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枣庄市文物部门在配合枣庄电力生产调度中心大楼工程建设中,发现了距今约15000年前的细石器时代遗存,这是继东江遗址之后该市又一次重大考古发现,也是新城区乃至薛城地区首次发现原始人类生活痕迹。 该工程位于枣庄新城区市政府南侧,南邻黄河路,北邻苗圃园,东邻黄山路,西邻凤鸣湖、南方为植物园,东南方为卧虎山。10月31日至11月7日,为积极配合工程建设,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枣庄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组...
法国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北部发掘出一处距今1.1万年前的壁画。发现者认为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古老的壁画。 路透社11日援引法国考古学家埃里克·康古涅奥特的话说,这块2平方米大小的壁画发现于叙利亚城市阿勒颇东北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康古涅奥特说,这幅壁画呈长方形,用红白黑三色绘成。“看起来像一幅现代主义绘画。有些看过的人认为像(现代表现主义画家保罗·)克利的作品,...
同期墓葬文物最多 从湖北省荆门市文物部门获悉,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荆门市子陵镇龙王山墓地共暴露墓葬开口100余座,清理出陶器、石器等数百件。经考古专家确认,龙王山墓地为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墓葬群。 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荆门东宝区子陵镇南桥村和美满村交界处的龙 王山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文物保护部门勘探结果显示,工程范围内约有2000平方米的岗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
经考古专家认定其规模之大、保留之完整为目前全国之最 日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朝波、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考古管理处副处长闫亚林一行到静宁县进行考古研究,认定该县威戎镇杨家塬窑址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窑址。 杨家塬地势高阔,属原始黄土峡谷地貌土塬,由上至下呈慢坡型。 2006年7月,本报记者应当地学者高世祥、王知三之约赴杨家塬进行了采访。杨...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文物考古工作者近期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墓葬群,其出土器物独具特色,不排除是一种新的考古学类型。 据此次考古工作领队、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平介绍,这个古墓葬群位于内蒙古扎鲁特旗境内一名叫南宝力皋吐的地方。2006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此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2007年6月以来,文物考古工作者继续进行清理发掘工作。 截至目前,两次发掘工作累...
26日至27日,国家、省、武汉市文物部门的大批考古专家聚集荆门,就发掘最近在荆门发现的大片新石器时代墓葬群事宜进行商讨。 据文物部门介绍,今年上半年,荆门供电公司在该市东宝区子陵镇龙王山遗址兴建变电站时,发现有零星陶片,经文物部门勘探和初步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群,现已发现墓葬开口100多个。在已经发掘清理的14座墓葬中,出土玉器6件、陶纺轮2件、陶器546件,并在墓葬群内采集到石铲、石斧...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考古学家在英国南安普敦市怀特岛附近海底发现8000年前石器时期遗址,依据大量的早期人类遗物,可发现在英吉利海峡出现之前,欧洲与英国是连接在一起的。 7月30日至8月3日,来自汉普郡和怀特海洋考古信托中心(HWTMA)的海洋考古学家负责此次海底挖掘工作,潜水员潜入11米深的海底获取了海床标本,这些海床标本将送到南安普敦国家海洋中心文物实验室进行分析。 HWTMA主管加里?莫...
年代最早可追溯到80万年前,出土旧石器总量达400余件 80万年前,一条大河流淌过一片开阔的河滩边,岸上的远古人类收集河滩上的砾石,有的忙于敲击加工石器,有的拿着已加工成类似砍刀的石器击打着森林中采集到的野果……如今,这些古人类使用的简单石器在现代文明的机器跟前,虽然显得如此的脆弱,但这些石器的再次出现,却为研究人类历史繁衍变迁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料。 近日,在百色右江南岸...
坐在水塘边老榕树的浓阴下,静静地听老人们的聊家常,数地上班驳的树影,好写意的乡间生活。这个宁静而显得有点落寞的地方,就是企石镇有名的江边古村。在这个千年古村落里,不仅有5000 年前的贝丘遗址,而且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墓葬。眼下,企石镇正积极筹备欲将江边古建筑群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江边村申报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以构建和谐人文文化。 5000年贝丘遗址藏身村内 江边古建筑群集中在企石镇...
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区内外10多支发掘队伍对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涉及的百色旧石器时代遗址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遗址12处,包括百色市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3县(区),其中右江区有大梅、南半山、六合、六怀山、六拉山等5处遗址;田阳有那赖、那满、那哈等3处遗址;田东有檀河、坡洪、坡平、百渡等4处遗址,面积达25000多平方米,为百色盆地旧石器考古历年来发掘...
据阿联酋《海湾新闻报》18日报道,阿联酋阿布扎比酋长国西部地区近日发现一批旧石器时代石器,这一发现将阿布扎比地区人类活动的出现时间大大提前。 这些石器是由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局的一支考古队和两名访问学者在阿布扎比西部地区的一处古人类活动遗址发现的。 阿布扎比文化遗产局考古部门负责人瓦利德·亚辛说,考古人员在那处遗址发现了一些以“勒瓦娄哇”技术制作的燧石石器。用这种...
近日,廊坊市广阳区北旺砖场取土时出土了一批文物,经专家考证,确认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征集了出土遗物,并对遗址采取了保护措施。 遗物出土于距地表下约8.3米,厚3—48厘米的泥炭层中,有陶器残片、骨角器、石器三类,另有灼烧过的木柴和动物骨骼、鹿角、螺壳、蚌壳、朽木等。陶器又分夹蚌陶、泥质陶两种,以夹蚌灰黑陶、深褐陶和极少的灰陶为主,可辩器类较为简单,为盆(盂)和极少的支脚碎块。盆...
李莹(实习生):近日,天津蓟县又有重大考古发现,文物部门首次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遗址,这说明蓟县地区在晚更新世之末就已经存在人类活动,此次重大发现将天津的历史至少提早了两千年。 今年5月,因建设工程需要,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专家指导下,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考古专业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发掘队进驻东营坊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遗址已出土石制品80余件,类型主要有...
昨天,虽然室外的气温高达36℃,但是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考古工作者们仍然奋战在蓟县东营坊的考古现场,脸上不断流淌的汗水掩盖不住他们兴奋的表情。因为他们正在进行着天津市域内的人文史至少在距今1万年的“确认”工作。不断出现的石核、石片、刮削器、断块及碎屑等,让他们越来越兴奋,因为这些在常人看来最普通不过的东西,其实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它们是认定天津历史的“证据&...
距今9000多年 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在山东省沂源县张家坡镇桃花坪村匾匾洞,考古专家日前发现了距今9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遗址。有关专家称,此处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北方地区农业起源,以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材料。 据山东省考古研究所考古领队孙波介绍,匾匾洞遗址是当地百姓从洞中取土时,发 现头骨碎片,引起考古人员关注而发现的。目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