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日,工作人员清理垃圾 华商报记者 于卓 摄 华商报12日A12版以《拱手作揖500多年垃圾还是埋到“他”脖子》为题,报道了长安区明秦王墓墓冢附近的一排翁仲、麒麟、马等文物被垃圾覆盖的痛心景象。昨日上午,长安区韦曲街办组织村民清理文物周边的垃圾和废品。 12日上午11时,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覆盖在翁仲、麒麟、马等文物周边的树叶、酒瓶、砖头、塑料袋、彩条布等垃圾基本清理完毕。
作为广州继南越王墓之后又一重要的考古发现,大学城南汉二陵(包括德陵和康陵)保护及其博物馆工程进一步加快,有望在明年11月建成。该项目昨日起进行环评审批前公示,意味着开工在即。据悉,康陵将加密闭式保护上盖,以达到永久保护的目的;并在康陵保护范围以东新建一栋2——4 层不等的连体建筑——南汉二陵博物馆。 项目总投资32350万元,位于广州大学城华师一路、档案馆路、国医西路、康陵路和中环西路之间...
媒体近日报道了长安区明秦王墓墓冢附近的一排翁仲、麒麟、马等文物被垃圾覆盖的痛心景象。昨日上午,长安区韦曲街办组织村民清理文物周边的垃圾和废品。 昨日上午11时,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原本覆盖在翁仲、麒麟、马等文物周边的树叶、酒瓶、砖头、塑料袋、彩条布等垃圾基本清理完毕。
明秦王墓被垃圾覆盖 文物部门已上报规划集中保护 就秦王墓部分文物被垃圾覆盖一事,12日早8点多,长安区韦曲街道办文化站就组织当地村民清理垃圾,上午11时,记者在现场看到,垃圾已基本清理完毕,原本被形形色色垃圾重重包围的翁仲、麒麟、马等石雕附近一下子清净了,“他们”终于重新获得自由和宽松,在冬日的暖阳下,畅快的自由呼吸。 长安区文物部门介绍说,该文物紧挨村庄,保护是个特殊问题,航天基...
近日,“玛雅:美的语言”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供人们探秘古老的玛雅文明,观赏238件墨西哥珍贵文物。 玛雅艺术品以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以及拟人化的神明、动物、植物等形象为主。展览第一部分展现的是“身体之美”。玛雅人将他们的身体化作一幅画卷,在这幅画卷上,通过面部划痕、牙齿整形、发型装饰和身体彩绘等方法,诠释着他们对身体之美的认识。在玛雅人的观念中,动物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美洲豹、鸟类、白鼻浣...
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简王井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秦王墓,墓冢南侧站立着一排翁仲、麒麟、马等石雕。可是最近到这里参观的市民发现,文物身处一片荒地,一些石雕身上被垃圾覆盖,令人痛心。昨日,华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被垃圾覆盖的文物,并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 市民痛心:重点保护文物被垃圾掩埋 西安市民王女士昨日向华商报反映说,她知道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简王井村,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近日,河南温县一处工地发现大型汉代墓葬群,探明古墓100余座。现已保护性发掘古墓20余座,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古钱币等文物200多件。据悉,整个考古发现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地域特征、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图为发掘出土的一组陶器。
中国明清时期的众多竹刻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把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于书房,既能收藏,也可以用做装饰。作为有机材质,竹子有易霉、易裂、易虫蛀的缺点,所以竹刻艺术品的养护显得非常重要。先让我们看看古人如何保养竹雕作品吧。 清代金元钰所著《竹人录》曾载:“前人制作至今日少,得者须椟以文木,间二三年将桐油细刷一次,即用棉布揩净,取其润泽不枯。如遇风日燥烈,不可出玩,防损裂也。其红色如琥珀者上,鹅油...
明清五彩瓷是景德镇窑在宋、辽低温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5种彩料为主,按照花纹的需要施彩,在700℃—800℃的炉中二次焙烧而成。明代五彩瓷器多以色彩浓艳取胜,纹饰豪放,线条粗犷、繁密,填彩太满,颜色常常溢漫出廊,使纹饰显得模糊,透视感较差。 清代五彩瓷以柔和为贵,透视感较强,绘画工致精丽,生动传神,一扫明代嘉靖、万历之重色彩而不细究形貌的粗劣画风,施彩大部分较明...
明嘉靖 斗彩八卦纹炉 鉴赏:此收藏品高9.8厘米,口径12.1厘米;胎质洁白,釉汁莹润光亮。造型仿名贵的宣德铜炉式样,扁圆腹,大口微向内敛,半圆环形立耳,三乳足。腹上部绘青花八卦图案,下饰八朵紫红色斗彩折枝花卉。耳外侧、口沿下和腹中部及足下均绘双线青花天红彩弧纹。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楷书款。彩色艳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走出国门,参加各类国际艺术活动。日前,新华网新加坡频道就目前国际性艺术节呈现出的特点对“歌韵东方”国际合唱节筹委会主席、新加坡皇廷文化交流机构行政总裁吴明峰进行了专访。 新华网新加坡频道: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您觉得目前的国际艺术节呈现出什么新特点? 吴明峰:信息时代正把国与国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而艺术本身就没有国界。因此,目前的国际性...
自紫砂壶横空出世以来,就以其返璞归真的质感以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繁多式样深入人心,而且,在壶的泥坯上挥刀疾书,雕刻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印章,使得紫砂壶成为一门繁复的艺术工程。应该说,紫砂壶茶具在明代才算进入了兴盛期,尽管紫砂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更早。不过,彼时的紫砂陶艺与茶关系不大,充其量也是一种取水盛水的器具,明代散茶的兴起以及撮泡法的流行,才使得具有良好实用功能的紫砂...
近日,洛阳关林庙文物建筑维修加固工程、保护性油饰彩绘工程正式启动,整个工程涉及景区90%以上的建筑,这是关林景区自1980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整体修缮。 据了解,洛阳关林现存建筑多为明万历二十年遗留建筑物。虽然历经400余年,但景区大多殿堂结构仍然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经国家文物局立项审批,共投资1079万元,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加固。昨日,记者来到现场进行探访。 走访20多天前,修...
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东莞市南社古村将迎来一场原汁原味的“斋醮”庆典。记者昨日从主办方获悉,南社村将举办东莞最具有本土特色的“南社斋醮”民俗旅游文化节,并有意将“南社斋醮”打造成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位于东莞市茶山镇的南社村因其保持着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广东最美丽乡村”等多项荣誉。定于本月12日至14日举行的“南社斋醮民俗旅游文化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