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工地的大坑中全是青花瓷碎片,年代大约是晚清时期。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摄 工地里还发现了产自日本的青花瓷碎片。 信息时报记者 巢晓 摄 近日,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在长堤大马路大三元酒家地块发现了近万件青花瓷器,瓷器均为日常生活用器,包括碗、杯、碟等,时代以清代晚期至民国初期为主。其数量之多在以往广州古城考古中极为少见。“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发现了不少日本瓷器,说明当时已经有日本瓷器出...
日前公布的《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将于两个月内实施。最近,一宗违规施工破坏遗址的案件,撞到了枪口上。在广州市南沙鸡公头山,某开发商未经文物部门批准,进行开挖作业,破坏了山上一商朝遗址。 近日,广州市文化执法总队会同广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和广州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到鸡公头遗址进行实地调查。据介绍,该遗址位于南沙区广隆村金岭北路西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于2001年底被发现有大量商和东汉时期的文化遗...
广州正在打造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市文广新局今年安排文化项目支出4.78亿元,比去年增加0 .63亿元。今年安排的文物征集、保护项目支出合计只有1102万元,而文物专项经费在上海是1亿元、北京是10亿元。难怪今年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刘晓明提案请求“要钱要人”。 文化类项目支出占比少 市文广新局今年安排经常性项目和一次性支出共4 .78亿元,市财政对基本...
墙壁和柱子出现明显裂缝 “上报都一年了,会不会随时坍塌啊?”海珠区沥滘村卫氏大宗祠管理委员会的主持父老很担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卫氏大宗祠门楼、墙体等出现开裂、倾斜的情况上报已一年,但仍未能展开维修。他们天天提心吊胆,严重的隐患不仅可能危及参观者,还直接影响即将到来的每年一度的盛大传统民俗活动———正月十五宗族大聚会。 卫氏大宗祠始建于...
外表俊朗、性情温和的朱清国先生,是名副其实的一位“儒商”。“四十不惑”的他,遥想20来岁独自南下广州感慨万分。在他看来,今天的成就来源于顽强拼搏和紧抓机遇。回顾1999年第88届广交会,他凭借敏锐的商机捕捉能力拿到了人生第一笔订单,从此开启辉煌创业人生。 助推广州打造全球第六大时尚之都 从“华林珠宝玉器大楼”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