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泉青瓷始烧于三国两晋,唐中期至五代开始规模化生产,鼎盛于宋元,延续于明清民国,中兴于当代,其“哥窑” 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1700多年的递代相传过程中, 龙泉青瓷形成青瓷配釉、厚釉装饰、青瓷烧成和开片控制4大独特技艺,烧制出“粉青”、“梅子青”为代表的绝美产品, 既将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推向巅峰, 又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
工作人员在展示元朝末年龙泉青瓷酒壶。新华社发(资料图片) “青瓷雪花漂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五代始烧,盛于南宋、元、明,龙泉青瓷是陶瓷器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的窑系,产品畅销世界,获得了中国瓷器史上唯一拥有国际身份的名称Celadon,其知名度仅次于“china”。但与价格动辄数千万元的景德镇明清瓷器相比,龙泉窑青瓷的价格显然被严重低估。可以想见,...
10月16日,兰州新区最大的文化招商项目—华夏青瓷博物馆正式开建。该项目占地243亩,建设24万平方米建筑,投资42亿元。 华夏青瓷博物馆建成后,将结合甘肃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5000年的马家窑彩陶文化,依附国家首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平台,形成一个以华夏文明展示为主的文化产业链。聚集旅游、教育、青瓷、彩陶高端仿制品的制作、销售及青瓷文化艺术学校、现代博物馆运营管理等大模块,组...
五代耀州窑白胎盏 口径14cm,完整。薄胎。 五代耀州青瓷一般有两种胎,一为白胎,一为灰胎(铁灰胎或黑灰胎);足底修削形式多样,且一般挖足不过肩。 圈足内外墙的触地面称为足底。观察完整器和残足标本可见,外墙近足底处斜削一刀是五代削足的一般特点。另一种较少见是外墙不削而内墙近足处又斜削一刀。 五代青瓷足修削呈现多样化特点。 以下是几种较为常见的削足手法: 一是外高内低斜坡底。近足外墙处高,...
西晋青瓷神兽尊 镇馆之宝 青瓷是中国瓷器中最古老的品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青瓷烧造蓬勃发展的时期。烧造区遍布江、浙、闽、赣、湘、鄂各省。各地的瓷窑烧制出了各具特色的青瓷产品,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件青瓷神兽尊即为当时浙江越窑的精品之作。于1976年出土于宜兴周处家族墓周墓墩出土。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周处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回头浪子”。他年轻时为患乡里。乡里就...
龙泉窑青瓷以其青翠如玉的釉色闻名于世,目前还未见到宋代以前记载龙泉青瓷的文献。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似乎告诉我们龙泉青瓷早在五代就已被宫廷所青睐。上世纪90年代杭州南宋皇宫遗址大量出土南宋龙泉窑青瓷残片无可置疑地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元大都、南京、北京等皇家遗址都大量出土宋、元、明龙泉青瓷残器,足以说明龙泉...
①有裂痕的哥窑。记者王燕 摄 ②青瓷作品美人醉。记者王燕 摄 “清澈如秋空,宁静似深海”,陶瓷“龙泉青瓷”蜚声海内外,龙泉“哥窑”与著名的官、汝、定、钧并称宋代五大名窑。目前龙泉青瓷南下,正登陆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开展,传统的哥窑、弟窑和创新哥窑弟窑结合瓷器一起亮相,市民可现场尝试复...
北宋汝官窑盏托。本报记者 韩业庭摄 北宋汝官窑盏托。本报记者 韩业庭摄 今年4月的一天,一场关于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的拍卖会在香港举行。 展品中有一件青瓷盏托(盛放茶碗的用具),被标注为“12世纪高丽翡色青瓷五瓣花形盏托”。盏托估价60万~80万元港币,从50万元起拍。经过数位买家的几轮竞拍,眨眼间价格冲过了200万港币。此时,只有两位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还在...
元代龙泉窑青瓷吉瓶 这件元代带座龙泉窑青瓷瓶(见图),高19.2厘米,座高8.2厘米,小口长颈,瓶颈下部有一周凸棱,肩部两道弦纹,因瓶体形同“吉”字,故又称“吉瓶”, 寓意大吉大利。 从其器型上看,似为寺庙供器。该瓶连带的底座平沿束颈,下为壶门式四面镂空,边上饰以凸线如意云纹。整器通体施梅子青釉,釉汁凝重、肥润,釉层透澈晶莹、柔和淡雅,胎骨浅...
7月15日,杭州海关隶属萧山机场海关在出口快件中查获的一批一般文物,包括禁止出境类文物“宋元时期青瓷瓷片残件”10片,限制出境类文物“民国时期竹骨麻将牌”3副、“竹骨象棋”1副。
中国文物网6月14日编译报道:6月12日巴黎苏富比亚洲艺术品拍卖圆满落幕。苏富比亚洲艺术部负责人卡罗琳·雪尔顿表示:“今天的拍卖结果再次证明了亚洲客户对于古老艺术品的追棒与青睐”。 同去年6月份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一样,今年的拍卖桂冠依然花落清朝 — 一只雍正年间的釉里红瓷制花瓶凭借961500欧元,即785万元的交易额(预估价值30,000—...
传说,宋徽宗年间,有工匠向艺术修为极高的宋徽宗请教,汝瓷应烧成何种颜色?徽宗沉默良久,忽然想起自己昨晚梦到的雨后天空的颜色,脱口而出:“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这)般颜色做将来。 ”于是,此款瓷器便有了传世色调。另一版本称,此语出自五代时期最杰出的帝王周世宗柴荣之口。而专门为世宗烧制这种独特色调的瓷窑,称为“柴窑”。雨过天晴时,天色淡雅、悠远自然,散溢着...
“青莹之韵——南京市博物馆馆藏六朝青瓷展”,正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7月上旬结束。 六朝青瓷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承袭了汉代瓷器发明以来的制作成就,也为隋唐之后“类玉”、“类冰”的青瓷发展巅峰奠定了基础。 此次展览青瓷共90件(套),其中包括一级文物4件。 苏东坡纪念馆有...
(中瓷网采编 蔡富招 刘昱)为了促进中韩两国陶瓷艺术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发展,4月11日上午,由中国景德镇陶瓷学院与韩国檀国大学主办,景德镇陶瓷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承办的“韩国康津青瓷作家展”开幕式在景德镇陶瓷学院国际陶艺中心举行。韩国青瓷学会会长黄玉哲教授,檀国大学陶艺系主任朴仲熏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党委书记冯林华教授,副校长陈雨前教授,校长助理、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宁钢教授,陶瓷学院周国桢教授以及韩...
【制作年代】北朝(386~581年) 【文物出土】1948年河北省景县封氏墓出土 【文物现状】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型规格】高5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20.2厘米 北朝青瓷莲花尊,长颈直口,外沿饰一对桥形耳,流肩,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贴塑六团花,六兽面纹,器身以多层仰、俯莲瓣堆雕,釉色莹润,积釉处呈浅绿色。器盖雕饰莲瓣纹,由于受佛教影响,青瓷上盛行莲花纹装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