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2日,辞旧迎新之际,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发挥博物馆文化窗口的功能,市博物馆特举办“丹青流韵——迎新春馆藏上海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寓居上海的桐乡籍文化名人钱君匋先生带领一批上海书画名家来桐乡采风,其中包括程十发、唐云、邵洛羊、乔木、刘伯年、江石邻、韩天衡、富华、曹用平、曹简楼、吴长邺、陈舜今等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家。他们深入基层,创作了大批...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确定新的馆址——南京西路黄陂中路口的原上海美术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其前身为筹建于1953年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一直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市民的关注。作为“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市级重大文化设施之一,新馆位于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为响应上海打造“一轴双心”文化空间的新格局,加快国...
2015年12月13至18日,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海”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秉持2013年创立以来的宗旨与理念,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内考古资源和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保护与利用;致力于创新与合作,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宣传考古成果、促进考古研究、彰显文化遗产现代意义的高端国际平台。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考古学探索”为主题,通过“世界考古论坛奖”的评选与发布、主题论坛演讲、...
记者2月1日获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已选定新的馆址——南京西路黄陂中路路口的原上海美术馆。据悉,项目2016年开工,预计2017年建成开放。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综合反映上海地方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前身为筹建于1953年的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1991年7月改现名。近年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大量的临时展览和流动展,取得了十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益。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建设项目一直受到上海市委市政府...
醍醐寺 “日本醍醐寺藏佛教文物展”将于2016年5月10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在这之前,除了在日本展出之外,醍醐寺的珍藏也仅在德国展出过一次,这次在中国的展览是醍醐寺的珍藏第二次出国展出。因为日本对于材质脆弱的织绣、纸质绘画、木雕等文物都有非常严格的展览规定,最多只能展示四周至八周。因此该展在上海仅展出短短两个月,之后将移师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出。 据悉,日僧空海于公元804年来到中国长安学习密教,...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26日在上海宣布,上海博物馆东馆已确认选址上海科技馆西侧,与上海科技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成为浦东又一重要的文化地标。上博东馆建筑面积至少为现在上海博物馆的两倍,计划于2016年开工,2020年建成开放。 杨志刚表示,上海博物馆始终在思考,如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传神地展现中国文物,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在古代艺术为主的展示体系中,有机地融入现当代艺术...
近年来,各类博物馆遍地开花。然而,相对于收藏和研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仍显不足。怎样才能使博物馆的教育潜能充分发挥?不少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呼吁,加强文教结合,拉近博物馆与课堂之间的距离。让大家欣喜的是,在昨天举行的“激发文化创新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政协专题会议上,副市长翁铁慧表示,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启动,“十三五”期间“将课堂搬进艺术场所”有望实现。 机制欠缺从学校到博物馆道路不畅 2015年...
日前,由比利时诺本集团主办的“2016中国博物馆运营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来自政府机关、行业协会、国内外博物馆、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共同探讨博物馆及博物馆市场发展新趋势和新政策,学习全球数字化博物馆发展的战略,交流中国博物馆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及创意化发展趋势,并分享和交流博物馆在建设和运营中所涉及的专业技术,挖掘市场最佳合作伙伴等内容。 会议中,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数字媒体部总监...
和田玉被誉为“疯狂的石头”有充足的理由,因为曾经和田玉的价格甚至高过黄金几十倍,因此国内外有众多被利益熏心的人到我国境内开采和田玉。不过,近几年来,国内有关部门开始明令禁采,和田玉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因此,和田玉的民间收藏又开始火热起来,各种各样十分精美的和田玉开始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让更多人开始了解与喜欢上了和田玉。 和田玉,乃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软玉,广大收藏爱好者称其为真玉,最早发现于...
上海大世界将于2017年、即建成100周年之时复业。这是昨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协2015年优秀提案奖部分获得者与媒体见面会上,市政协常委、市旅游委原主任道书明透露的。 届时,大世界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一些民俗、传统文化节目等,也将在这里展示、演出。 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路口的“大世界”,曾被誉为中国文化的“东方之门”。经有关部门确定,大世界的用途去年终于尘埃落定。据介绍,目前加固老建筑...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在近20年全年无休的高强度运行下,馆内的各种设施已经存在安全隐患,馆方宣布将于明年正式启动大修。据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透露,大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不闭馆的状态下进行,主要是对直接影响安全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换、维修。第二阶段为闭馆大修,将待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后再进行。 浦东新区 上海博物馆东馆选址在浦东新区陆家嘴地区,定位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将于...
荣宝斋(上海)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28日举行。 据荣宝斋(上海)业务副总经理许娟介绍,本次秋拍实行“少而精优”的策略,共遴选了227件书画珍品,虽然拍品的数量较往届拍卖会有所下降,但更加注重拍品的品质,优中选优、精心甄选,傅抱石、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溥儒、吴昌硕、黄宾虹、石鲁、黄胄等大家的精品力作齐聚。 预展现场,著名书画家、清朝恭亲王之孙溥儒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设色纸本《天官赐...
记者昨天从上海博物馆获悉,该馆将于明年启动大修。大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不闭馆的状态下进行,主要是对直接影响安全的设施、设备进行更换、维修。第二阶段为闭馆大修,将待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后再进行。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大楼。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在近20年全年...
从上海出发,历68载沧桑,跨越14000公里的距离,最终又回到上海;成就一段书缘,也将揭开众多历史的细节。12月19日晚,由98岁高龄的翁氏后人翁万戈无偿捐赠,一直由翁氏后人保存的翁同龢日记稿本等一批珍贵的“翁氏文献”抵达上海图书馆,正式入藏。 2000年3月,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海图书馆曾获得翁万戈转让的宋刻孤本《集韵》等80种“翁氏藏书”,成为当年轰动海内外的文化事件。此次翁同龢日记稿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