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楚国,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历史上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中,楚国都是其中之一。楚国强盛时的疆土几乎包括了我国现今版图的整个南半部,所谓楚地“南卷沅湘,北绕颍泗,西包巴蜀,东裹郯邳”。(《淮南子·兵略训》)现今的湖北正是当时楚国的腹地,着名的湖北江陵纪南城遗址就是当时楚国的国都—郢的所在地。所以湖北又被称之为“楚”,“楚地”、“楚天”都是人们常常对湖北的另一种称谓。两...
屈姓是一个多来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出自黄帝后裔。 河南屈氏宗亲会会长屈华说,屈氏后人公认的得姓始祖是屈瑕,他是楚武王的儿子。春秋时期,因其政绩显著,被封赐于屈邑(今湖北秭归),他的子孙后代便以“屈”为姓。 屈氏得姓后十分兴旺发达。春秋战国时期,作为楚国最有势力的三大王室宗族之一,屈氏家族显赫一时。这其中,最有名的人就是三闾大夫屈原,他也是屈瑕的后人。 作为楚武王的本家,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当...
湖北考古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湖北襄樊谷城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壶,壶盖镌刻七字铭文,证实楚国曾经有一支姓“危”的贵族,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 国宝级珍文物带盖素面青铜圆壶。中新社发 李得荣 摄 这件青铜壶是去年谷城县公安部门从当地冷集镇尖角村古墓群文物盗窃案中查获的。湖北省襄樊市考古所所长陈千万说,青铜壶肚大颈长,两边有提环,壶上有盖,上面三只鸟形提钮,是典型的战国时期青铜...
地处湘西南边陲的大塘岭墓地,与沅水流域同时期的战国墓在形制结构和随葬物特征方面大体一致,从中可确定楚国的势力范围已深入到云贵高原的前端。这是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8日在湖南考古汇报会上透露的信息。 大塘岭墓地是目前湖南发现的位置最靠西的一处战国-西汉墓地,位于湖南怀化洪江市托口镇三里盆地北部一处低矮的岗地上。2012年11初,考古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作业,共完成122座墓葬的发掘工作。...
水塘旁边就是楚幽王墓 昨天:唯一可确认楚王墓 1923年的一天,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双庙村一位农民在耕作中,偶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具,由此揭开了楚幽王墓冢的神秘面纱。 据考古专家介绍,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而它出土的文物也成为楚国晚期器物断代的标准器。该墓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41米,墓室向下有九级逐层内收的台阶...
昨天:唯一可确认楚王墓 1923年的一天,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双庙村一位农民在耕作中,偶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具,由此揭开了楚幽王墓冢的神秘面纱。 据考古专家介绍,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而它出土的文物也成为楚国晚期器物断代的标准器。该墓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41米,墓室向下有九级逐层内收的台阶,深15米左右。 2007年,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钻探,分别在墓坑...
水塘旁边就是楚幽王墓 昨天:唯一可确认楚王墓 1923年的一天,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双庙村一位农民在耕作中,偶然发现了一件青铜器具,由此揭开了楚幽王墓冢的神秘面纱。 据考古专家介绍,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可以确认的楚国国王墓。而它出土的文物也成为楚国晚期器物断代的标准器。该墓墓坑近正方形,边长约41米,墓室向下有九级逐层内收的台阶,深15米左右。 2007年,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
昨日,荆州区引江济汉施工现场,一名工作人员带领记者查看古井。本报记者 原丽阳 摄 去年冬天以来,在荆州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上,考古人员相继发现了近700口古井,这些古井都为战国中晚期所建,大多为竹圈井和陶圈井,也发现了一口极为珍贵的楠木圈井,在古井中挖掘出了竹简、铜匜(yi)、陶罐、果核等文物。 考古专家称,如此大规模的古井群全国少见,说明了当时此地人口非常密集。昨日,记者前往荆州区纪南镇...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楚居》是近年来十分引人瞩目的清华简中的一篇,记载了自商代末年至战国初年楚国都邑的迁徙情况。这篇文章为历史学界研究早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难得的材料。然而遗憾的是,考古学上关于早期楚文化的研究则是一个难题,至今尚未取得重大的发现与研究上的突破。 正是因为早期楚文化是楚文化研究中...
宜昌博物馆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编钟归档 编钟表面刻有铭文 2012年6月18日,宜昌一市政公司在当地白洋镇万福垴村施工时,发现一批青铜器文物。当地考古人员抢救性勘探后,共出土青铜编钟11件,青 铜鼎1件,3个灰坑和一批陶器。8月16日,经北京大学、湖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位专家现场考察后论证,本次出土文物的时代应属西周中晚 期,青铜器上铭文的内容是研究早期楚国历史的重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