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今日从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获悉,9月24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条例自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7章48条,包含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活动,传统体育和游艺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日,省政府正式公布《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漳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11月1日起,该办法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漳州海丝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不再无法可依,同时,对于破坏海丝遗产的行为,也有了处罚的依据和标准。 漳州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调研员、文物局局长张祝发表示,该办法从法律层面提出规范性的36条要求与说明,解决了遗产保护的根本性问题。 划定遗产区和缓冲区设立界碑 据悉,该办法中的“漳州...
“我是世界上最悲伤的会长” 叙利亚文物工作者与时间赛跑,转移文化遗产 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的外墙层层剥落,画廊大厅空空荡荡,只有玻璃橱和海报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拥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瑰宝。 树木林立的花园外,古老的石棺被混凝土外壳保护着,似乎预防着随时会降临的炮弹。穿过花园是另一座建筑,马蒙·阿卜杜勒·卡里姆的手里拿着有4000年历史的美索不达米亚花瓶,对CNN记者悲观地评价了自己现在的工作...
9月28日,湖南省政府在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召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总结表彰大会,副省长李友志提出要打造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大名片,扎扎实实保护好来之不易的世界文化遗产。 老司城遗址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存最丰富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李友志介绍,老司城遗址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全过程,填补了中国土司制度考古学的空...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知名度逐渐提高,丝路沿线旅游也出现持续升温的现象,有网友担心,旅游开发会不会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 就此问题,华商报记者在2015欧亚经济论坛旅游合作分会上采访了几位专家。他们认为,只要管理得当,旅游开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作用是积极的。 现象:丝路景点游持续升温 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
《湖南社会科学》2015年04期 【摘要】中国是世界茶叶的原产地,也是历史时期茶叶生产大国和茶产品出口大国,形成了多条内涵丰富的茶路线性文化遗产茶路,极富开发利用价值。湖南省地处长江以南的江南内陆腹地,其自然生态环境适合于茶树生长,自古产茶,并多名茶,至今仍为产茶大省和茶叶出口大省。但茶园多分布于边远山区,茶叶运输方式水陆兼行,积淀了深厚的茶路文化遗产资源。尤以益阳茶路及其茶马古道、石门茶路及其...
24日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济南闭幕,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该条例将自今年12月1日起实行,其中规定,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并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县级以上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集中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等活动。 山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目前,全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村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在一千多年生活中不断演进形成的重要历史文化载体,元阳县本着守护遗产的宗旨,结合“美丽家园”行动计划,于今年9月中旬对遗产区新街镇和攀枝花乡两个乡镇的17个村委会60个自然村1281户传统民居进行第二批挂牌保护。 据悉,该县还对挂牌的传统民居进行拍照和基础数据登记,建立健全了电子档案资料数据库,为下一步开展传统民居保护...
9月26日下午,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主题峰会在中华世纪坛举行。今年主题峰会围绕2014经典设计奖“中国大运河保护性修复设计项目”,将主题聚焦于“文化遗产保护与再设计利用”。本次主题峰会是北京国际设计周首次举办的经典设计奖主题峰会。 主题峰会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城市设计专家、大运河沿岸城市代表共同探寻“文化遗产保护与再设计利用...
近日,贵州省政府副省长何力率队到湖北调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此次调研主要是学习湖北省博物馆建设、世界文化遗产唐崖土司遗址保护利用的经验和做法,以此促进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及省博物馆新馆基本展览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何力调研湖北省博物馆时指出,湖北历史文化厚重,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湖北省博物馆通过全面、详实的陈列展览给观众了解和深入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高水平的服务质...
近日,记者从文化部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5年启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收效明显。目前,文化部正与教育部协商,正式开展“培训计划”,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所院校和企业参与,并逐年扩大规模,培训内容也将从以传统工艺为主拓展到非遗保护各领域,让传承人群的研修、研习和培训成为常态化工作。 据悉,截至今年8月,国家级“非遗”传人已有250位已经去世,传承人断裂、后继乏人...
近日,《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图片展在庆安会馆开展,本次展览由50块展板组成,集中展现了中国1987年到2015年之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48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5年7月,共有48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20...
2014年,74岁的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之一的石印玉老人仍活跃在临床一线。 王辰 澎湃资料 上海已有5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0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及400余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月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简称《条例(草案)》),草案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类保护的原则,政府部门扶持、...
近日,记者从敦煌研究院获悉,“文化遗产智能保护与传承研讨会”在敦煌研究院召开。本次研讨会由敦煌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举办,微软亚洲研究院带领数十位专家学者,为敦煌研究院带来了最前沿文物数字化保存、弘扬的研究成果。 在此次研讨会中,敦煌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专家们就数字化相关科研内容展开了积极交流与探讨,微软愿意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的技术不断地与敦煌研究院分享,力求在科技和文化艺术之间找到最佳...
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十二五”以来,山东省财政累计筹措资金1.7亿元,支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据了解,为支持传承人开展项目传承,山东省财政按照国家级传承人每人每年1万元、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6千元的标准,支持传承人收徒传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传承人60名,省级传承人313名,市级传承人1617名,县级传承人4339名,国家和省级传承人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省已建成较为完善的国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