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遗产编号 ⅷ-49 所属地区 安徽·黄山·休宁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徽省休宁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罗盘是广泛运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和占卜,以及居屋、墓葬选址的重要仪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沿续和发展,是在指南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实用民俗工艺品。万安罗盘是现存的全国惟一以传统技艺手工制作的罗盘,因其诞生、...
遗产编号 ⅷ-65 所属地区 安徽·宣城·泾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徽省泾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造纸术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宣纸是传统手工纸品最杰出的代表,居文房四宝之首,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宣纸以安徽宣城而得名,但宣城本身实不产纸,而是周围诸地产纸,皆以宣城为散集地的原因。 宣纸产地在安徽泾县西南方的小岭一...
遗产编号 ⅷ-73 所属地区 安徽·黄山·歙县 遗产级别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徽省绩溪县、歙县、黄山市屯溪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
遗产编号 ⅷ-74 所属地区 江西·上饶·婺源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安徽省歙县;江西省婺源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 简介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歙砚雕刻经过历代砚雕名家的辛勤耕耘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涌现出许多名家高手,并形成了多种流派。雕刻技法和设计继承传...
遗产编号 ⅷ-86 所属地区 湖南·长沙·浏阳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湖南省浏阳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浏阳花炮(又称:烟花,鞭炮,焰火,花火)是驰名中外的湖南传统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浏阳制作烟花鞭炮,久负盛名,素有"鞭炮之乡"誉称。浏阳花炮与中国古老的民俗一度结下不解之缘,每逢民间传统节日,或各种庆典晚会,人们便争放鞭炮烟...
遗产编号 ⅷ-75 所属地区 广东·肇庆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广东省肇庆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古称端州)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
遗产编号 ⅷ-33 所属地区 云南·昭通·大关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贵州省雷山县;云南省大关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中国大地上,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在贵州各地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芦笙之乡"的称誉。芦笙,是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之一,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
遗产编号 ⅷ-34 所属地区 贵州·铜仁地区·玉屏侗族自治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玉屏箫笛用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出产的竹子制成,遂因此而得名。玉屏箫笛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优美、雕刻精致而著称,它是玉屏当地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工艺价值。...
遗产编号 ⅷ-67 所属地区 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贞丰县、丹寨县 申报日期 2006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用竹和楮树皮制作的竹纸和皮纸是传统手工纸的两个重要品种。贵州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该省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竹纸和皮纸制作的古老技艺,其中尤以贵阳市香纸沟(布依族)、贞丰县小屯和丹寨县石桥(苗族...
遗产编号 ⅷ-1 所属地区 江苏·无锡·宜兴市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 简介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此项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艺林。并以其独特的原料材质,精湛的手工技艺,古朴的自然色泽和百态千姿的造型艺术,在工艺美术苑林中独树一帜,异...
遗产编号 ⅷ―9 所属地区 陕西·西安·户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安市户县 申报日期 2007 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还催逼纳贡大米,坑得大家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可收割后,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帝纳贡。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
遗产编号 ⅷ-47 所属地区 西藏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西藏自治区 申报日期 2006 在西藏农区和部分牧区,人们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了水磨坊,用来加工糌粑、面粉及家畜饲料,其中以"甲米曲果"最为驰名。"甲米曲果"意为甲米水磨坊,它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距拉萨市中心6公里。娘热沟山清水秀,恬静的村落散布在娘热曲(小溪)岸边,丰富的水资源...
遗产编号 ⅷ-48 所属地区 甘肃·兰州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兰州市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干旱少雨。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河面距地面有十多米至二十多米落差,由此带来丰富的天然水力资源。 兰州水车又叫"天车"、"翻车"、"灌车"、"老虎车",自明嘉靖年间,即公元1556年...
遗产编号 ⅷ-70 所属地区 新疆·吐鲁番地区 遗产级别 国家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申报日期 2006 一、简介 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水土资源丰富,宜于农桑,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桑皮纸是用当地的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的一种纸。桑树遍野,为桑皮纸的制作提供了原料保障。 二、历史渊源 至迟在唐代,当...
遗产编号 ⅷ―31 所属地区 陕西·汉中·洋县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汉中市宁强县 申报日期 2007 宁强福兴老号王家核桃馍香酥可口,久存不变,色香味具佳,既是餐桌上的美食,又是馈赠亲友的佳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工艺。现按照传统做法分述如下: 1、核桃仁的浸泡、去皮。将选好的核桃仁放入容器中加入香料浸泡,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浸泡,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