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丝绸之路文物展布展现场 王蔚波 摄 丝绸之路文物展,近期在洛阳龙门博物馆举办。据悉,与丝绸之路有关的文物藏品集中展示,洛阳只是第一站。该馆还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从洛阳一路西行,沿着丝绸之路,在西安、兰州等地展出,争取将展览办到罗马。 丝绸之路文物展部分展品 王蔚波 摄
说起五花寺塔的传说,村民如数家珍。 在宜阳县的三乡镇北,连昌河畔西岸,一座建筑手法别致、外形雄伟秀丽的古塔耸立大地。据介绍,该塔名为“五花寺塔”,虽历经千年风霜侵蚀,塔身略微倾斜,但仍屹立不倒,被当地人称为洛阳的“比萨斜塔”。 何时建造?塔身为宋代遗存 5月18日,记者见到了五花寺塔,它是石混砌结构、八角密檐式的古塔,塔身为9级,残高37.2米。据了解,该塔内部有塔心室,室内原有通道可循级到...
基本信息 作者:谢虎军 张剑 编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3-11 印次:1 开本:16 字数:850000 ISBN:9787534779329 内容简介 本书对洛阳地区从汉魏时期至明清时期的纪年墓进行了梳理研究,从墓葬形制与葬具藏式、家族墓与位置排定、墓葬等级差别、随葬品及其组合、随葬品价值、宗教信仰习俗及墓志的重要价值七...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徒墓志,为唐代东都洛阳曾是景教传播重要地区增添了重要例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因唐时称古罗马为大秦国,故又称大秦景教, 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介绍,该墓志于2010年年底在洛阳东郊出土,长、宽各53厘米,...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的一方墓志日前被专家认定为唐代景教徒墓志。这是洛阳地区首次发现唐代景教徒墓志,为唐代东都洛阳曾是景教传播重要地区增添了重要例证。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经波斯传入中国,称为景教,这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因唐时称古罗马为大秦国,故又称大秦景教, 据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毛阳光教授介绍,该墓志于2010年年底在洛阳东郊出土,长、宽各53厘米,...
“剪刀手”佛像。 今年五一,有游客去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一尊历经千年风霜的佛像,手势神似“剪刀手”。剪刀手佛像是在向游人卖萌,在提醒大家保护文物,还是想说点什么? 网友热议: 龙门石窟剪刀手佛像走红卖萌佛祖引膜拜 90后狂人族:四百年前的艺术大师们好有远见,知道在四百年后剪刀手肯定会风靡全球,所以把佛像雕刻成了那样,然后经过四百年的风雨,就变成剪刀手了。 At_树深不见鹿:再不好好保护文物,...
《墨言洛阳》第一集《甲午》入馆交接仪式 核心提示一件艺术品最大的价值和荣誉是什么?能在历史的年轮中留下自己的身影,并让后人在变迁的时间长河里永远视为瑰宝,《墨言洛阳》做到了。 13日上午,《墨言洛阳》书画真迹册页展览暨洛阳博物馆收藏入馆仪式在新区洛阳博物馆举行。洛阳市原市长刘典立,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归宝辰,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市美协名誉主席王绣,河南省美协副主席、市美协主席文柳川...
在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有一个“兵痴”,从2001年退伍至今,他已痴迷收藏军品13年,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让他看到跟“军”字沾边的东西,他都会买回家。父母曾说他“败家子”,村里人说他“不务正业”,他就是33岁的王洛卫,一个典型的80后。对于别人的看法王洛卫说:“人活一世,要干点有价值的事。”目前,王洛卫收藏的军装、徽章、文献等已有6000余件,并向省文物局递交了相关材料,准备为自己开在农家院里的博物馆...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考古发掘表明,一座被民间传说为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墓冢的高大坟墓,里面埋葬的其实是东汉早期一位刘姓诸侯王。 从这座墓葬墓道上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出土了20多块精美玉衣片,表明墓主人身着玉衣下葬,地位显赫。 被传为“李密冢”的这个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东,地处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区陪葬墓区内。当地传说隋末李密曾率瓦岗军在汉魏故城里的金墉城(俗称“李密城...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考古发掘表明,一座被民间传说为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墓冢的高大坟墓,里面埋葬的其实是东汉早期一位刘姓诸侯王。 从这座墓葬墓道上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出土了20多块精美玉衣片,表明墓主人身着玉衣下葬,地位显赫。 被传为“李密冢”的这个墓葬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朱仓村东,地处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陵区陪葬墓区内。当地传说隋末李密曾率瓦岗军在汉魏故城里的金墉城(俗...
27日,记者从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了解到,4月1日起,博物馆将举行“观锦绣古博绘春色满园—走进古博大画室”社教活动。此次活动为期40天,邀请各界青少年朋友们带着画板、拿上画笔,到古代博物馆欣赏各式各样的古代墓葬、古墓壁画,画下洛阳数千年前的壁画,与古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画技“PK”。此外,博物馆内种植许多玉兰、樱花、牡丹、芍药等植物,春色满园,也是不错的绘画素材。 据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负责人介...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近的一项考古发掘表明,一座被民间传说为隋末瓦岗军首领李密墓冢的高大坟墓,里面埋葬的其实是东汉早期一位刘姓诸侯王。 从这座墓葬墓道上的一个盗洞里,考古人员出土了20多块精美玉衣片,表明墓主人身着玉衣下葬,地位显赫。玉衣的出土、巨大封土、方形回廊砖石结构墓室……种种情况表明,墓主人身份应属东汉早期的诸侯王或列侯。 文献记载,东汉早期葬于洛阳的诸侯王只有“城阳王”刘祉。刘祉是西...
图为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墓室。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摄 图为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出土的文官佣佣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摄 记者从11日的“2013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上获悉,于2012年发现的洛阳衡山路北魏大墓已确认为帝陵,墓主人疑为北魏节闵帝元恭,墓葬遭严重破坏。 发布会上,洛阳市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称,该墓葬于2012年7月发现,到2013年1月底完成全部考古发掘田野工...
“在洛阳定鼎门遗址城门正南的官道上,就曾发掘出一处晚唐时期人和骆驼等的脚印,这也印证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为洛阳。”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一直为洛阳丝绸之路申遗鼓与呼。在她看来,无论从历史上追溯还是当下发展,河南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洛阳曾出土神秘骆驼蹄印 王绣说,2007年,在发掘洛阳定鼎门遗址时,在唐代路面上清理出了密集的车辙、动物蹄印等。然而,一些巨型蹄印却让发掘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