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鹿邑太清宫镇是老子的诞生地,是一个让人向往已久的地方。2000年11月11日,在太清宫举行老子邮票首发式和第一届老子文化节,被邀前往,喜不自禁。成行之日,天公还算作美,虽北风寒峭,但大雨初歇之后,空气越发清新湿润,给原本平淡的旅途增添了几分惬意。 为了迎接这次庆典,鹿邑人拿出了最大的热情,对城内主要街道进行了拓宽、改造,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太清宫镇景象非常,盛大的庆典使昔日寂寞的小镇沸腾了,...
由市文广局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办的“沈阳故宫讲坛”2017年第九讲《清代宫廷西洋科技的历史命运》,7月17日9:30将在故宫西朝房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刘潞主讲。 刘潞,从事文物保管、陈列展览和历史研究,研究范围涉及清代宫廷政治、礼制、婚姻、习俗、中西交流,以及清代宫廷绘画、清宫科技仪器等内容。发表相关著述近百万字。主要著作有《帝国掠影:英国访华使团画笔下的清代中国》《皇朝...
“皇室遗珍——颐和园藏慈禧用瓷暨晚清御窑瓷器展”开幕式现场。上官云 摄 为庆祝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海淀博物馆与颐和园管理处联合推出《皇室遗珍——颐和园藏慈禧用瓷暨晚清御窑瓷器展》。5月16日下午,该展览在海淀博物馆正式开幕,将持续免费开放至7月31日。 据展览主办方介绍,这次共有55件清宫旧藏瓷器集体亮相。颐和园内珍藏的文物多为旧时的御用之器,因此在造型和装饰技法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追...
作者:刘江华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结论自然是见仁见智,但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无疑是其中之一。就清史而言,利用宫廷档案还原历史真相,是颇为有效但尚未被广泛重视的方法。 所谓宫廷档案,是指原藏于皇宫、现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明清档案。这些档案,总件数超过千万件。它的发现与开放,在20世纪被评为“三大史料发现”(另两项为殷墟甲骨文、敦煌写经)之最。 说它颇为有效,是因...
乾隆的“御稿箱”、文徵明致潘伯札、溥仪夫妇的合影……日前,“大隐于朝——故宫博物院藏品三年清理核对成果展”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东配殿展厅开展,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 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2004年至2010年共计七年藏品清理的基础上,他们又花费三年时间,对部分藏品进行持续和彻底清理,开展登记著录、影像采集、课题研究等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故宫方面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较为全面、系...
2月25日,故宫学院(苏州)举办了“故宫讲坛走进苏州”系列讲座第27讲《清宫钟表收藏与鉴赏》,特邀故宫博物院郭福祥研究员担任主讲。 郭福祥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宫廷文物的保管、陈列和研究工作,研究兴趣集中在帝后玺印、中国钟表史和宫廷钟表收藏史、中西文化交流和宫廷生活等方面。其中,钟表是故宫博物院丰富藏品中非常特殊与珍贵的种类,本次讲座就以此为主题进行介绍及鉴赏。主讲人详细解说了西洋钟表的传入和宫廷...
1月15日,记者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2年多时间考古发掘,“道教祖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已发掘4500平方米。专家证实,遗址为大上清宫明代遗存,是我国南方地区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遗址。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位于江西鹰潭市上清镇东部,总占地30余万平方米。”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徐长青介绍,该宫始建于北宋,历经元、明、清各朝维修扩建,至清代...
1月12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近3年考古发掘,“道教祖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目前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取得重大发现。专家证实,遗址为大上清宫明代遗存,是北宋以后龙虎山道教祖庭的主体,也是我国南方地区迄今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级宫观建筑遗址。 上清宫全景照 规模:占地30万平方米 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位于鹰潭市上清镇东...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南府升平署戏本》昨日新书首发,11498册清代老戏本揭秘,一批已失传的剧目甚至是戏曲种类,在沉寂一个世纪后有望重返舞台。 故宫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套书分上中下三编,共计450册,是故宫博物院最近几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出版项目,再现了清代近300年宫廷、民间舞台盛况。 宫内保留6467部剧本 升平署是清代承应宫中奏乐和演戏的管理机构,始建于康熙年...
《故宫博物院藏清宫南府升平署戏本》11月28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首发。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共计450册,收录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存藏的全部升平署文献。这一出版项目不仅是故宫博物院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古籍出版项目,也是古典戏剧、古典文学以及清史研究领域的重大工程。 升平署是清代承应宫中奏乐和演戏的管理机构。除了戏衣、配件饰品、道具、老唱片之外,还有戏曲剧本11498册。剧本题材内容广泛,艺术形式...
您能想象紫禁城和佛光山有什么相连吗?在佛陀纪念馆,您想和清朝皇帝相知相遇吗?佛陀纪念馆敞开怀抱,让您免费走入清宫历史的佛教艺术旅程…… 北京的紫禁城在明清时代看似遥不可及,在当今又是近在咫尺,很多的清宫古装戏剧兴盛至今仍受民众的青睐。而今,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和佛光山佛陀纪念馆第一阶段的五年合作计划年度大展“紫禁佛光-明清宫廷佛教艺术展”,更要直接拉近宫廷与民间的距离。 佛陀纪念馆馆长如常...
沈阳故宫博物院“锦绣宫闱”清宫后妃生活用品展11月9日开幕,127件各类珍贵文物集中亮相。 沈阳故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为清朝初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宫殿,距今近400年历史。 记者当日在现场看到,本次展览分为首饰佩饰、生活用品、饮食器具、后宫陈设等4个单元,分别在东配宫和西配宫展出。 其中后妃佩饰包括冠、钿、头簪、流苏等,以金银、翠玉、珍珠、宝石入料,...
日前,苏州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合作举办的“蘇·宫——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苏作文物展”开幕。得益于故宫博物院的大力支持,86套(101件)明清宫廷藏苏作精品首次集结回乡展出,全面展现了明清宫廷皇家御用的苏作工艺,深入彰显苏州雕刻工艺的艺术魅力。展期持续至11月13日。 本次展览分为“技冠天下”“内廷炫艺”“承旨而作”“特制进贡”4个单元,以明清时期苏作工艺与宫廷文化之间的互动为主线,以玉器、竹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