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古邺城旧地河北省临漳县近日出土一口巨大铁钟,经考证,这口大铁钟为明代道教遗物,属国家珍贵文物,国内罕见。 据临漳县文保所专家介绍,该铁钟是建筑施工队在县城第一小学挖地基时挖出的,铁钟高170厘米,口径140厘米,壁厚3厘米,重约一吨,如此大的铁钟目前在国内也属少见。铁钟上面刻满铭文,上面是“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八个字,下面的小字因古钟长期被埋于地下,故表面已被锈蚀,依稀可辨“明天顺五年(1461)...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近日发现一明墓群,出土了道教色彩的石质宝券等珍贵文物。 据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介绍,此次发现的明墓群共有墓葬22座,目前已清理墓葬6座,墓室内刻有莲花、元宝、宝瓶等雕刻图案,出土了瓷碗、瓷罐等瓷器,以及万历六年石质买地券等。此外,本次发掘还发现了具有道教色彩的石刻太上元始宝券。 考古专家指出,这体现了道教思想在丧葬习俗方面的影响,为研究道教历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此外...
成组红衣乐俑坐在一起,弹奏着琵琶、古筝等乐器,彩绘多子格内放置着小食品……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清理时,发现了大量罕见文物。 在机场二期工程新修跑道西端北部,发掘了一座斜坡墓道多级台阶带天井的双室土洞墓。在该墓中出土随葬品123件(组),其中位于墓前室东壁的两组陶乐俑最为引人注目。据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介绍,这组乐俑出土时即按照演奏...
对出土古玉真伪的辨别,尤如学习打拳,得有三十六招、七十二式。钙化、蚀斑和蛀孔,仅能作为判断古玉真伪的二、三个要点。不过,根据笔者的体会,学好这“三扳斧”,对于刚入“山门”的古玉收藏爱好者来说,还是挺管用的,而且相对来说它还比较容易掌握。 首先谈谈本人对钙化的认识。 玉器入土年久,受各自的土质条件影响,会出现诸多质地上的变化,其中最为一条普遍的现象...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在清理北宋时期一处家族墓园出土的器具时,考古专家意外发现了残存在茶具上的900年前的数十枚茶叶,为“复活”中国人千年前的茶艺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蕴说,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的北宋时期吕大临家族墓园出土了一批铜、瓷、石等材质的茶具,个别茶具上还残存着数十枚绿茶,部分茶叶仍呈翠绿色,而铜钵与渣斗的成对出现等,更...
埃及文化部16日说,一支考古队在埃及南部卢克索附近发掘出两座有将近3400年历史的花岗岩雕像。 埃及文化部在一份声明中说,考古人员在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庙遗址发掘出一座古埃及智慧之神图特的神像。神像由红色花岗岩制成,高大约4米。 考古人员上月28日还在阿蒙霍特普三世神庙遗址发掘出阿蒙霍特普三世一座雕像的头部。这一头部雕像大约一人高,是考古人员迄今发现保存最完好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头部雕像。 ...
点击小图查看大图 (责任编辑:孙丹) ■ 返回
唐大明宫日前在进行基建清理工作时,发现了10座汉墓,初步发掘发现,墓葬保存较好,一柄汉代铁剑更是精美。 据介绍,在4座墓葬中,3座墓出土器物大多完整,多数为绿釉陶器,其中一件陶器盖子还雕刻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像;另一座墓葬,发掘时发现墓室内已空无一物,却没有被盗痕迹,具体原因无法断定。 考古专家李春林说,墓葬中出土的一把汉代铁剑十分珍贵,剑长约1.1米,剑与...
由于陵寝制度和埋葬习俗的影响,西汉时期的帝王陵园建设、陪葬墓埋葬以及陵园建筑等均使用了大量的木材作为建筑用材。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西汉早中期的木材遗物,考古人员将采集到的木材遗物标本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木材研究室进行树种鉴定。3月10日,从汉阳陵博物馆获悉,此次鉴定结果显示:出土的西汉时期木材应为铁杉和硬松,汉阳陵所用木材均就近取材于咸阳塬,2000多年前的咸阳塬树茂草盛,一片苍翠。 ...
由于陵寝制度和埋葬习俗的影响,西汉时期的帝王陵园建设、陪葬墓埋葬以及陵园建筑等均使用了大量的木材作为建筑用材。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西汉早中期的木材遗物,考古人员将采集到的木材遗物标本送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木材研究室进行树种鉴定。3月10日,记者从汉阳陵博物馆获悉,此次鉴定结果显示:出土的西汉时期木材应为铁杉和硬松,汉阳陵所用木材均就近取材于咸阳塬,2000多年前的咸阳塬树茂草盛,一片苍翠...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