙江杭州第十一中学(下称“杭十一中”)的一个教室里,20多个孩子在摆弄洛阳铲、铁锹、罗盘等工具进行社团活动。杭十一中3D考古社虽然规模不大,只有40多个成员,却已经是良渚博物院的共建单位,同时还得到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学术支持和中科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的技术支持,可谓“底蕴深厚”。杭十一中是国内第一家将博物院引入学校的单位。 3D打印作为一种颠覆性创新技术,在医疗、建筑、电子等多...
舞龙舞狮是我国的一项传统民间习俗,发展至今,也成为了具有健身功能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在我们乐清市茗西学校,就有这么一支龙狮团队。 5月4日,茗西学校迎来温州市一场大型的体育教学展示,其中一项展示就是龙狮团的表演。龙狮团于2014年组建,目前共300人,小学生、初中生各占一半。无论是舞龙的过龙门、摆龙舟,还是舞狮的上肩、站腿、夹腰,学生们都完成的十分出色,现场也是掌声连连。每天上午大课间时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