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每个时代的瓷器都会带有自己的时代特色, 辽金西夏民族瓷器也同样附有当时的时代气息。游牧民族的瓷器一定跟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相当一部分瓷器都是过去生活器皿的一个翻版,只不过是用一种物质替代另一种物质。以瓷器这种成本低廉的用具去代替贵重的用具,比如金属器、皮革器等等,显得非常经济和实用。 其次,游牧民族的审美追求是比较注重实用,注重生活化,强调民族生活的特点。比如很多当时的陶瓷日用品上画着渔...
英德奇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林超富介绍:瘦、透、漏、皱、怪势、型、景、物、质赏石须观察十大特点 兼具者便是真正精品今年49岁的林超富是英德当地知名的文化人。他不遗余力地推介本土文化品牌,包括流传已久的英石文化。不少政府官员、民间买家都愿意来找他品鉴英石。“很多人不懂英石的门道,搞不清楚一块英石到底好不好;有些人隐约会觉得某块英石好,但是又说不出来好在哪里。”而林超富能同时做好这两方面。他在“瘦、...
成熟的青花瓷应是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 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中的重要品种,其中景德镇青花瓷较为有名。我国生产青花瓷器的历史比较久远,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世博会纪念品中,青花瓷作品也随处可见。青花瓷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本文简单介绍唐代与宋代两朝代的青花瓷特点,希望让读者大致了解。 唐代青花瓷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处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发色淡雅。弘治晚期与正德则发色灰蓝。但此期也有个别器物发色浓艳,有铁锈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纹饰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画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婴戏、龙穿花等。花叶似手掌撑开状;叶子多齿边,花叶均无阴阳正反;鱼藻的水草飘似海带;山石似钥匙状无凹凸感;边饰...
青花瓷中,产地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佳,说到青花瓷发展过程,明青花瓷的工艺已经日益娴熟,现代青花瓷作品有很多都仿照明青花瓷,笔者在世博会纪念礼品中也见过一例明青花瓷仿品。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花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鹿头尊是乾隆时常见品种。其口直,口以下渐大,垂腹收底,圈足。尊的上半部饰两个镂雕的夔凤耳、蟠螭耳或鹿头耳,因器型像倒过来的牛头或鹿头而得名。鹿头尊多在白底上绘青山绿水、树木,山水间及丛林里有很多头...
公元581-618年是隋朝,共37年。在这样短的时间里,由于隋文帝推行一系列维护统一和发展经济的政策,结束了豪强大族分裂割据的战争,使长期处于分裂割据战争中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统一在一个政权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商品流通,手工艺技术交流扩大,陶瓷手工业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青瓷、白瓷、黄釉、黑釉瓷、低温釉陶大量生产出来。尤其青瓷的成就很突出。隋代青瓷突出的特点表现有三: 一、和三国两晋南...
越窑青瓷不论早期制品和越窑时期制品,在我国享有崇高声誉。在唐代为我国“南青北白”制瓷格局中的“南青”之代表,是唐代六大名窑之冠,晚唐、吴越、宋代早期又是“贡窑”中心地,“秘色瓷”的主要产地,秘色器又是越窑制品中的佼佼者,因此,文物、博物馆和社会上的收藏家,他们历来把越窑瓷器,作为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在国外,也有越器制品拍卖,一件越窑秘色瓷价格之昂贵也是众所周知的。正由于昂贵,收藏者又想得到它,...
仿制器物的特点 (1) 效仿造型。仿制品中造型大多按照出版的《文物精华》、《国宝大观》等有关照片制作。因此,外观上初看近似者多,由于仿者,不了解造型装饰的主题思想与寓意,仿制中毛病百出。所以在鉴定中,从局部入手,对瓷器制品造型进行总体审核。 (2) 临摹纹样。纹样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的信仰、风俗与时代特点。由于不理解思想内容,仿造的图案线条不可能流畅,构图远不如原作。 ...
图片资料 2012年6月《芭莎艺术》组织了一场覆盖全国200家高端画廊的调研活动,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30份, 形成了对于过去一年(2011年7月1日-2012年6月30日)画廊动向的详细报告。 画廊增速放缓 中国专业意义上的画廊市场自2000 年以来表现出整体性市场发展。根据此次调研的数据显示,2000 年以前成立的画廊仅占到被调研画廊的1...
清式家具的问世及其特有风格的形成,与清代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在康熙以前,清式家具大体保留着明式家具的风格和特征,随着清初手工业技术的恢复和发展,到了雍正朝以后,经济已非常繁荣,形成盛世的局面,那个时候,各项手工艺都得以高度发展,而家具艺术也一改明式那种简练的格调,形成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代表清代风格的清式家具。 清式家具最突出特点是用材厚重、装饰华丽、造型稳重,与明式家具的用料合理、朴素大方、坚固...
道光(1821—1850)在位期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鸦片战争,中国社会从此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时期。国势衰微,社会动荡,制瓷业的生产规模骤缩,官、民窑的产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道光青花瓷器可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尚存一息乾嘉余韵,官窑器中规中矩而后期多粗俗,少有精品。道光瓷器存世较多。从传世的道光瓷器看,也有其特点: 第一,瓷器器型线条生硬,常有棱有角,无圆润秀美之感,显得笨拙。多为日...
五代时期的龙泉窑主要烧造地点在金村窑隔小梅溪对望的上一带。上窑初期产品的纹饰风格、装烧工艺,甚至部分产品的尺寸,都与同时期的上林湖越窑非常一致。五代中期之后,上林湖地区由于人口密集,土地开垦过度,瓷业生产所需的林业和瓷土资源匮乏,难以承托钱氏小朝廷向赵氏大朝廷进贡的重任,从而转向资源丰富的龙泉。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使得上窑初期产品就极为成熟,带有浓郁的越窑风格,但是和越窑产品存在着明...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六月”铭青花釉里红四灵盖罐和楼阁式瓷仓;江西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的“戊子年”青花缠枝灵芝...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