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确定的海南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31项)和海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2项)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以公布。 各地区、各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要求,深入贯彻“保护为主...
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在抢救、搜集和整理当地民间文化艺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瑰宝——青海藏族酒曲,在海南州群众艺术馆的积极争取下,已被列入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该项目正在努力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记者通过海南州群众艺术馆了解到,近年来,海南州群众艺术馆为了抢救保护青海藏族酒曲先后投资5万元,进行了初步的普查、搜集、整理和推介...
通报会现场 会议现场展示格萨尔研究成果 部分参会领导与学者合影 2009年12月17日下午,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小报告厅召开“《格萨尔》史诗传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向新闻媒体通报了申请经过及其相关情况。第1页第2页 ...
为庆祝瑞昌撤县设市20周年,16日晚,瑞昌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瑞昌剪纸、竹编、采茶戏、地盘舞、龙船调等文艺节目纷纷亮相让市民品尝到原汁原味的精神文化大餐。
12月20日,记者从忻城有关部门获悉,忻城县“壮族悲歌”正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刺。 “壮族悲歌”是壮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产中产生的主要以表现悲剧为主题的唱曲,包括揭露残暴统治、爱情悲剧、生离死别、遗弃孤儿、虐待老人等内容。主要在广西中部壮族聚居区流传,其中,以忻城的“壮族悲歌”最具代表性。 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当...
观众在云南省博物馆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 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画传人和国耀展示他用东巴文写的春联。 云南腾冲县皮影制作工艺传人刘安逵在表演皮影戏。 观众在观看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的演变发展。 连日来,由云南省博物馆、云南省文化馆等主办的“记忆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在昆明举行,吸引众多市民参观。10多名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现场展演大理扎染...
11月18日,记者从莱州市文化局获悉,山东省政府日前公布了150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莱州市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名列其中,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吴式太极拳创于清末民初。王有林,莱州大武官村人,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之一。他在北京师从全佑(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蝉之弟子)习武,得其真传。后与全佑之子吴鉴泉一起创编出太极拳新派(后来被称为吴式太极拳)。吴鉴泉南下授拳,王茂斋继续留在北京,成为北...
近日,在首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我市参加展览的三个非遗项目:由陈朝华选送的仙居花灯,由方培飞、方炳青选送的香沉木雕,由罗启松、顾启望选送的黄岩翻簧竹雕均获得了铜奖,其中香沉木雕还获得了“我最喜爱的非遗”项目。 仙居花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犹为奇妙的是 “针刺无骨花灯”,融绘画、刺绣、建筑艺术于一体,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
12月14日,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文化活动室内,40名身着土家族民族服饰的土家男女跳起撒尔嗬。 石桥村位于野三关镇南部,是省新农村试点村。民间文化内涵丰富,撒尔嗬、民间吹打乐、山民歌等形式多样。近几年来,野三关镇先后针对多种民间文化进行了各种传承式培训,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为切实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充分调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技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石首市政府近日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悉,该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大类。...
澳门神像雕刻亮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目前澳门已有凉茶、粤剧和澳门神像雕刻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中国国家级保护名录,其中,粤剧今年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中国政府就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广东、香港和澳门流传近百年的凉茶配制工艺和有300多年历史的粤剧项目入选,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尝试联合申报,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为充分发挥民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普及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知识,加强民俗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省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知识”讲座于12月2日在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内容并与优秀民俗文化知识相结合,旨在通过知识讲座配合参观展览、现场展示、欣赏、知识问答与交流等形式进行,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介绍,普及与弘扬。 博物馆作为保护...
新华社台中12月12日电(记者陈斌华 应坚)鼓声咚咚,舞狮跳跃,泉州提线木偶与台湾霹雳布袋戏同台献艺、各有千秋……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2009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12日下午于台中创意文化园区揭幕。来自大陆、台湾的共800多件珍贵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展分为大陆、台湾两部分。大陆部分由此前在台北举办的“中华非物质文化大展&r...
本报讯记者张济和、实习生靳丹报道:我国到底蕴藏着多少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它们的分布和种类是怎样的?它们的保护状况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将随着我国第一次“非遗”普查的结束将有望给出答案。日前,从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会议上获悉,自2005年6月启动的我国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日前已基本结束。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这次普查的有76万人次,走访民间艺人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