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11日,2016年文化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浙江金华召开。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第十届(2015年度)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揭晓。新昌博物馆基本陈列《梦游天姥—新昌历史文化陈列展》荣获第十届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这是新昌博物馆自2014年底开馆以来获得的首个全省博物馆陈列奖项。 浙江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是全省博物馆展览最高奖,是全省文博界翘首以盼的一项殊荣...
6月11日是第11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浙江省博物物馆围绕“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在文化遗产日前后面向不同群体推出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围绕这一主题,浙江省博物馆通过举办展览和学术讲座、开展教育活动、发放主题文化衫等形式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密切联系,引导公众关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图片巡回展送文化下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今...
手工包粽子比赛 值此端午佳节来临之际, 6月8日上午,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端午节民俗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为彰显和弘扬中华民族多姿多彩的民俗节日文化传统,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活动:手工包粽子比赛及颁奖仪式、传统旱船秧歌表演、龙博剧社话剧《屈原》演出等。连续多年举办的“手工包粽子比赛”和“传统旱船秧歌表演”突破了传统展览模式,增强了群众参与度、极具互动性。旱船秧歌...
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诸多珍贵文物中,曾侯乙编钟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这件举世无双的瑰宝“生活”在2400多年前,至今仍可发出美妙的乐音。编钟的主人是一位叫“乙”的曾国国君,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和音乐家,他留给世人一座神秘的地下乐宫,也留下很多神奇的文化密码。“为了让古老的历史焕发时代光彩,让博物馆成为孩子们求知、求真的乐园,提供更适宜的环境鼓励体验式学习,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创作了中国首部...
坛城沙画,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彩粉之曼陀罗”,是一种最独特也最精致的宗教艺术。5月18日, 《如实观照——当代唐卡艺术展》在云南省博物馆展出,作为展览重头戏,省博邀请了2位沙画师父现场制作坛城沙画,经过11天的艰辛绘制,一幅无法言喻、动人心魄的坛城沙画诞生了。但成功后只有短暂的喜悦,这个震撼人心的艺术品并不能永久保存,星期六(6月4日)下午3点,省博将举行扫毁仪式,届时,这幅“坛城沙画”将现场扫毁。...
朱彩陶马头(汉) 动物去哪了?老虎这么凶,怎还敢老虎嘴里撒尿?老虎为啥爱在背上睡觉?这一串串生动有趣的话题,原来也能在一向古板严肃的博物馆展览中寻得答案。昨天,国内首个涉及文物动物园话题的大展“文物动物园”在广东省博物馆进入最后布展。今天,广东省博物馆举办的这个“文物动物园”将正式迎客,让孩子们在这里度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儿童节。主办方希望借此展示一个先民创造的动物艺术形象搭建的文物动物园,...
日前,山西博物院收藏的青釉胡人戏狮扁壶等40件(组)展品在美国夏威夷火奴鲁鲁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乱世绝响:六朝的艺术新潮”展览中亮相。其中有8件(组)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 该展以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资料,从青瓷、雕塑、书法、绘画这四部分来看六朝时期的艺术成就以及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六朝时期是一个动乱频仍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思想自由开放、艺术自我觉醒的时期。政权的频繁更迭,经济的波浪式发展,佛教...
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的9只闪蝶。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5月26日,黑龙江省博物馆将举行“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八十一《绚蝶渐欲迷人眼 亦真亦幻之闪蝶》特展开幕式,共展出9只闪蝶。 在自然界中,蝴蝶是美的代名词。有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的蝴蝶,硕大的翅膀使它能够迅速地在天空翱翔。它们的翅膀闪耀着蓝色、绿色或紫色的金属光泽,这就是著名的闪蝶,...
5月18日上午,“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内蒙古博物院举行。开幕式上,揭晓了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获奖项目,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示范单位名单以及第一届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奖获奖名单等奖项。浙江省博物馆在此次盛会上收获颇丰,除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示范单位”之外,在“全国博物馆学优秀学术成果评选”中,也有专...
5月18日,第十三届(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会及颁奖仪式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内蒙古博物院举行。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南宋风物观止”、浙江自然博物馆“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获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杭州博物馆“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获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分别受到表彰。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有着中国文博界的“奥斯卡奖”之美誉,是...
由省文体厅和湖南省文化厅主办、省博物馆和湖南省博物馆承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近日在省博物馆展出,为配合该展览,省博物馆开展青铜趣味小课堂,吸引了不少市民互动参与。 省博物馆讲解员结合中国青铜文化特色,向观众介绍了簋、甗、罍、鬲、甑、箅、觥、匜等青铜器型的生僻字及各种青铜器的用途和相关知识。小课堂还按照古代青铜器的制作流程,专门设置了体验青铜器制作的环节,用橡皮泥代...
日前,“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大展”在青海省博物馆举行为期3个月的展出。 该展览是在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下,由西北五省(自治区)18家文博单位联合推出的大型文物精品展览。该展主题紧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自推出以来,先后在国家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十余家省、市级博物馆展出,社会反响热烈。 此次青海巡展由中国博物...
近日,海南省博物馆从湖南省博物馆引进的以国宝皿方罍和大禾人面纹方鼎为主的青铜器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前往参观。5月11日,省博物馆为配合该展览开展了青铜趣味小课堂系列活动,深受小朋友们喜爱。 据介绍,青铜趣味小课堂至今已圆满举办了5期,人气居高不下。讲解员结合中国青铜文化特色,向观众介绍了簋、甗、罍、鬲、甑、箅、觥、匜等青铜器型的生僻字,以及各种青铜器的用途和相关知识,看得观众大呼“原来如...
“南澳一号”沉船文物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牵手广东省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展开展,展品包括“南澳一号”和“万历号”最新水下考古成果60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铁器、铜器及有机物如果核、药材等。 被列为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0年“一号工程”的“南澳一号”共出水文物3万余件,本次展览中观众将看到400多件“南澳一号”文物,辽宁省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除此之...
浙江省博物馆“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展览之“青韵——范佳成珍藏古代瓷器展”5日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本次展览是浙博2006年启动的“民间收藏走进博物馆”系列活动的第15个特展。 说起青瓷,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夏代文化层。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东汉时期上虞地区已能烧制出釉面匀净、釉色纯正的青釉瓷了,越窑青瓷由此发展起来。本次展览展出的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古瓷精品,精美而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