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0日,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在拱宸桥畔的运河文化广场上启动。 在一组热闹的《闹花台》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伴随着民间舞蹈、口技、民歌等精彩表演,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入选项目、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浙江省2016年...
成都市民有幸一睹首次公开展览的沙皇尼古拉一世在1840年阅兵时穿过的军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帆摄影陈羽啸 俄罗斯人不仅威猛勇武,同时也有着让人景仰的文艺天赋,这一切都在6月11日在成都博物馆盛大开幕的《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上体现无遗。来自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的243件重量级文物,让成都观众领略了神秘悠远而博大精深的俄罗斯历史文化。 俄罗斯...
6月11日,“帝国夏宫—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办。展览展出了彼得大帝与夏宫、罗曼诺夫王朝、皇宫建筑与皇室生活3部分共243件(套)文物。展览将持续至8月27日。图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宝座。
10日,浦城县文物部门推出了“非遗文化与市民同行”和“百件精品文物展”的主题活动。活动现场,“非遗”传子木偶学习班的表演,赢来市民的一阵阵掌声。近年来,该县充分依托浦城剪纸、大口窑文化、传子木偶等丰富的本地文化瑰宝,广泛开展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钟鸣 摄)
“东西汇流——十三至十七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展览8日在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开幕。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刘曙光、汉堡市文化与传媒事务参议员卡斯滕·布洛斯达等嘉宾共同出席开幕式。 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主办、广东省博物馆和汉堡国际海事博物馆承办,选取的110件/套文物展品来自中国国内多家文博单位,其中“南海一号”出水文物为首次赴境外展出。 史明德表示,汉堡与中国的交...
6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办。在北京市西城区科技和信息化委员会的组织下,西城区十余家优秀企业响应区里“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突出科技民生应用,强化科技辐射能力”的号召,携带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亮相科博会。其中,北京中艺文投控股有限公司(中艺文投)带来的科技产品“文物艺术品电子身份证”以及文物艺术品科技检测技术,在科博会上赢得多...
6月8日,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首场“文物省亲”走进漓渚镇棠棣村文化礼堂。 这次“文物省亲”活动欣赏的10件文物精品,均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柯桥区漓渚镇洞桥、中庄、大兴、小步、茅秧岭等村出土。其中既有象征权力的青铜鸠杖,又有兵器青铜短剑,更有酒器原始瓷壶、青瓷鸡首壶,还有文房用具青瓷蛙形水盂,明器原始瓷兽面鼎、青瓷堆塑罐、鬼灶、鸽笼、火盆鐎斗等,时代上起春秋...
6月1日,在阜南县公桥乡阮城村(原鹿故城)在道路施工现场发现一处古墓,出土数件文物。经初步认定,该墓为汉代墓葬。文物部门人员正在对出土文物进行清洗,并将作进一步研究。 修路发现古墓葬 出土数件文物 发现古墓后,乡、村主要负责人紧急赶赴现场,并及时通报阜南县文广新体局。随即,县文广新体局及文管所领导也来到现场。 考古人员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多件文物,初步判断为汉代...
昨日,记者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了解到,文物工作者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发现四座晋代时期的单人墓葬,其中有三座为砖墓,另一座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共出土文物13件,其中碗、壶均为原始青瓷,还有汉代“五铢”铜钱。 屈家岭遗址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5月8日,在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工程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推出了几块砖,当时施工人员判断该砖为墓砖,看上去像文物,立即与屈家岭遗址管理处联系,随后,管...
今年东西城将对被占用的不可移动文物加大腾退力度,并列出文物腾退计划清单。其中东城区将推动17项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西城区计划启动15项直管公房的文物腾退项目。市文物局表示,中轴线申遗目前仍处于准备阶段,将继续推动中轴线申遗进程,申遗所需的文本、保护规划和缓冲区范围划定等方案将在今年完成初稿。
6月7日,记者从湖南省新田县文体旅广新局文物所了解到,县民间收藏家协会会员宋晓林、刘栋梁、宋显禄、吴道国、郭石军、高克友等人,计划在“文化遗产日”当天,自愿将个人收藏多年的汉代灰陶罐、宋代青铜酒勺、明代高浮雕人物石雕、清末三眼铳、民国磨谷机等8件文物,无偿捐赠给新田县文物库房收藏,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提升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资料图 6月10日,我国将迎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6月8日起,上海将启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遗产系列活动。澎湃新闻记者在上海文广局于6月7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各区、文物保护单位、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社会组织等举办各类文化遗产的展示、表演、互动、体验、娱乐等活动超过300项。 在6月10日“遗产日”当天,全市100处文物建筑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今年主题为“非遗保护—...
位于天通庵路190号的商务印书馆第五印刷所旧址外貌 6月7日报道: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将举行“文化薪传承非遗嘉年华”、上海革命史迹摄影展等75项活动。受市民欢迎的文物建筑免费开放活动继续推出,今年有新泰仓库等103处建筑免费开放。为了让青少年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动漫短片《非遗特搜队》将在地铁、公交上播放。 传统非遗时尚化 推非遗主题系列动漫短片 6月8日起,上海...
土的文物,涵盖了从战国一直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可见所在地区的人类文明是延续下来的,没有出现历史断层。 存放 文物库房24小时监控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核心区出土的文物,大都存放在市文研所位于平谷的库房,在一家博物馆院内。北京晨报记者探访当日,博物馆正在进行改造,已暂停对外开放。 据尚珩介绍,选择这里作为文物库房,首先是因为博物馆具有足够大的专业场地,能够存放文物,不用再...
在6月10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晨报记者独家探访存放副中心出土文物的库房。这里有哪些重要文物?文物背后隐藏着哪些信息?发掘过程中又有哪些“刺激”的遭遇?考古专家一一揭晓了答案。 关于过去 文物是古人给今人的留言 多年的考古发掘经历,让副中心考古领队尚珩感到,文物是会说话的。那是古人留给现代人的话。“你可以从文物背后发现很多故事,这也是考古工作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尚珩说,考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