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红楼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自然也是一部集中国服饰文化大成的经典小说。一部《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服饰文明成果。据统计,《红楼梦》全书前80回有44回涉及到服和饰,服和饰的词条有173条。后40回有7回共38处写到服饰。全书涉及到服或饰的共51回,主要分布在第3回(20条)、第六回(6条)、第8回(9条)、第49回(22条...
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易经·系辞下》则记载:“黄帝、尧、...
▲清代明信片中的“小脚女人” 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 起义的第二天,身穿新军军服的革命军把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从他的藏匿处拖出来革命。据传,就在当天他剪掉了辫子,或是“被”剪掉了辫子。无论辫子是剪还是被剪,这场革命似乎最先要割除的就是那根愚忠的辫子。 翌年2月12日的紫禁城养心殿,隆裕太后以宣...
目前,朝鲜人在工作、交往之中,特别是在商务活动或对外活动中,一般都穿西式的服装。但是,在节日和喜庆之时,他们则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在公共场合,他们不惯于穿背心、短裤。 在节庆日,妇女通常都穿短袄、长裙。她们所穿的短袄,通常短小紧身,小巧玲珑,领子呈圆形,袖子呈灯笼状,下摆呈弧形。衣襟倾斜,并饰有飘带。在领口、袖口、下摆和飘带上,均镶有宽边。她们所穿的长裙,则一般上至胸口,下至脚面,是一种多褶...
服饰是人的衣服和装饰。一个人无论以什么身份在社会上活动,在仪容方面都有一定的、起码的要求。在社交场合,如何穿着,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是懂不懂礼节的一个重要体现,穿着不当,往往会降低一个人的身份,很难使周围的人对他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整洁大方 整洁的衣着反映出一个人振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褴褛、肮脏的服装,则是一个人颓废、消极、精神空虚的表现。因此,衣服要勤换、...
展现传统的巴尔虎蒙古服饰。 精心佩戴传统饰品。 6月8日,新左旗民族服饰资深制作者联合举办大型巴尔虎蒙古服饰成就展,纪念建党90周年。
在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与云南民族博物馆承办的《滇彩霓裳——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展》于今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陈官忠、云南民族博物馆馆长谢沫华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 本次展览是中国丝绸博物馆首次引进的大型专题展览,也是首次在浙江举办,大部分展品已在俄罗斯、韩国、芬兰、山西、内蒙、宁夏、安徽等国内外博物馆巡回展出...
6月10日-8月10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举办《滇彩霓裳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展》。 展览一共有70套、252件展品,比如基诺族树皮男子马褂、彝族蜡染男服、哈尼族挑花女服、白族扎染方巾、傣族织锦、瑶族挑花挎包、苗族银项圈等。展品都是云南民族博物馆精心挑选的,代表云南传统服饰的技艺。 6月11日上午9时,哥伦比亚大学考古和艺术史博士主讲《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纺织品中心的设计、发展和完善》。11日下午2...
帝王冕冠的玉饰有什么深意?宋代乌纱帽又隐藏何种秘闻?昨日,西安工程大学学生自办中国古代服饰形制复原展,通过60余件复原的古装及配饰,带领观者领略数千年服饰文化。 昨日展出的古装、配饰,均出自该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之手。既有商代的深衣,汉代的曲裾袍,唐代的高腰襦裙,也有宋代的官帽,明代皇后的步摇冠。 这些展品是他们《中国古代服装史》的作业。学生们利用两周时间,根据史料记载,按照1∶2的比例,逐一复...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5月31日举办第二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设计大赛,来自该州各县市的19个参赛队120位模特,展示了当地11名服装服饰设计者所设计的204套服装和饰品。 据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旅游局副局长达瓦加甫介绍,举办是次大赛主要是展示蒙古族深厚的民族文化和人文旅游资源,特别是蒙古族特色的服装、服饰文化,也为打造博州蒙古族文化与旅游品牌,丰富博州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参赛的设计作品主要分为蒙古族传...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 本图为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卖掸子的少年 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百姓在理发 二十年代穿短衫及抿裆裤的北京放驼者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长袍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女服在这一时期旗袍、坎肩、上衣下裙、裤为主。本图为二十年代北京市民服装,在服装的组合上较为随意,有穿旗袍的,有穿旗袍坎肩的,有穿马褂坎肩的,也有穿袄裤的等等。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的服装主要有长袍马褂、长袍坎肩、中山装、学生装及西服等等。而中式衫袄和中式抿裆裤则是劳动人民的主要服饰。这种情形,是由不同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劳动妇女服装在这一时期上衣下裙、裤为主。本图为二十年代小商人一家。
辛亥革命以后,男子礼服一种为西式,一种为中式。分担礼服与常礼服,大礼服分昼夜两种。昼礼服长与膝齐,袖与手腕齐,前对襟,后端开衩,黑色,穿黑过踝的靴;晚礼服类似西式燕尾服,穿短靴,前缀黑结。穿大礼服高而平顶的有檐帽子。中式长礼服为长袍马褂;西式常礼服样式与大礼服大同小异,惟有不同的是戴较低的有檐圆顶帽。女子礼服服制为下摆与膝齐,有领、对襟、左右及后下端开衩,周身加锦绣。下着马面裙,前后有马面,左右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