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21日在海口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围绕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召开的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7家科研院所、文物局、博物馆等联合发布了《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共同宣言》。 宣言提出,推进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有利于国际间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做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各省、区、市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并在考古发掘、信息互通、物探技...
今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助理王大民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南海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介绍,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期取得了四个重要进展:西沙水下考古工作站开工建设;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南海基地项目获批;中国第一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即将试航;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获批成立。 王大民介绍,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始于南海,重在南海。南海的水下文化遗产由三部分组成,水下文物,岛礁古代...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新挑战,古城被改造得四不像。”“从过度开发造成破坏到受技术水平、从业人员素质所限,都可能对凝结人类智慧的文化遗产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一些所谓的文化遗产‘保护行为’与《威尼斯宪章》提出的真实性原则背道而驰。”……今年是《威尼斯宪章》颁布50周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近日在京召开的纪念《威尼斯宪章》颁布5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研...
6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展览列数了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出版物奖项的非遗出版物,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出版项目131项。此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14日。图为观众观看非遗保护出版物。
眼下,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举行,“文化遗产日”也刚刚过去,各地举办了一系列特色活动。看得出来,整个社会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 这是因为,文化遗产不仅是文明多样性和民族辉煌历史的见证,也是特色城市、特色乡村、特色区域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甚至于中国品牌塑造的构成元素,能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城市会有不同的形态和内涵,并且具有唯一性,...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故宫博物院签署交流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协议的基础上,加强省院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工作机制,提升双方的文化遗产整体管理水平。以期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河北省政府特邀咨询孙士彬和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仪式并签署交流合作框架协议。 据了解,根据协议,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将共同致力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研究,在合办展览、文物科...
7日,著名学者、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应省文学院和省图书馆之邀来榕讲学,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独特的解读和反思。朱大可教授指出,传承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立场就是尊重并心存敬畏。 ◆中国面临文化传承危机 鲁迅先生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所说的“民魂”,主要是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朱教授指出,当下中国正面临文化传承危机。 “就以蕴含古老智慧的...
每年一度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史密森尼民俗文化节将于下周拉开帷幕,而中国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成为今年的主角,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预计将有100多万人在华盛顿市地标性场所国家大草坪上欣赏到来自中国的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和艺术传承。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文化处李鸿公参介绍说,届时将有120名来自中国各地的民间艺术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国家大草坪上展示“中国:生活的传统和艺术”,剪纸、年...
6月17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在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江西省景德镇的活动闭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宣布,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主场城市定为重庆市大足区。 据了解,国务院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002291,股吧)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每年“文化遗产日”前后,主场城市都将举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市文物局按照申办...
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由文化部主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今明两天在北京举行。来自文化部、有关单位、非遗领域、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及新农村建设社区的代表40余人参加论坛。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但是,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由此带动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取得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保护与传承以传统农业文明为基础孕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
93号院博物馆开馆 93号院博物馆馆长蔺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授聘书 93号院博物馆揭牌仪式 领导嘉宾参观93号院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6月18日,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建设,保护、弘扬和推广民族文化遗产,93号院博物馆在京举行开馆揭牌仪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北京市西城区政府、西城区大栅栏琉璃厂指挥部、西城区文委、西城区旅游委、西城区文创办、...
虽然是业余爱好,但这帮广州年轻人玩得很认真 在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为主题的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第二个周六)里,广州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粤剧院等文化机构与不少民间团体、组织都沉浸在展现、讨论文化遗产的热情中。 与此同时,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在东山口老干活动中心里,一群如常在“玩”京剧的年轻人却对“文化遗产日”没有太多感觉。“自上个月成立广州青年京剧社以来,我们每周...
《中欧交流使者——卜弥格的文化遗产》日前在逵园艺术馆展出,策展人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展览通过波兰著名汉学家、88岁高龄的爱德华·卡伊丹斯基之手,展示了他对波兰科学家卜弥格三十多年的研究及对他作品的重新绘制,展示了可追溯至17世纪的关于中国和波兰两国之间的早期直接交流的活动与作品。 卜弥格和其他波兰及外国科学家、旅行者和传教士一样,曾到过中国探险,并倾其毕生精力向西方介绍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在北京市学院路街道展春园社区,“故宫文化”志愿宣讲团奉上“盛世辉煌与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故宫钟表馆”和“皇家园林”两场精彩宣讲;在首都图书馆,现场学做线装书活动引得排队者众多……6月14日,中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题响彻全国。 增加国宝面世机会 “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而是直接关系民生的文化食粮。”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记者采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