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吊人铜矛 吴王夫差矛 古滇国豹钮铜矛 矛在历史上被列为“五兵”之一。《诗经》中有关于它的吟诵:“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尚书·周书·牧誓》中也有关于它的记载:“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这说明在武王伐商的时候,青铜矛已经和青铜戈一道成为战场上出镜率很高的兵器。青铜矛...
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战国时期秦国制造的兵器——青铜矛。这件青铜矛铸造精美,保存较完好,造型很像一支短剑,其表面的光泽清晰可见。青铜矛长15.6厘米、宽2.6厘米,矛叶较窄、中部起脊,两侧自锋尖至骹处为狭长弧刃,粗长圆骹两侧穿孔,用以插柲捆系。骹两面刻铭文,正面铭文:“三年相邦吕不韦造,上郡守□高工□丞甲工□”19个字...
连日来,考古专家对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西周墓葬进行持续发掘,目前这一发掘出现了新进展。考古工作者在对青铜器小件进行打包提取过程中发现了一只残损的鼎和一个青铜矛,这是青铜矛首次在西周早期墓葬中出现。 7月3日上午,宝鸡市考古人员在墓葬西北侧二层台上清理车马器时,发现土层中露出鼎的一只足,经过深入清理,一只倒扣着的鼎出现在工作人员眼前。这只鼎体量较小,略有残损,与之前在西北侧壁龛中发现的一只鼎样式、大...
全文阅读 (原文发表在《文物》2011年第9期,作者:陈松长) ■ 返回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青铜矛(一号俑坑出土) 一号坑T10方八过洞出土。为长兵器。通长15.4、叶长10.7、宽3.2厘米。长4.7、口径2.3×2.9厘米。体内中空,只有锋部长1.5厘米的一段为实心。通体宽扁且直,体的中部起脊,脊两侧各有一道风槽,直刃前聚为锋。椭圆筒形骹,骹之两棱同锋刃对直,两侧有钉孔。制作规整,表面光洁,刃锋锐利。骹部刻有“寺工”二字。
巴人不崇拜鸟却用凤纹饰兵器 日前,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第三次第二阶段抢救性发掘又有让考古专家们激动无比的新发现:61号墓葬出土了东周时代的一件凤鸟纹饰青铜矛。矛身保存完好无缺,矛尖异常锋利,矛的双面饰有精美无比的凤鸟纹饰。发掘工地总负责人陈卫东称,这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 罗家坝遗址第三次抢救性考古发掘第一阶段工作于2007年8月7日正式结束。此次发掘历时两个多月,发掘面积260平方米,清理墓葬1...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