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本报今年3月8日刊发了《疑似“金代石刻”现身桥头》一文,报道了环翠区桥头镇东洛后村的西山上有一块大石头,上面疑似刻着“大金国……阳庵”的字样。日前,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查看了这些刻字,确认其为“金代石刻”,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这也是我市目前发现时间最早的金代石刻。 日前,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
从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将军陶俑和跪射陶俑、新疆尼雅古城遗址附近东汉葬墓中出土的“延年益寿”锦手套,到由大理石精雕而成的20多位罗马皇帝的图像或雕塑,昨日的洛阳博物馆新馆,参观者络绎不绝,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灿烂火花让很多人叹为观止。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亚历山大·比昂奇在参观后说:“如此美轮美奂的展出绝对胜过马可·波罗的推荐。&...
记者近日从昆明市五华区文物保护所(以下简称“文保所”)了解到,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第二阶段田野调查工作中,发现重要历史遗迹100余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文物包括范石生墓、东方红水库碑、驼峰飞行纪念碑等。 据悉,这些历史遗迹将在整个普查工作结束后,由文保所工作人员整理汇编出相关材料,并上报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对专家确认具有历史价值的遗迹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全民参与。”昨日,在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会场,河南省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在接受专访时向记者强调了他对秦汉—罗马文明展的“观后感”。 兄弟城市应共同承担开发使命 赵建才说,洛阳和郑州同属于中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文物储备等多方面存在相通的地方,郑州和洛阳这一对兄弟城市应该共同承担起大遗址保护的历史使命。 与洛阳一样,郑州为数众多的大遗址中有多处分...
如果说文化遗产是记录一个城市成长历史的“基因”,那么,文化遗址特别是大遗址则是承载这种文化遗产的主要载体。 昨日上午,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佳中在高峰论坛发言中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遗址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桥梁’,是沟通古往与现今的‘对话’”。 作为一座拥有7000多年人类生活史、3100多年文字记载史和22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无锡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存丰富,区域内已...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徐悲鸿 峨眉古寺 以藏家珍藏或以作品样式主题组织专场拍卖或者专题拍卖,近年来在拍卖场上已经习以为常,说明拍卖行对市场风气可谓从善如流。不过,中国嘉德今年秋拍却推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命题专拍:“西风东变——特立独行的二十世纪中国水墨先行者”专场。专场搜罗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刘海粟等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海归”艺术家的水墨佳作,试图借此指导藏...
开幕式现场 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协办,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承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于2009年10月31日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旨在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
在线展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由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协办,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承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巡回展”,于2009年10月31日在上海美术馆隆重开幕。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我国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内容,旨在弘扬中...
徐悲鸿 峨眉古寺以藏家珍藏或以作品样式主题组织专场拍卖或者专题拍卖,近年来在拍卖场上已经习以为常,说明拍卖行对市场风气可谓从善如流。不过,中国嘉德今年秋拍却推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命题专拍:“西风东变——特立独行的二十世纪中国水墨先行者”专场。专场搜罗徐悲鸿、林风眠、吴冠中、刘海粟等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著名的“海归”艺术家的水墨佳...
西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政权(公元1038———1227年),历时近190年,建都在今宁夏银川市。由于蒙古大军的毁灭,西夏文化遗迹、遗物、艺术等留存甚微,给这个古老的王朝留下了太多谜团,西夏瓷更是因为物证太少,成为我国瓷器历史上的难解之谜。随着近年来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西夏瓷不断发掘出现,国内外对西夏瓷的收藏热起来,西夏瓷也开始走出“深闺”向世人展示那段神秘残缺...
呈现云南回族入滇历史,填补云南昭通回族七百余年来有史无书的历史空白,展示和记录昭通回族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云南省首部地方回族文化史——《昭通回族文化史》十一月一日在此间首发。 “该书不仅是昭通回族七百余年辉煌历史上的首部史学论著,也是作者毕生从事昭通地方文化史研究的结晶之作,在云南地方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必将在中国回族文化史上占有一席地位。”云南大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