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继中国元青花、明清官窑彩瓷拍卖时代之后,必将迎来中国宋五大名窑的拍卖时代。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瓷器器物拍卖预测,而是中国瓷器艺术品拍卖的必然趋势。 此件(见右图)由香港大公拍卖行征集到的“南宋官窑长颈瓶”,釉面肥润,深沉含蓄,通体青釉,开片自然,铁足坚实,器型规整;瓶颈三道隐约的弦纹,隐含黄金分割般的装饰性,颇具美感。 瓶口原为紫口,因观赏、把玩、使用而磨损,故被镶上一圈金边,此为明清王公贵族传统...
10月20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大西客运专线”祁县段抢救性考古发掘又有新发现。我省考古工作者在祁县东南的古县镇温曲村附近发现了带有墓志纪年为 “至元元年”的墓葬群,出土的瓷罐、瓷钵等陪葬品,被考古专家称为元代民窑标准器。 本次考古发掘是省考古研究所对“大西客运专线”祁县段进行的抢救性发掘项目,田野工作从2010年10...
古瓦窑遗址就是在这块地基挖掘出来。记者 卿要林 摄 古瓦窑遗址出土的瓦片和陶器碎片。记者 卿要林 摄 日前,鹿寨县江口乡水碾村大村屯一村民挖地基时,挖出一个古瓦窑遗址。文物专家初步推断,该瓦窑系宋代或明代产物。 10月20日下午,记者来到大村屯103号民房附近的现场,发现古瓦窑遗址约有5米长、4米宽。据发现瓦窑的易先生回忆,10月17日清晨6时许,他在自家房屋旁的一处空地为新房挖地基,突...
黑褐色的铁块儿,凹凸不平的外表,经仔细辨认会发现,“铁块”侧面呈现出规则的圆形、竖条状纹路;在岁月的风化下,铁块已锈成了一个“垛”,但在垛顶部的面儿上,依然可辨外圆内方的形状——继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出土48吨“铁钱垛”后,沧州旧城遗址日前再现大面积“铁钱垛”。 近日,沧州市文物部门已对“铁钱垛”周围勘测完毕。据测算,该处地下铁钱遗存丰厚,初步估计达数吨以上。昨日(10月20日),记者对“铁钱垛”...
河北省沧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杨凤岭20日在此间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披露,经勘测,位于该县旧州镇的沧州旧城遗址区内地下铁钱遗存丰富,初步估测达数吨以上。文物专家称,如此大量的铁钱和铁钱遗址的发现,或改变中国对铁钱流通历史的记载。 记者在沧州旧城遗址看到,杂草丛生的路边,搁置着一个外形不规则的大铁块,直径约80厘米,肉眼能分辨出一串串铁制大钱有规则地摆放,不过由于氧化生锈已粘连成一个铁疙瘩。 据杨...
开幕式剪彩雅昌艺术网讯 (郑晓芬) 10月20日,由辽宁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保利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并由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四届“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在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大展”已经成功举办三届,家喻户晓,已经成为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品牌展览,此次三家博...
毕加索真迹现身宋庄艺术节 组委会表示已向博览会方向发展 (记者 天蓝)第七届宋庄文化艺术节昨日在通州宋庄正式拉开帷幕。据悉,与以往以画展、雕塑展为主不同,今年艺术节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展出国内外艺术珍品,包括毕加索的真迹、高级珐琅等都在艺术节中设有展区。组委会表示,今年艺术节已初现艺术博览会的雏形,这种形式正是该艺术节今后的发展方向。 昨日,有毕加索、海尔曼等大师作品的欧洲古典油画展区,成为宋庄...
10月19日, 为期6天的“2011第七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第一部分展览圆满落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宋庄艺术节邀请了专营西方古典油画的哈格曼(德国)画廊参展,与其他现当代艺术形成有趣的反差。 哈格曼画廊是专注西方古典油画的外籍画廊,此次带来了包括大师毕加索、意大利一流的水粉画家比森、荷兰十七世纪艺术家海尔曼等精彩西方作品。作为首次来宋庄展出的西方古典原作,受到众多媒体和艺术家以及学生们的热切...
黄永玉在观看作品“咦,那不是黄永玉老先生吗?”昨天,著名画家黄永玉亮相第七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引来众人驻足瞻望。昨天,宋庄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在通州宋庄举行。开幕式甫一结束,一位身着针织外套、手拿呢料礼帽的老人便来到了宋庄美术馆,这便是国画大师黄永玉。老爷子首先参观的是由德国哈格曼画廊带来的十多幅欧洲现代主义大师真迹,这其中包括毕加索的铅笔、粉笔画《...
深圳商报(微博)记者 王 宇/文 李振岐/图 “融会禅儒,法效百工——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特展”正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此展览将持续至2012年1月3日,并且预计12月初在深博将召开“吉州窑瓷器国际研讨会”,目前展览已经吸引了深圳大批市民前往观看。眼下,展厅里凤纹梅瓶、漏花开光花卉纹盏、漏花折枝菊花纹枕等等,这些宋元时期吉州窑瓷器杰出代表,共95件组,其中的许多珍贵文物是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它们具...
宋冬土生土长在北京胡同里,用他自己话说这种文化已经到了骨子里。他能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出胡同里的种种形态,人与人的微妙,那种贫穷所激发出的人性力量,创造性的智慧。尽管采访的全程他都保持一口带有严谨学术口吻的普通话,但你依然很容易被他作品里气场所感染,谁让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 了解宋冬作品的人都会顺带了解他的家庭和生活,你看《物尽其用》你就知道了他的母亲,看《抚摸父亲》就知道了他的父亲,家姐、宝...
重庆刘姓先生收藏的《百家姓》第四页。 2011年10月16日,笔者有幸目睹了由重庆秀山刘姓先生收藏的这本页纸发黄的“百家姓”。 该书长22厘米,宽12厘米;发黄的白色宣纸上印有宋体“百家姓”;共有“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等姓氏456个;其中:单姓416个,复姓40个;共有16页、496个字;每个姓氏右侧旁边有本姓...
熟悉收藏的读者知道,800多年前的宋代画作能保存至今,非常不容易,它不仅要逃过几轮战乱劫难,还要保证每一代的收藏者都对其爱护有加,才能以完好的面貌出现在今天的展览上。 《灯戏图》 描绘杭州元宵庙会的场景 从宫廷里“人世难逢开口笑”的心境走出,另一幅南宋画家朱玉的孤品《灯戏图》则很难得地为我们留下了800年前的市井记忆。 与马远一样,朱玉也是杭州人,同样是宫廷画家,不过他擅长的是画天神雷部兵...
日前,清远市高新区龙塘镇安丰石屋曾姓村民将两件在挖地时挖出的文物宋青釉瓜棱盖罐捐赠给市博物馆收藏,受到相关部门的奖赏。 瓜棱罐,因罐身呈瓜棱形而得名,最早见于宋代北方窑,明代时较为流行。据老曾介绍,两件宋青釉瓜棱盖罐是在家乡大燕河桥东开垦农田时挖掘出来的,这里早年也曾出土过宋青黄釉罐。宋青釉瓜棱罐为低温青瓷烧制,青釉已经脱落。罐为莲花纽盖,子母口,圆唇,丰肩,瓜棱腹,平底,肩上印有二道凹弦纹。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