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俞致贞《韩熙载夜宴图》40×490cm 设色绢本 手卷俞致贞的《韩熙载夜宴图》为其不可多得的人物画精品。《韩熙载夜宴图》为五代南唐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赴韩熙载家夜宴观察,而后根据记忆绘出其宴乐场面。全图分5个片段描绘了夜宴从“众聆曼奏”到“击鼓助舞”,经“宴中小憩”又“轻音徐来”,最后...
作为《红木》国标中的一大类别,红酸枝家族成员众多,包含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巴里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中美洲黄檀七个树种。如何甄别这些不同种类的红酸枝?它们各自又有哪些木性特点?本文就以红酸枝的种类切入,为读者详尽展示红酸枝的家族图谱。 红酸枝是目前国内红木家具制作的主流用材,因木性好、存量大、价格合理等因素受到了红木家具爱好者的追捧。然而,由于红酸枝木类涵盖木材种类较多、...
遗址泥土中散落大量细碎骨骸 工人在墓坑内提取地下水 昨日,烟台某论坛一则帖子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有网友爆料:烟台莱山区午 台龙山文化遗址距考古结束半月后,被发现该遗址内散落着大量破坏严重的细碎骨骸,并配有大量照片。根据帖子,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质疑考古草草收场、不尊重死者,也有怀疑遗址遭遇偷盗。记者现场调查发现,该遗址内除了细碎的骨骸外,塑料袋、卫生纸、饭盒等生活垃圾也遍布其中,并有个别...
中国文物网4月22日编译报道:据法新社报道,清绢本《康熙南巡图》部分画卷将于 4 月 27 日在法国阿兰·布里斯卡迪厄拍卖行举槌。另外两件由法国私人藏家珍藏的中国藏品也将亮相本次拍会。 《康熙南巡图》为清代著名画家王翚 (1632-1717) 所作,共有十二大卷,因画卷之恢弘而颇负盛名,完美再现了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第二次南巡时的盛况。 此次上拍的是该精美画卷中第六卷的一部分,...
杰夫·昆斯为柏图瓷器设计的餐盘法国著名的高端奢侈瓷器餐具品牌柏图瓷器(Bernardaud)将迎来150周年诞辰,为了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辉煌盛典,柏图瓷器委任了一批著名的当代艺术家为其品牌创作限量版的餐盘,其中受到委任邀请的艺术家包括杰夫·昆斯(Jeff Koons)、索菲·卡莱(Sophie Calle)、JR、Prune Nourry、Marlène...
华喦《画蛇图》华喦《灵蛇捕蛙图》王梦白《灵蛇戏水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伏羲女娲图》神龙腾去,灵蛇将至。在中国文化中龙与蛇的关系十分密切。传说在夏商周三代时,吉祥的龙就是由蛇加以神圣化之后而形成的。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时,人们最早就崇拜蛇为图腾。后来,又以蛇图腾为本体,给它添上了鳄嘴、鹿角、鹰爪、鱼鳞、蜈蚣尾等饰件。这样,赤条条的蛇就变成了锦鳞电目、鳄嘴虬髯、鹿角鹰爪,舒卷自如、...
萌系雕塑家的巨型鸭仔雕塑 最近,荷兰观念艺术家Florentijn Hofman的一件备受瞩目的作品将莅临香港,微博主“港漂圈”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条让人欢乐的消息。这条微博是这样的: 港漂圈:#香港印象#【黄色大鸭鸭】荷兰艺术家Florentijn Hofman创作的16米高的巨型Rubber Duck 已悄悄抵港,在青衣北岸一间船厂中,充气膨大。5月2日,维港见!!各种...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统筹人、博士生导师西沐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王岩/摄 近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中国艺术品资产共同市场齐鲁画风艺术品资产暨签约仪式上西沐指出,中国艺术品资产化时代正在到来,艺术品资产正在走向财富管理的前台。 西沐指出,中国艺术品资产化发展的潮流得益于四大方面的推动:...
近日,有朋友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一张“限量版iPhone手机壳”的美图,这个手机壳上的图案确实特别——竟然是金山农民画。 上周,在金山农民画院的展示厅里,记者就看到了这一套四款iPhone手机壳,这是金山农民画院“出品”的创意农民画衍生产品,利用国外先进的水印技术,农民画被栩栩如生地复制到了iPhone手机壳上。除了手机壳,记...
发现双棺墓葬的洞口 考古人员对小型墓葬进行测量绘图 4月8日,平川区水泉镇农民赵庭海在扩建自家院落取土过程中意外挖出了一处汉代古墓。接报后,省文物部门授权白银市文物部门对该古墓进行了发掘清理。昨日,记者从该古墓发掘清理现场获悉,根据该古墓墓制结构及内部棺木等推断,应为西汉时期典型的双棺墓葬,墓主身份较为尊贵。目前,文物发掘清理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当中。 后院取土挖出古墓一角 这几天,古墓...
地震中受损的文物。 震前的“樊敏阙”。(资料图片) 很多人因为根雕而知道芦山,而这次7.0级的地震又让芦山全国皆知。而鲜为人知的是,芦山县是“中国汉文化之乡”,在国内外学术界拥有极高地位,特别是以樊敏石阙、芦山石兽为代表的东汉文物,有极高的史料和美学、建筑学、书法、雕塑等研究价值,可惜,一场地震,让“国宝”受损。 拾...
以清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为蓝本的漆雕《苏州金阊图》完成。 由葆怡堂文化艺术传播工作室林怡制作的漆雕作品《苏州金阊图》完工,并于昨天捐赠给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永久保存。即日起,市民便可前往一观近300年前的苏州金阊门是何模样。《苏州金阊图》全图构思巧妙,水上人家、水运漕行、田园村舍、商贾云集,展现了清代阊门一派繁华盛景,一派“江南大都会”的景象。” 这件作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