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公元1403-1424年) 明初永乐、宣德是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时期。此器小口、细长颈、扁腹,颈、肩饰如意形双耳,造型新颖,俗称""抱月瓶"".器物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闪青;器身满饰青花纹饰,纹饰可分三组,颈部绘缠枝花卉纹,肩部绘蕉叶纹,腹部主题是折枝山茶纹。构图疏朗有致,有空间感;笔绘工细,画风流畅;青花色彩呈宝石蓝色,且有许多沁透入骨的铁黑斑疵,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青花特征,是永乐官窑青花的...
这件明代万历景德镇窑花鸟虫纹青花罐,高14厘米,全品。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敛,平底,宽圈足。采用上下接胎,腹部有明显胎接痕。釉面开片,釉闪青白色;青花采用国产料,由于烧造火候不够,青花蓝中泛灰。明罐上部开窗绘有花卉图案,罐中描绘山石、兰草、花卉、鸣鸟、虫纹、风及太阳。整体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风和日丽下一派和谐安详、鸟语花香的景色,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自然气息。此器为明代万历景德镇窑烧造的典型民窑...
宋 南宋 酒器 1983年江苏省镇江市登云山南宋墓出土 注子高23.2厘米、温碗高20.9厘米、壶口径4.1厘米 此为一组盛酒、温酒的用具。注子直口,带盖,弓形柄,细长流,圆肩,鼓腹,腹部刻莲瓣纹,器身似含苞待放莲花。温碗敞口,高圈足,腹部刻莲瓣纹,似盛开的莲花。釉色青中泛白,白中显青,为景德镇青白釉瓷器。 青白瓷又叫影青瓷,宋代影青窑的主要产地是今江西省景德镇,江西...
宋官窑,根据南宋顾文荐《负暄杂录》、南宋叶《坦斋笔衡》、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以及《饮流斋说瓷》、《辍耕录》等有关著述所载:宋代有北宋汴京官窑、南宋修内司官窑、南宋郊坛下官窑三种之分属。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烧瓷全部供宫廷专用,失去商品瓷的性质。有的文献按“官、哥、汝、定、钧”排列宋代五大名窑,官窑为第一魁首。但是古今陶瓷学术界对官窑的问题争论颇多,有许多分岐的意见。 在...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元) 高18.7厘米、底径4.5厘米、口径4厘米。 此收藏品造型奇特。小口短颈,矮圈足,腹体扁圆。茶壶流塑成凤鸟的头部,羽毛长而飘洒。壶柄拳曲作凤尾,配上用青花勾画的两翅垂至壶体两侧,下面绘缠枝花卉。好像凤鸟飞翔于花丛之中。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青花色泽浓重艳丽,有晕敌现象。 扁壶造型新颖独恃,将天鸡壶和马蹬壶的造型合二为一。配上精美的青花纹饰,相互衬托...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灵芝纹花口托盘 高2.1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12.6厘米。 盘呈八瓣花口,折沿,浅腹,平底。中心托座凸起,边起圈棱。座身绘八瓣花形,盘沿及盘里绘八瓣形花,每瓣花瓣内绘折枝灵芝一朵,折沿处绘花形边饰。盘外对应画青花花瓣纹。整个器型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里外两层花瓣,每瓣花的口沿又分出两小瓣花,造型极为别致。灵芝纹是永乐时期的装饰题材之一,常饰于盘、盘托、瓶、碗等器物...
官窑也称御窑,是封建王朝的皇家瓷厂。景德镇官窑集中了从元代至清朝历代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烧造出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据文献记载,每100件成瓷仅有4件能入宫使用,而绝大多数瓷器次品、试制品和贡余品都必须被集中砸碎后就地掩埋,以禁绝流入民间。这些碎片随着朝代的更替形成层次清晰的堆积,成为中国唯一能全面延续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20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配合发掘清理了埋藏落选的贡...
景德镇是江西的偏僻小镇,也是历史上闻名的瓷都。它在唐朝时就开始生产青瓷,一些瓷器被列入朝廷的贡品;五代时,这里的青瓷和白瓷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景德镇原先叫昌南镇,其名犹如英语China的发音。宋真宗景德年问(公元1004 1008年),皇帝对这里生产的瓷器爱不释手,就干脆把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小镇,从此它的声名大噪。景德镇青白瓷的出现,可以说是景德镇“弃仿创新”的结果。这里出产的青白釉瓷(影...
记者昨日采访获悉,由江西省博物馆和南宁市博物馆主办的“千年瓷都——江西省博物馆藏景德镇瓷器精品展”将在南宁博物馆一楼开展,将展出江西省博物馆藏的景德镇111件/套瓷器精品,全面展示景德镇一千多年的瓷业发展与成就。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脉络,通过三大部分展示了五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以及民国时期景德镇制瓷的面貌和成就。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将展出不少举世仅存的国家珍宝,如青白釉釉里红堆塑四灵...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揭晓,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斩获2017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奖。据悉,国内外工业题材的博物馆为数不少,但以陶瓷工业遗产为主题,并且体量大、成系统的却没有。景德镇陶瓷工业遗产博物馆以鲜明的行业特色填补了这一项空白。 在此次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角逐中,共有16个项目获奖,分别来自中国、澳大利亚、印度、新西兰、伊朗、新加坡...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查村的一户村民,近日在建房打地基时,发现大量古钱币,随后向警方报案。截至19日晚,考古工作人员已清理出土了近4吨重铜钱,出土铜钱最早为唐代开元年间。 “经文保专家初步辨识,这批铜钱除有唐代的铜钱以外,还有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的,涉及年号有熙宁、崇宁、绍兴等。目前,地下窖藏尚未完全发掘清理。”浮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李新才说,这是浮梁县首次发现数量如此之多的古钱币。 ...
10月17日上午,瓷话·2017何炳钦陶瓷艺术作品展在江西省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共展出何炳钦各类作品140余件,清晰地记录了艺术家的创作历程。 本次展览由原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秦锡麟担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执行策展。吕品昌在致辞中表示,何炳钦坚守教学职业与执着的陶瓷事业,坚持创作、创新,作...
江西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查村的一户村民近日在建房打地基时发现大量古钱币,随后向警方报案。截至10月19日晚,考古工作人员已清理出土了近4吨重铜钱,出土铜钱最早为唐代开元年间。 “经文保专家初步辨识,这批铜钱除有唐代的铜钱以外,还有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的,涉及年号有熙宁、崇宁、绍兴等等。目前,地下窖藏尚未完全发掘清理。”浮梁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原所长李新才告诉记者,这是浮梁县首次发现数量如此之多...
近日,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浮梁镇查村一处正在打地基的宅基地,施工人员施工时在地底下发现铜钱堆,大量古钱币被发掘出土。据了解,这里出土的古钱币已达到8000多斤。 据悉,浮梁县浮梁镇查村一处正在打地基的宅基地,施工人员施工时在地底下发现铜钱堆,有人觉得情况比较严重,立刻向警方报案。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制定出文物发掘与安全保护方案。并从私自捡走古钱币的村民手中追回来不少(约50公斤)。...
嘉宾手持象征“薪火相传”的火把,为世界遗存唯一一座的传统大型蛋型柴窑——清代镇窑再次复烧点火。付裕摄 10月19日,在“世界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外传统陶艺大师手持象征“薪火相传”的火把,为世界遗存唯一一座的传统大型蛋型柴窑——清代镇窑再次复烧点火。 当天,纪念清代督陶官唐英诞辰335周年“督陶官唐英铜像设计”专家研讨会和景德镇清代镇窑复烧点火仪式在此间举行,来自中国、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