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暨2009首届大理国际影会期间,除2009首届“魅力大理”摄影大赛等活动外,还将举办“地道云南杯”大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在2009年7月1日至8月5日的大理国际影会期间,不分专业、业余,都可以随时拍摄反映大理民俗风情和人文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参赛,征稿活动也将同时启动。 “地道云南杯”摄影大赛大...
6月30日电 据海南经济报报道,昨天,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巡展到文昌市,在文昌公园进行展演,展演时间持续到7月2日。据了解,省非遗保护中心自6月15日开始,将用1个月时间在全省7个市县进行巡展。 据介绍,这次展演有文昌盅盘舞、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海南椰雕等省第一、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27项。展会以图片展览和现场表演的方式,让广大市民在欣赏我省优秀传统表演艺术及手工技艺的同时,能够唤...
著名木板艺人刘凤喜。 木板艺人唐贵峰,2008年他和刘银河一起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木板大鼓因木板定名。一般,木板长7寸、宽半寸,由乌木或紫檀木或花梨木制作,一副木板艺人使用的木板由线辫连接三块木板而成 在第一次去沧州之前,对沧州的认知来自小说《水浒》中林冲发配的情节,以为这样一个英雄落难的地方总该有些不同凡响,心里便牢牢记下了。等到沧州在面前真正生动并亲近起...
今天上午,85岁的唐定兰老人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庐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现场,向众人展示其精湛的剪纸技艺。八大类100多件“非遗”优秀代表作品,今起在该区行政大楼进行集中展示。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南族肥套)展示中心被列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环江县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保护方案、提出保护措施,并组织人员到民间走访、普查、搜集整理。目前,这个县已公布了14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毛南族肥套》已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竹帽编织工...
本报讯 (记者 吴国富)昨天,在北碚金刀峡镇举行的庆祝建党88周年大会上,这里偏岩古镇上的女铁匠经小玲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主席台领奖。这时台下的500多名党员对她报以热烈的掌声。与她同时获奖的还有74岁的老石匠邬兴平。 据介绍,38岁的经小玲于1991年从高山上嫁到偏岩古镇的铁匠铺后,为了减少请人打铁的费用开销,便与丈夫一起打铁,制作锄头、菜刀、铁铲等农具卖钱。他们利用上辈们传承下来的打铁技术,使...
记者王刚报道 日前,洧川豆腐已被河南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尉氏县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今年以来,该县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知识培训,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员自觉参与普查工作,先后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宣传活动、图片展览1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5万人次。截至目前,全县已成功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
近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申报的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慧聪音响灯光网】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中的一种特殊技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积极申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申报的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海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20世纪初,城隍庙大街(今方浜中路)、...
中国人大网讯 2009年6月2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就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接受中国人大网的采访。 中国人大网: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 周和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别是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洪波 刘军 赵元甲 马占兵):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副卷轴水墨画徐徐展开,中华五千年文明依依呈现在画卷之上,让世人赞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说起中国传统书画,就不能不提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四种工具。而其中的“纸”,要属安徽宣纸最负盛名。宣纸制作技艺,始于中国唐朝时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今天的节...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日前在北京天桥剧场上演。图为演员在现场表演羌族民间游艺竞技乌勒吉吉(推杆)。
中新社西宁六月二十日电(记者 闫晓虹)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旨在进一步恢复和保护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00九BMW中国文化之旅”活动今天在中国四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的青海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告结束,文化部方面希望藉此活动提升全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庆善对记者介绍说,此...
每天清晨,在绿城广场晨练的人群中总能看到上百名身穿白色练功服、手持红色塑胶球的习练者,他们气定神闲,缓慢而有力地揉动着手中的圆球,吸引了过往群众驻足观看。原来,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太乙拳”所展示的太乙球功夫。昨日,记者采访了经常带领大伙儿揉球的非遗项目“太乙拳”传承人张勋华。红色塑胶球就是他发明的太乙球。 张勋华(左一)带领大家习练太乙球 ...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遗产日设立3年来,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是我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
关于颁发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奖”的通报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金牛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9年6月1日至13日在成都举办。在为期13天的节会里,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