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上午,一尊特大木质鎏金观音头像现身遂宁市观音民俗文化博物馆,引起市民和收藏界广泛关注,一时观者如云,遂宁、南充等地的收藏家鉴赏后,均赞不绝口。 据遂宁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刘全介绍,这尊特大木质鎏金观音头像系唐代作品,鎏金观音头像高76厘米、直径68厘米,其恬静安详、神态威严,为研究唐代雕刻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误区一: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 “铁观音“这个惟妙惟肖的芳名,是何时何地和在什么情况下,谁给她定名?以往,曾有人认为:铁观音源自松岩魏荫所创。此说乃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其一:魏荫发现,加以培育研究,其时名为“魏荫种”。国家首屈的茶叶研究专家、中华全国供销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所长骆少君女士认为,产于安溪西坪松岩村的魏荫铁观音茶是传统的铁观音茶,松岩地域...
清香型铁观音最好品质为:“鲜,香,韵,锐。”具体表现在: (1)鲜:比较肥壮的茶青在做青整个过程中都能体现鲜灵性。它含水量充足,有教大的水压差,一些氨基酸物质保留多,如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茶氨酸有甜味和糖香,谷氨酸有教多的鲜味,丙氨酸有玫瑰花香。在茶梗中含量教多的茶氨酸,可通过行水输导于茶叶细胞中。在做青过程中,儿茶素经过氨化,形成双黄烷醇类,无色且溶于水,有一...
在铁观音春茶飘香时节,昨日起,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初制)大赛全面展开。 近年来,安溪县大力改进铁观音制作技术,茶叶生产技艺日新月异。同时,注重保护好传统制作工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办制茶师(初制)大赛,是安溪县委、县政府正在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推进茶产业发展举措之一,旨在进一步传承保护铁观音制作技艺,提高铁观音制作...
中国西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发现于贵州省黔西县沙井的观音洞。多数学者认为观音洞文化的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观音洞遗址发现于1964年。从该年至1973年,和贵州省博物馆先后进行 4次发掘,获得石制品3000多件和哺乳动物化石20多种。观音洞文化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洞穴堆积与时代 观音洞是一沿东西向裂隙形成的窄长洞穴。主洞长约90米、宽2~4米。...
昨日凌晨,扬州市高旻寺大雄宝殿内供奉观音像的百年香炉被盗,警方已立案侦查。据悉,这是该香炉第二次被盗。 昨日清晨5点30分,高旻寺的僧人上课时突然发现观音像前香炉不见了,现场其他物品都没有被翻动的痕迹。随后,该寺向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并于当日上午报警。有村民介绍,昨日凌晨三时许,在高旻寺下发现一辆陌生的三轮摩托车飞驰而过。寺庙僧人介绍,前日夜间进香,看到香炉还在。警方初步调查分析认为,盗贼很可能是...
近日,开封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明代观音铜像”完成了在墨西哥的巡回展出,并安全返回开封博物馆。 “明代观音铜像”观音铜高1.35米,宽1米,呈坐姿。观音铜像面相祥和,造型端庄,为明代菩萨造像之精品,作为代表性展品之一,参加了首都博物馆在墨举办“中国古代观音菩萨造像艺术展”。 据悉,该展览分别在墨西哥的蒙特雷、墨西哥城等城市展...
到了19世纪初,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而铁观音所含的有机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多种氨基酸等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茶类。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锰、铝、...
昨天,记者从大足县了解到,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工艺修复试验通过专家评审。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在长期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产生了渗水、细部风化、造像岩体断裂、垮落破坏及金箔变色起壳剥落等病害。目前,国家文物局将其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类一号工程。 敦煌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单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千手观音造像的文物价值、保存现状、保存...
话说有一年,阳翟(今禹州市)一带大旱。只见烈日炎炎,大地龟裂,禾苗枯黄。一天,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驾祥云闲游到此,看到此情此景,善心大发,要施法降甘霖下场透雨,拯救阳翟黎民百姓。 观世音想:“东海水深,取之不尽,何不用它一用?但天高路远,用什么东西把水盛过来呢?”想到这儿,观世音俯身往下一看,只见阳翟城东北角古钧台处烟雾弥漫,火光冲天,是一处窑场。听说这里出产一...
县城东南十多公里的圣王台村北坡,又称下寺。北临汝河,东傍板棚河,南依凤凰山,绿树葱郁,景色宜人。观音寺坐南朝北,前低后高,走进门去,依次可以看到一座硕大的山门,高耸的钟楼,三间大的头殿、二殿、三殿(正佛殿),精致的石砌“一步三空桥”,左右对称的迎旭阁、横霞阁及两孔石窑。东面窑里的石雕佛像,额题是“何须面壁”,两侧挂着“莫向他山借石,还来此...
日前,陕西省西安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在位于户县余下镇赵家堡村西北角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发现一座坐北朝南、歇山顶、上覆灰色小瓦的观音庙。该庙中的吊纸炉分别刻有赵氏六兄弟世系,对研究古代当地石刻艺术和赵氏家族史有着重要意义。 赵家堡观音庙的庙门为四扇木门,两侧各开一扇红色木质窗。面阔三间约10米,原为三架梁,重修庙宇时新增一架,宽约8米。庙内四壁及梁架上原绘有彩绘,“文革”时期曾遭...
清(公元1644-1911年) 铜镀金 高26厘米 这尊像全跏趺坐,头戴五叶宝冠,顶束发髻,散发垂肩。双目俯视,面容清秀。主臂两手于胸前结合掌印,余二手左手持莲花,右手握念珠。上身胸前佩带项圈、璎珞,双肩搭帔帛,帔帛沿臂部翻转而下,尾端于身侧向上翻卷,下身着裙。身后有雕刻精美的头光和身光。整躯造型优雅,工艺精湛,装饰华丽,是清代西藏地区造像精品。
黄檀木观音像 清(1644年-1911年) 木 ,1件套含附件4件 高49厘米,宽16厘米, 西城区妙应寺白塔塔藏
观音菩萨像 明 嘉靖(1521年-1566年) 高135.2厘米,宽53厘米,厚50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