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南京市去年做了多少考古发掘?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在“2012年考古工作汇总会”上获悉,去年,南京市完成考古勘探工地45个,其中发掘墓葬、窑等古代重要遗迹137处。 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去年的考古,主要是配合南京多个遗址公园的建设而展开的调查,在一些文物调查考古中,还有一些小插曲,比如瑞金路小学内发现了明朝皇城外的御桥白虎桥,为了保护这座桥,学校的大楼向北移了几米。 ...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李秀远)古瓷器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具体化、艺术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道厚重恢弘的文化长廊,对于古瓷器收藏价值的正确定位也是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在当下热气腾腾的瓷器收藏市场,人们兴奋于拍卖行不断被刷新的记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古瓷器的文物、文化和收藏价值,近些年古瓷器市场可谓门庭若市。 艺术品拍卖市场将回暖 2012年的秋拍延续了春拍市场的萎靡,中国古玩艺术品行情继续下探,...
明中期 青玉花鸟纹带板 明代玉带板仍在使用,其风格及工艺和元代玉带板相似。按明代官服制度,除皇家外,臣僚中唯有一品官才能佩玉带。明初汪兴祖生前所佩的羊脂白玉带雕刻云龙戏珠纹,玉带板有葵瓣形和莲瓣形,所琢蟠龙出没于祥云之间,若隐若现,形神兼备。 出土于鲁荒王墓的两条玉带,一条为25节金镶白玉镂空纹带板,另一条为23节素面玉带板。出土于梁庄王墓的8条玉带多为20钅夸 ,以白玉和青玉为主,有素面...
据人民网报道,来自台北故宫公关室的消息说,应北京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的邀请,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将于 1月21日至27日率团访问北京故宫博物院。这是继2009年两院划时代破冰互访后,再一次开启交流合作的新里程。 据悉,冯院长一行还将访问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国家图书馆、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并将转赴南京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针对两岸博物馆馆际交流进行广泛及深度的讨论。此行随同访问成员还有副院...
出土的漆木棺图案精美 张氏家族墓俯瞰呈品字形 出土的金耳坠 2011年9月,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泾河工业园发现明代秦藩王大管家张氏 家 族 墓(本 报2011 年 12 月曾报道),经过一年多的发掘,该家族墓又有惊喜发现,成批出土保存完好彩棺,色彩鲜艳、图案完整,有的还贴有金箔,这在考古史上实属罕见。出土的4方墓志,揭开了该家族神秘面纱。 最完整的明代家族墓 自2011年考古发掘以...
1月19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高陵院张明代张氏家族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共出土锡器16件、青花瓷器11件、银戒指1枚、铜钱10枚以及买地券1方。 张氏家族墓地可分为东、西二区,根据墓志和墓门阑额题刻可知,西区墓地设置年代当不晚于隆庆三年(1569年),东区墓地当为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新置。3座墓葬墓有3具木棺保存较好(现棺盖未揭),头挡板均绘牌位,其余各面绘有牡丹、莲花、凤凰、孔雀...
明代墓葬全国皆时有发现,尤其是各地明藩王墓的已发掘不少,只可惜漆棺大多朽毁不存。而从2011年8月开始高陵院张村明代张氏家族墓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批保存完整的彩绘漆棺,在考古史上实属罕见。这也证明了西安地底下的“宝贝”,绝不仅只有周秦汉唐。 考古发掘回顾 陕发现一明代家族墓 一夫三妻长眠地下“庭院” 明代家族墓出土罕见巨幅漆画 专家:国内很罕见...
墓群内发现的图案精美、色彩夺人的漆棺 图片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提供 西安发现罕见明代中晚期家族墓,出土文物精美,是研究明代家族墓葬制度、艺术及断代的难得资料。墓群里发现约5樽色彩鲜艳,图案完整的彩绘漆棺。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蒙介绍,防止漆棺彩绘褪色朽坏是目前文物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难题。 墓群主人中有明代藩王秦王大管家 据了解,该家族墓位于高陵县院张村北西光园区内。自2011年考古发掘以来...
近日,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惠济区一个被破坏的墓葬区进行发掘清理,共清理明代、清代墓葬各1座。明代墓葬为长方形砖室墓,墓室主体已经被破坏,仅余前部及墓门部分。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与墓道之间为砖砌门楼,由门檐、斗拱、额门等组成,上雕刻有莲花纹、勾云纹等,照壁上雕有“孔子见老子图”、“麒麟图”、“牛耕图”等。墓室内出土墓志一方,正方形,据墓志记述,墓主周禄生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
历朝历代都有贪官,统治者总是从文武两手加以整治,甚至奇招频出,但往往收效甚微。如果说法治是治愈腐败绝症的药物之一,那么酷刑连药物都不算。不管多么残酷的刑罚,都对腐败无效,只有完善制度,才能让贪腐者无从下手。 古代一般在何时大力治贪 一般在朝代更替或皇帝登基之后会大力惩治贪官。参加过农民起义的明太祖朱元璋,因对官吏贪赃枉法有深刻体会,更知官吏廉洁对初定天下的意义,因此,明律较前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