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中国古籍文献中,“火箭”一词具有极不相同的含义。按工作原理的差异,可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借助弓弩等机械弹力发射箭,用于纵火和焚烧;一种是应用火力喷射推进箭矢,实现纵火和爆炸杀敌的目的。后者已具现代火箭的雏形,可称之为原始的固体火箭。笔者介绍的是后一种类,即以固体火药为发射剂,借反作用原理而发射的古代火箭。 火箭的起源地问题,有“中国说”、“印度说”和“拜占庭说”三种观点。其起源年代,也存在...
印度古代著名君王戒日王(Harsavardhana或'sīlāditya,590—647)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曾三次派遣使臣到达中国,与唐太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戒日王还是一位杰出的梵语剧作家,有《龙喜记》《妙容传》《璎珞传》传世。这三部梵剧既有独特的文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戒日王属刹帝利种姓,公元590年生于萨他泥湿伐罗城(Sthāne'svara,今塔内莎尔...
荷兰《鹿特丹商报》文章 荷兰德伦特博物馆,摄影:刘芳 持有福建“章公六全祖师”肉身佛像的荷兰私人收藏者26日对荷兰《鹿特丹商报》说,如能证明该佛像确系福建村庄声称被盗的那一尊,他愿意归还这尊佛像。 报道说,佛像持有者是阿姆斯特丹一名建筑师,当年曾花4万荷兰盾将佛像买到手(1欧元约合2.2荷兰盾,2002年欧元流通以后,荷兰盾退出历史舞台)。 收藏家表示钱不是重点,曾有人出1000万欧元...
作为文类最值得骄傲的文明成果之一,建筑以其自身形象反映着历代生活的主题,体现着我们祖先的惊人智慧,。从70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和陕西半坡村的房子发轫,到商都、周城、秦关、汉宫及至明清辉煌的紫禁城,数千年来中国的建筑文化发展迅速。各种建筑巨构遗物也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来吸引世界各国的旅游者,令众多的旅游者流连忘返。 一 古代建筑的突出特点 (一)地域性突出 我国的地域...
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的精英们个个粉墨登场,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唯一奇人。有人称他是“十朝元老”,官场上的不倒翁;有人说他软脊梁,中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汉奸”;有人说他颇懂“无为”之道,上善若水,悟出了官场上的老子之道;有人说他政绩空空,无所建树,占着茅坑...
最近一尊在匈牙利展出的肉身坐佛,疑为中国福建被盗的“章公六全祖师”肉身像,引发人们的热议。坐佛荷兰持有者的发言人当地时间23日下午向新华国际客户端驻海牙记者发来声明,称该佛像来自中国,并称,鉴于当前媒体报道“看似转向不利”,收藏者决定收回出借的佛像,不再将其用于博物馆巡展。
昨日,一本名为《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的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本书发布了195件套中国文物的“生活现状”,它们都是这家英国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据介绍,这是由国家博物馆启动的《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丛书编纂项目的首卷,今后该丛书将发布更多卷海外文物状况。 众所周知,自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国外列强的掠夺和战争,加上文物走私等诸多因素,中国古代文物大...
26日,《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这本书公布了195件源自中国的珍贵文物,它们都是这家英国博物馆的精品馆藏。 据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介绍,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家、200多家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余件。 据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中国藏品部主任刘明倩介绍,该馆藏中国文物超过1800...
昨天,《海外藏中国古代文物精粹·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卷》新书发布会在国家博物馆召开。该书披露了这家英国博物馆珍藏的195件中国文物情况。这也是中方启动海外文物“摸底”工作十年来首次成果发布。 164万件文物流失海外 自19世纪中期以来,由于国外列强的掠夺和战争,加上文物走私等因素,大量中国古代文物流失海外,其中不乏精品、孤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世界47个国...
昨天,从崇福镇传来消息,在省政府公布的新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单中,桐乡市崇福镇榜上有名。桐乡市委常委、崇福镇党委书记徐鸣阳表示,小城市培育的多年实践证明,历史文化城镇可以做到新区与老区的协调发展,要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扬传统特色文化,努力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发展的人们“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据介绍,该镇前不久正式启动古运河开发工作,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运河孕育古城崇福...
日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一行4人,对中国传统村落宁海西岙进行勘察,这标志着该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经过此次勘察,目的是根据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相关要求,提出整个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特别是做好村落内省保单位南宋三桥和县保单位南宋古墓等文物保护工程总体方案和技术方案的编制,力求保存村落风貌、建筑遗产的原真性及其历史环境风貌的完整性,积极推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 古称西...
3月22日,世界水日之际,中国水利博物馆推出“江河湖海”水文化游学活动正式启动。 “江河湖海”水文化游学活动是中国水利博物馆为创新社会教育推出的举措之一,游学线路包括登临中国水利博物馆百米高塔,眺望浩浩荡荡的钱塘江、乘船游览大运河两岸历史文化景观、游览西湖文化故事、参观宁波博物馆“东方神舟——海上丝绸之路陈列”和象山港赶海等内容,这条水文化线路概括了“江河湖海”四种水文化内容,突出了已经申...
近日,为纪念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中国水利博物馆与浙江工业大学、西溪湿地博物馆联合举办的第十三届水文化节隆重开幕,并开启了“水与民俗生活”水文化巡展首站展览。 开幕式上,围绕世界水日“水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学生代表就“水与安全”、“水与雾霾”等当下热点水环境问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体现了对水污染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年青一代对水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参与活动的全体人员共同宣誓,以传播节水理念、...
3月24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家银行钱币博物馆馆长展示当年在古丝绸之路流通的来自中国的钱币。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银行钱币博物馆珍藏了大量古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流通的古钱币,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分便是来自中国各朝代的古钱币。新华社发罗曼摄 这是3月24日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的国家银行钱币博物馆拍摄的当年在古丝绸之路流通的来自中国的钱币。吉尔吉斯斯坦国家银行钱币博物馆珍藏了大量古丝绸之路在不同...
“中国红”,一个让陶瓷人终于圆了的梦。陶瓷上那片大红曾是陶瓷史上千古难题。多少年来,人们梦想把这人间最美的色调搬上瓷面。在中国陶瓷艺术长河中,唐代发明了铜红;后来,有了宋代的钧红瓷,明清时期的祭红、郎红、胭脂红、豇豆红、珊瑚红等红色釉瓷。尽管这些红色釉瓷的色泽也并非真正的大红,可就因为那一份“红”,使得烧制工艺要求极高;因为那一份“红”得来不易,这些陶瓷也就成为皇室内廷和历代国内外收藏品家追求的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