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当今香道盛行,这本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好事,但很多香道现象里面除了赚钱还是赚钱,根本不见文化推广,显然这有悖于古典香道的真谛。在此,我们回顾一下香文化的起源以及发展的过程,能更好地理解香文化的内涵。 说到香文化的起源,通常以为,香文化起源于几千前古人的祭祀仪式,其实不然,从考古发掘来看,燔烧物品的“燎祭”很早就已出现,距今4000—5000年。生活用香,大概也在4000—5000年前已经出现了...
昨日,记者获悉,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准格尔旗巴润黑岱村考古发掘17座墓葬,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此次考古行动是内蒙古师范大学考古文博系根据教学计划进行的考古田野发掘实习,根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安排,在准格尔旗巴润黑岱村展开。共发掘墓葬17座,分为2区,Ⅰ区为8座,其中5座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1座为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1座为不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大部分为男女双人合葬墓。出土大量的汉代...
10月14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新建城市建设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不少民众到现场进行围观。经过施工队伍和文物工作人员在现场发掘,发现墙体有色彩鲜艳的马车、人物绘画。 经过施工队伍和文物工作人员在现场发掘,古墓由石灰等建设成的一个长约4米、高和宽约1米5的整体墓体,大石板当成了墓门。 2014年10月14日,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新建城市建设道...
10月14日,湖南省娄底市一处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古墓。施工队伍和文物工作人员在现场发掘,挖掘机将墓体破开后,在古墓内清理出来尸骨等遗物。 印象中,考古是一项神圣的活动,我想,那应该是对文化的敬畏。而挖掘机考古则将考古变成了强拆,这是何等的可笑与悲哀!在轰鸣的挖掘机上,我依稀看到了六个大字:无能、无知、无用! 挖掘机考古,向我们展示着两个字:“无能!”考古是一门科学,是一项技术,是一个完整的思...
考古学者通过对红山文化人塑像进行研究和对牛河梁遗址红山文化居民人骨进行鉴定,认为生活在距今6700年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先民为蒙古人种。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活动于今内蒙古、辽宁、河北地区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延续了1700年。目前已发现上千处红山文化遗址,发现超过30件红山文化人塑像。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索秀芬说,牛河梁遗址女神庙出土头部泥塑像等多个红山文化人...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州市人民政府、南京博物院、中国考古学会秦汉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博物馆承办的“汉代陵墓考古与汉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11日至13日在我市召开。李燕出席开幕式。 本次会议以“汉代陵墓”为题,探讨了汉代陵墓考古发现与研究、徐州汉代考古与历史文化研究、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汉代历史与汉文化研究、汉王朝与周边关系研究等议题。 汉代考古...
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14年度河北唐山东坑坨沉船水下考古启动仪式”近日在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举行,我国自主研制的专业水下考古工作船“中国考古01号”迎来自今年9月下水首航以来的第二站任务。此前,“中国考古01号”第一站任务曾赴辽宁省丹东港海域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和考古工作。 本次水下考古为期1个月,是河北省开展水下文化遗产考古工...
近年来,伴随着空间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考古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应用,“遥感考古”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与传统田野考古相比,遥感考古借力现代科技工具和技术手段,成为考古人员的“第三只眼”,帮助其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效率获得大量信息,从而推动考古研究和考古学的革新发展。 航空摄影技术催生考古新时代 20世纪初,航空相片开始被考古学家所采用,以察看从地表高度难以或不可能认知的地表特征。19...
今年8月份正在Pucuncho盆地工作的Christopher Miller(左)和 Rademaker。图片来源:Barbara Fraser Kurt Rademaker从南美洲安第斯山海拔4500米处的洞穴口观察下方的高原。视野中没有树,只有浅褐色的土壤和其间点缀的一丛丛干草、软垫儿似的绿色植物、一些驮马群以及一些其他的骆驼属动物在小溪边咀嚼着食物。 这里的风景看上去有些荒凉...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草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呼和浩特召开,60余名中外学者以“草原考古学文化研究”为主题进行了讨论。 在两天的讨论和交流中,中外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永志做了题为《内蒙古重大考古发现与草原丝绸之路》学术报告。蒙古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阿·奥其尔就中蒙联合考古10年的成就进行了梳理,他说...
当我们现在来总结、回顾20世纪的疑古思潮的时候,对于现今的考古研究来说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想首先应该强调,要充分估计疑古思潮所起的进步的、正面的作用,估价它的重要贡献。我出了本书,叫《走出疑古时代》,但并没有意思要抹杀疑古思潮的进步,我在文章里首先就是肯定疑古思潮的进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20世纪,实际上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一种怀疑和批评中国传统的古史观的情况,这完全是进步的。从中国思想...
目前安阳老城南大街改造工作正在进行中,考古人员在鼓楼遗址现场发掘出两座赑屃石碑底座等文物。 记者来到文峰区南大街南头,这里的路面已经围起蓝色的围挡,鼓楼广场中间部分也被封锁,据考古人员介绍,围栏中间就是民国时期安阳老城鼓楼遗址的大概位置,目前已经开始对这里进行考古勘探。在现场记者看到,考古工作人员拿着铁锨、铲子已挖掘清理出一块青砖路面。另外同时被挖掘清理出的还有两座“石龟”底座和两个普通碑...
考古青铜器表面腐蚀很复杂,用XPS分析表面化组成,发现是一些氧化物、氯化物,这些腐蚀表层是在地下埋藏上千年的环境下形成的。其结构松散,孔隙分布广,对水、气都具有吸附作用。一旦文物出土,这个锈层暴露在大气环境下,空气中的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都在表面有强附作用,那么表面不仅存在电化学,而且发生化学腐蚀和光腐蚀。从以上分析,影响青铜文物腐蚀取决于两方面因素:即文物材料自身...
1. 考古青铜器的现场保护 田野考古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引起重视。考古青铜器埋藏在地下几千年基本是处于一种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其腐蚀过程已经趋于平衡。青铜器出土之后,这种平衡就打破,继而引起各种腐蚀的发生。考古现场的工作就是尽量阻止各种腐蚀的产生。因此,在现场对出土的完整青铜器进行仔细地清洗、脱水,然后存入封闭的包装袋中运回室内。对于破碎的青铜器,特别是一些薄胎青铜器,出土时我们看到的常...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