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吉州窑白地黑花卷草纹罐,元,通高6.5cm,口径5.5cm,足径6cm. 罐直口,直壁,平底,附嵌入式盖。外壁采用白地黑彩装饰,主题图案为缠枝卷草纹,盖面饰一折枝花卉纹。 此罐形体较小,应为蟋蟀罐。图案简捷流畅,自然大方。 这种白地黑花装饰技法缘于北方磁州窑,但又具有吉州窑自身的特色。其白地泛黄,黑花发褐,底色与纹饰色彩的对比没有磁州窑的白地黑花瓷那样强烈。
吉州窑剪纸贴花梅花纹碗,宋,高5cm,口径15.7cm,足径3.2cm. 碗敞口,斜壁,浅圈足。通体施黑釉,内壁兔毫纹为地,碗心装饰一株剪纸梅花,外壁以玳瑁斑纹为饰。 此碗最大特色在于兔毫纹、剪纸贴花、玳瑁斑纹等多种装饰的综合运用,风格简洁大方,主题纹饰梅花突出醒目。碗的形状如斗笠,具有宋代瓷器的典型特征。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碗,高6.8cm,口径16.4cm,足径4.9cm。 碗撇口,弧腹,瘦底,圈足。通体施黑釉,外壁施釉不到底,且用黄褐色釉随意点洒成大小不一的斑点。碗心微凸,饰梅花一朵,内壁上饰三只凤凰,似在相逐飞舞。 宋代饮茶、斗茶之风盛行,黑色茶盏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故全国兴起了不少烧黑瓷的瓷窑,其中以福建的建窑和江西的吉州窑最...
吉州窑玳瑁釉罐,宋,高11cm,口径12cm,足径3.2cm。 罐唇口,短颈,鼓腹,浅圈足。罐外壁施玳瑁釉,罐内及底部素胎无釉。 此器外壁黑色的地釉和姿态各异的黄褐色斑纹,与天然玳瑁极为相似,别具一番情趣。 玳瑁釉是一种窑变釉。其作法是在器物上先施一种氧化铁含量较高的釉料,然后再随意甩洒一种氧化铁含量较低的釉料,烧成时产生交融、流淌,千变万化,惹人喜爱。玳瑁釉是吉州窑瓷器上常见的一种釉,以这...
吉州窑黑釉剔花梅瓶,宋,高19cm,口径5cm,足径6.8cm。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内凹足。通体施黑釉,器身剔折枝梅花,纹饰部分露黄色胎,花蕊用褐彩勾画,装饰效果极强。
吉州窑绿釉刻花枕,宋,高9cm,枕面26.5—22cm,枕底24—19cm。 枕如意形,底中心有长方形孔。通体施绿釉,底素胎无釉。枕面依枕形外周划复线开光,开光内刻叶纹4片,枕侧戳印朵花。 绿釉枕是宋金时期比较流行的瓷器品种,尤以北方窑烧造较多,如河北定窑、磁州窑,河南鲁山窑、宝丰窑、禹县窑等均有制作。此枕纹饰与在吉州窑窑址中采集到的标本类同,为吉州窑绿釉器物之典型。
吉州窑剪纸贴花小碗,宋,高5.3cm,口径10.5cm,足径3.5cm。 碗敞口,碗式较深,浅足露胎。里外施两种釉,外施酱釉,点以浅黄色斑点,里为窑变花釉。碗内壁饰3组酱色菱形开光式剪纸纹样。 将民间剪纸贴花艺术直接运用到瓷器的装饰上是吉州窑匠师的创举。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临江...
南宋 吉州窑绿釉印花高足碗 ■刘志勇(宝港国际拍卖艺术总监,陶瓷鉴藏专家) 宋代时期的江西境内,不但景德镇湖田窑烧制的玲珑剔透、质地 如玉的影青釉瓷器深受赞誉,而且吉州永和窑烧制的剪纸帖花、褐彩画花、刀笔刻花等黑釉窑变瓷器也名扬遐尔。其中因烧制工艺难度大,产量稀少的吉州绿釉器至 今仍未被古陶瓷研究和收藏鉴赏者所全面认识。现将本人收藏多年的一件吉州窑绿釉印花碗的基本特征描述如下,供同好者鉴赏和探...
作为扬州人,很为扬州剪纸高超的民间艺术而自豪。近现代的剪纸纹饰大家看得应该很多,可谁又看过宋代的剪纸是什么样子呢?别说,还真有。江西吉州窑有一种剪纸纹样的瓷器,承载了千年剪纸的使命,把当时吉州一带盛行的剪纸,搬到瓷器上了。 这是一只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龙纹碗(图一),口径12.4厘米、高6.1厘米。呈斗笠形,胎质疏松,釉色黑里透红。用放大镜看,有细小开片。最特别的地方是碗的内壁由当时工匠用剪纸剪出...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之一,其窑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宋代时属吉州,故名“吉州窑”,又因烧造地点在永和镇,也称“永和窑”。吉州窑创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至元代而渐衰。吉州窑器型多样,生活气息与民间特色交融其间,尤以黑釉瓷著称于世,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其产品不仅畅销大江南北,且出口海外,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永恒回响。
吉州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瓷窑之一,创烧于晚唐,发展于北宋,极盛于南宋,至元代而渐衰。吉州窑以黑釉瓷著称于世,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其产品不仅畅销大江南北,且出口海外,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永恒回响。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在中国陶瓷史上,吉州窑是一座以黑釉瓷著称于世的综合性窑场,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些工艺是如何形成的?近日,吉州窑博物馆馆长谢小林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吉州窑工艺的形成,可以归纳为博采众长与独出机杼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 现藏于故宫...
在中国陶瓷史上,吉州窑是一座以黑釉瓷著称于世的综合性窑场,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些工艺是如何形成的?近日,吉州窑博物馆馆长谢小林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吉州窑工艺的形成,可以归纳为博采众长与独出机杼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
图片说明:伍映山展示他烧制的仿古“木叶天目盏” 江西吉安永和镇有一处全国现存最大的古窑遗址群。一年前,此处建立了吉州窑遗址公园,成了新年里不少游人的新去处。公园里,窑包、寺塔、亭榭与络绎不绝的游人交织在一起,在早春的阳光下,水光山色,相映成趣。 “这些黄色的土堆是做什么用的?”一个8岁小男孩站在一处窑包内,拾起一块罐片问父亲。父亲搂着儿子的肩说:“这里是古代人烧制瓷器的地方,我们的家乡就因为吉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