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农民平田整地挖出魏晋古墓 位于嘉峪关市文殊镇团结村,目前已出土獬豸等青铜器及瓷器文物17件,挖掘工作正在进行 农民平田整地挖出古墓葬 文物部门现场发掘 11月12日,嘉峪关市文殊镇一农民在平田整地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文物部门随后进行发掘时初步判断,此墓为魏晋时期的古墓,距今约1700年。经嘉峪关市文物部门工作者3天时间的挖掘清理,已出土獬豸、顶灯、瓷碗等青铜器、瓷器文物17件。...
11月13日,烈日下的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谷红岭一片忙碌景象。这里的地表上采集到大量大石铲残件等遗物并被确认为是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人员正在此进行抢救性发掘并有重大发现。截至目前,已发现文化遗物近100件,类型主要有石铲、石锛、石斧、石砧、陶器陶片等,以及大量的石器残件和碎片。据悉,尽管未能对其真正功能作出最终判断,但本次发现将对研究石铲现象和稻作文化等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10月20日,受相关部...
河北宣化文保所日前发掘清理了37座战国至晋代连片墓葬,共出土文物200多件。 河北宣化文保所所长刘海文介绍说,这37座古墓集中在长90米、宽25米的区域内,古墓年代主要为战国、汉代和晋代,其中,战国时期墓最多,有34座。 墓葬形制主要有两种,战国时期墓葬为竖穴土坑墓,汉代和晋代为竖穴土洞墓。墓葬规模不一,有等级之分,墓穴普通的有5立方大小,最大的则有100多立方。战国时期墓葬中大多陪葬有成套仿...
河北武安发掘59座战国至汉魏墓葬 出土文物300余件(套)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文物工作者日前在武安市固镇村北,发掘清理了古墓葬59座,出土文物近300件(套)。 据介绍,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分析,古墓年代主要分属战国、汉、曹魏三个时期,并以汉代墓最多,战国墓次之,余为曹魏时期。 墓葬形制主要分三种:一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口大底小,呈斗形;二是土洞墓,墓道以斗形为多,从...
记者昨日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了解到,日前满洲里市发现了一处群葬古墓群,7座墓葬共出土文物百余件。 据介绍,这处群葬古墓群位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蘑菇山。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院、满洲里市文物管理所、扎赉诺尔区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发掘组,对墓群进行了清理发掘,共清理7座墓葬,编号为M1~M7,收集出土文物百余件。专家称,这个墓群葬式极为丰富,均...
由重庆市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承办的“三峡出土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班” 10月18日在市文物考古所开班。重庆市文物局副局长程武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保护与修复中心主任詹长法等领导及部分授课专家、全体学员参加了开班典礼。此次培训为期三个月,分为理论学习、实验操作以及保护修复三个阶段,主要包括文物修复基本理论、陶瓷及金属文物制作技术史、病害调查、保护修复等课程。 开学典礼结束后...
记者昨日从锡盟文化部门获悉,锡盟太仆寺旗近日清理被盗墓葬出土文物23件,目前文物已送往自治区文物局进行防腐处理。 据悉,太仆寺旗近年来境内的古墓葬和古遗址被盗挖、破坏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近日在锡盟文物站专家指导下,对被盗的石条山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通过对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的初步判断均为元朝墓。清理工作共出土铁箭头、铁马镫、木质包铜钉马鞍残片、铜鎏金腰带饰、银耳环、铁剪子、铁棺箍等文物23件,文物...
记者 马凯 张昊文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锡盟文化部门获悉,锡盟太仆寺旗近日清理被盗墓葬出土文物23件,目前文物已送往自治区文物局进行防腐处理。 据悉,太仆寺旗近年来境内的古墓葬和古遗址被盗挖、破坏案件呈多发高发态势。近日在锡盟文物站专家指导下,对被盗的石条山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通过对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的初步判断均为元朝墓。清理工作共出土铁箭头、铁马镫、木质包铜钉马鞍残片、铜鎏金腰带饰、银耳环、铁...
近日,作为“2011年江苏省馆藏文物系列巡回展”之一的“月是故乡明——仪征出土文物精品展”继在仪征博物馆、常熟博物馆成功巡展后,又在扬州博物馆与家乡人民见面。南京博物院副院长黄鲁闽、扬州人大副主任孙永如、扬州政协副主席朱正海、扬州文物局局长顾风、副局长徐国兵、仪征市文广新局副局长王俭等领导参加开幕仪式。“月是故乡明——仪征出土文物精品展”由江苏省文物局主办,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承办,...
10月10日,考古人员在发掘现场工作 这是发掘现场 这是此次出土的青瓷印花钵 这是出土的青瓷碗 今年6月,江西省文物部门对规划建设的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进行文物调查时,于吉水县文峰镇发现一处文物点。8月中旬,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吉水县博物馆开始对文物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目前,已发现距今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墓葬6座,出土青瓷器等各类文物50余件。
10月10日下午,在公安、文物部门的配合下,经过3天波折的出土文物,终于安放在淄博市淄川区博物馆。 10月8日,淄川区文物局接到太河镇政府报告,在林泉村竹林寺附近一施工现场发现遗址,遂迅速赶到现场。据林泉村村委负责人介绍,村里要建蓄水池,在挖掘过程中发现有石台阶、墙基、青砖、瓦当和陶瓷碎片等埋藏物,遂上报。其中石刻文物已被挖掘机司机私自带走。10月10日,区文物局联合区公安国保大队再次来到太河镇...
“武汉地区近十年出土文物精品展”日前在武汉市博物馆首次集中亮相,全面展示江城3500年城市历史发展轨迹。 近年来,武汉市考古工作收获颇丰,上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横贯春秋战国、两汉六朝、隋唐五代及明清。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黄陂区横店街发现屈家岭时期的墓葬遗址,证明武汉在新石器时代便是人类聚集生活的地方。次年,在盘龙城商代文化遗址墓葬中,发现了漆皮的印痕。在蔡甸区常福新城...
文物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保护文物便是保护城市的历史。记者从市文物管理处获悉,我市高度重视文物发掘和修缮工作,文物整体保护情况有了很大改观。 据市文物管理处介绍,近年来,随着合肥“大建设”步伐的加快,建设工程中文物的抢救性发掘工作大幅度增加。“所谓抢救性发掘就是在建设工地发现文物出土后,向相关部门汇报,然后由其派人员去现场发掘。”该负责人介...
在春秋战国间的几百年中,北晋南楚,遥相呼应,各领风骚,共同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多样。31日,由山西博物馆(微博)和湖北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荆楚长歌——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在山西博物院隆重开幕。 据了解,九连墩古墓群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发掘于2002年,是战国中晚期墓葬。九连墩古墓的发现与发掘,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与巨大的轰动。它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最大的考古发现,九连墩古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