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1月14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黄金旺族——内蒙古博物院大辽文物展”记者会上,组织者播放部分参展文物介绍。当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记者会,宣布将于2月5日推出“黄金旺族——内蒙古博物院大辽文物展”。展览以辽代三大墓葬——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墓和陈国公主墓为布展主轴,展出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等9家博物馆的辽代文物共115组(件)。 新华社台北1月14日电(...
1月14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黄金旺族——内蒙古博物院大辽文物展”记者会上,组织者播放部分参展文物介绍。当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记者会,宣布将于2月5日推出“黄金旺族——内蒙古博物院大辽文物展”。展览以辽代三大墓葬——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墓和陈国公主墓为布展主轴,展出来自内蒙古博...
内蒙台记者额尔德尼巴彦淖尔台记者王丽萍报道:九月六日,巴彦淖尔市举行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庆祝自治区第五个“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 在宣传活动上,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吸引了许多群众驻足观看。舞蹈《草原的祝福》、爬山调《富了咱后套人》、乌拉特民歌《鸿雁》、二人台对唱《走西口》,一个个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节目,不仅让群众看得津津有味,也集中展现了巴彦淖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和蒙古族服饰将首次作为表演节目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亮相。目前,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论证和保护工作已经展开。 内蒙古台记者红叶报道:这几天,来自全区各地的50名蒙古族长调歌手陆续抵达呼和浩特,开始排练表演节目。这50名歌手都是我区各个蒙古族传统部落分布区原生态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将用原生态唱法演绎蒙古族长调民歌。此次参演的曲...
作为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期间的一道民族文化大餐,蒙古族长调及蒙古族服饰展演将于7月10日晚在乌兰恰特举行。据了解,7月5日,进行长调表演的民间艺人和艺术家已经全部抵达首府,进入排演阶段,进行蒙古族服饰展演的相关人员也正在进行紧张地排练中。 蒙古族长调是我国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仅有的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是蒙古族标志性的民族音乐艺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