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7年1月13日上午,洛阳民俗博物馆党支部书记田国杰同志带领单位职工亲赴洛龙区安乐镇中岗村,在市文物局保卫科翟兖洛同志、洛龙区文管办主任申兴武同志的协调支持下,将一通清代乾隆年间记事碑征集至单位收藏保护。 该碑刊刻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碑高约170厘米,宽约70厘米,虽年代久远,但碑文尚清晰可辨。该碑为一记事碑,系由清代洛阳县王家庄、西望城岗、东望城岗、茹家凹、聂家湾、董...
“‘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地处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观象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重要发源地之一。”今日,在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文艳平提出,建议我省在陶寺遗址建立“二十四节气”博物馆,助力我省文化旅游发展。 文艳平介绍,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观象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直接源头,它所形成的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为内容的“二...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将截至2016年底在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270家博物馆主要信息汇总整理后向社会公布。随着陕西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建设步入快车道,基本构成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体制多元、门类丰富的博物馆体系,具有博物馆数量稳步增长、体系渐趋合理、门类逐步健全、免费开放范围不断拓宽、公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等特点。 陕西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省级重点博物馆提档升级工...
近日,昌吉州“两会”隆重召开,为了让各位代表更好地了解昌吉的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发展情况,昌吉州博物馆讲解员承担了昌吉州第十二届政协、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会的讲解工作。 昌吉州党委宣传部主任杨学军亲自指导,他对讲解员的站姿、手势、表情、语调、应变能力,一一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并进行了实战演练。“两会”期间,州博物馆讲解员详细地向各位代表介绍了昌吉历史及发展情况,时不时的结合讲解内容和沿途景...
新春看展 1、展览名称:温州人——一个生存与发展的故事 展览地点:温州博物馆历史馆 温博历史馆,自2015年12月开始闭馆改陈工作,历时一年时间,《温州人——一个生存与发展的故事》展览,以一个全新并更有吸引力的面貌,重新面向公众开放。 温州,古称东瓯。历史悠久,人文渊薮。5000多年前,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2200多年前,东瓯王在这里主政建都。山城之间穿流而...
由安吉生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海洋瑰宝——珊瑚特展”1月17日将在安吉生态博物馆开展。 自古以来,珊瑚就一直被人们视为吉祥富贵的象征,民间还有“千年珊瑚万年红”的俗语。展览从认识珊瑚、珊瑚家族、珊瑚与人类的关系三方面展开,图文并茂,展出各类珊瑚标本42件,有珍稀珊瑚标本,如鹿角珊瑚、苍珊瑚、笙珊瑚、柳珊瑚等,以及被人们视为富贵祥瑞的有机宝石——红珊瑚。这些珊瑚形态多样,色彩丰富...
国博每年推出春联展期望借此传承文化传统 展览会聚了众多书法家作品 艺术传承从孩子开始 在春节到来之际千家万户书写张贴“春联”寄予新年美好愿望,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1月1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推出《迎鸡年春联展》,众多书法名家书写春联参展送祝福。 展览共展出58幅作品,字体丰富多样,艺术风貌纷呈。唐张怀瓘《文字论》“文则数言乃...
1月18日,黄永玉在媒体说明会上回答记者提问。 1月18日,观众在画展的预展上参观。 1月18日,观众在画展的预展上参观。 1月18日,观众在画展的预展上参观。 “十二个十二个月——黄永玉生肖画展”将于1月19日至2月12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出画家黄永玉从2006年至2017年间创作的百余幅以生肖为题材的作品。 韩晔摄
此次展出的展品均与近代广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关。 记者昨日获悉,文物“家”年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近藏文物特展于18日在广州起义纪念馆正式开展,持续至5月28日,共展出该馆近年来新入藏的珍贵文物160余件(套),均与近代广州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相关,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展出。 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分别从“革命珍藏”、“社会大观”、“生活臻品”三个文物类别进行展示。 该馆保管...
1月18日,中国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文物藏品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崇明学宫学海堂举行。 由王水衷收藏并捐赠的文物包括民国时期的印章4枚及铁皮印盒1只。4枚印章分别为:“崇明县政府印”篆文黄铜印章,重952克,章面6.5×6.5厘米,正方形,厚1.8厘米,背面右侧阴刻“崇明县政府印”,左侧阴刻“印铸局造”,印柄圆柱形,长8.6厘米,直径2.3厘米;“崇明县政府”木质印章,朱文楷书,竖...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接受了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的捐赠。这些文物原系台湾地区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收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漂泊,重回崇明,入藏崇明博物馆,弥补了基本陈列“崇明岛史与古船”相关部分展品的缺失,而且为崇明现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入藏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
在2015年年底,上海博物馆曾透露有大修计划。1月17日,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向媒体宣布,上海博物馆大修确定于今年启动,大修期间博物馆将会临时性闭馆。同时,2017年将亮相的八个特展正式发布。 上海博物馆已不间断运转了20年,建筑和设施出现不同程度老化。大修将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主要消除目前存在的对于文物、场馆和观众的安全隐患。大修一期将在不闭馆状态下进行,鉴于博物馆照常运营,需同时确保文物和...
喜欢粤剧的朋友有福利啦!麻涌粤剧博物馆今天起正式开放,市民游客可免费参观。该博物馆也是东莞首家粤剧博物馆,位于麻涌小英雄少儿粤剧团平时训练的基地内,馆内主要展出各式各样、有历史意义及与麻涌粤剧相关的珍贵物品。 目前,馆内已有麻涌粤剧班开山鼻祖曾师马的真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黑胶粤语唱片、历史悠久的粤剧戏服道具以及麻涌少儿粤剧团的各种参赛获奖纪念物品等。 据了解,麻涌粤剧近年来发展迅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