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人员正在现场挖掘。蔡震/摄 南京将军山南麓依山伴水,历史上就是个风水宝地。随着佛城西路某别墅群的建设,除了明代功臣沐英家族墓一个个被发现,一个月前,又发现了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宋代一代名相、“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父亲王益的墓葬。而昨天下午,工地上又传来消息,就在对王安石父亲墓葬进行挖掘时,意外地发现王安石大哥王安仁的墓葬,从墓志文...
温岭新河镇新近发现一块南宋时代墓志铭,墓主人是南宋的戴钟。经过初步查考,戴钟即江湖派爱国诗人戴复古堂叔。墓志铭题目为《有宋校尉戴公幽堂记》,记载了南宋“输粟补官”制度。这块墓志铭的发现,对于考订南塘戴氏世系、考证戴复古家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家住温岭市新河镇的颜夏明先生最近致电笔者,说他发现了一块南宋时代墓志铭,墓主姓戴,不知与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有无关系。9月1...
2009年8月3日下午,考古工作人员在江苏省扬州市西湖镇五代墓考古现场,意外发现墓主人保存完好的墓志,墓志上有40多幅佛像图案以及神秘星象图案。 8月3日下午,记者赶往西湖镇经圩村五代墓考古现场,由于夜里的阵雨,考古现场显得一片泥泞,给考古工作增加了难度。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在清淤过程中,清理出不少木刻残件和一些零碎文物。不久,在发掘现场发现一个完整的方盒,一开始记者还以为是“百...
最近,兰溪文化部门在全市文物普查中发现该市西陲与建德交界的诸葛镇万田村有一方唐代大和年间的墓志铭。虽然已经断裂,但依然清晰的墓碑文字记载了当年一位官宦子弟英年早逝的故事。 昨天,记者在该村的一座祠堂内看到了由村民梅一文保管的这块青石墓志铭碑。此碑长63厘米、宽46厘米,虽已斜裂,但拼成长方状后,铭文上的文字基本可认。题为“唐故前乡贡明经荥阳郑君墓志铭”,铭文中写道,墓主人...
近日,陕西省碑林博物馆从民间征集到两方唐代墓志。即唐史好直墓志及唐贺拔希周墓志。 史好直墓志长宽各55公分,首题“万州刺史史府君墓志铭并序”。志主字好直,其祖上在北周及唐为官,志主史好直曾任唐万州刺史等职,于唐贞元十七年卒于府第。墓志志文为楷书,共计二十八行,行二十九字不等。 志文撰写者为晚唐著名文人董侹,他同唐时许多诗人都是好友,其中如杜甫、卢象、包佶、李纾等人,如大...
近日,安福县文物普查队在该县瓜畲乡赤岭村发现被宋太宗追赠为银青光禄大夫、柳国公周广及其夫人南唐后主李煜之女梅花公主的墓志铭和勅碑。墓志铭高1.4米,宽1米,勅碑高1.2米,宽0.6米。 据考证,周广,字大均,为周瑜二子周胤之苗裔,生于五代后梁开平二年戌辰(908年),卒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丁丑(977年),追随宋太宗“攻城略地,立勋效以居多,”封右屯卫大将军等职。周广之妻李...
一起盗墓案,引出了两位当地古代名人。日前,在修水县发现一起“墓中套墓”事件,令当地文物普查人员啧啧称奇。 5月上旬,修水县文化部门接到该县漫江乡尚丰村群众反映,当地的莫以忠将军墓被盗。县文化局领导当即率文物普查队员赶赴现场。经现场踏勘,该墓位于距离漫江乡约6公里的尚丰村将军滩王家湾神山垴。所处山包海拔135米,墓高6米,宽5米,长9米。墓前,有用于镶嵌墓碑的石座,墓碑却杳...
5月26日,唐懿宗的第三位公主普康公主失散多年的墓志铭和墓志盖在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首次亮相,并首次合二为一。 去年2月,西安市一普通农民唐舍娃在东郊唐家寨附近拾破烂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刻有“唐故普康公主墓志铭”的石碑盖子,并将它上交给了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考古研究人员发现,它与考古所里一块收藏多年的唐普康公主墓志铭竟是一套。据考古人员介绍,普康公主是唐懿宗的第三个女儿,...
5月中旬,眉县文物部门接连发现宋、明两块古代墓志铭碑,既填补了地方志的部分空白,也对地方志、书法篆刻和当地地理准确方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近日,眉县文物部门在首善镇西关村一农户家征集到一块距今1035年的墓志铭碑。这是一块长、宽各58厘米、厚13.5厘米的青石碑,碑的四周线刻有十二生肖文书,上有“宋故徽事郎眉县令姚公墓志铭”字样,另有960个用楷书镌刻的文字,较翔...
说起南宋大学士汪大猷,可能很多人没什么印象。但他爷爷汪洙撰写的那两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一定听说过。在严谨家训下,汪大猷考上进士,历官太子侍讲、刑部侍郎、权吏部尚书等职,是个当过大官的余姚大隐人。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近日完成了对汪大猷墓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据介绍,汪大猷墓是迄今为止省内正式...
考古人员正在发掘古墓 明代古墓内保存完整的墓室,用铅做成的墓志铭,墓志铭上刻有墓葬所处位置地图,头顶画像砖以及古墓内难见的水银。 昨日上午,厦门文物保护中心在海沧一在建工地发掘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坟墓,发现该墓葬是目前厦门发现的明代墓中,唯一刻有地图、使用铅做墓志铭和画像砖的,墓葬中还保存着水银,对考证400年前墓葬习俗有很大价值。 古墓藏身“风水宝地” 古墓藏身于海...
宁波李光墓志铭石碑 据宁波文化遗产保护网消息,宁波余姚普查队日前在牟山镇普查时发现宋资政殿学士李光墓志铭石碑。 据《光绪余姚县志》卷十五冢墓载:“庄简李光墓在姜山”。市文物普查队于近日在牟山镇姜山村普查时发现了南宋资政殿学士李光的墓志铭石碑。此碑于2005年8月在姜山被盗墓穴的泥坑深处,由当地村民发现后存放在村民李春芬家门前。幸得村民李春芬家守护,与南宋方丈碑放于一处,...
图为发现的墓志铭的“封面”。 17日下午,一个偶然的机会,记者在黄埭高坟墩西南方向的东桥老街上,发现了一块来自高坟墩的墓志铭,据称这块墓志铭是1981年前后从高坟墩清理出的。这块墓志铭的突然现身为高坟墩考古现场只出器物、不见文字的“历史”划上了句号;其明确的文字资料第一次证实了高坟墩在清乾隆朝时的家族墓地身份。 陪同记者找到这块墓志铭的黄埭文化站...
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获悉,该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近日在对位于洛阳市王城大道东、陇海铁路北史家屯村的一处建设工地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了北宋名相富弼的墓葬。 据该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的同志介绍,近日他们在此建筑工地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造型特别的大型石椁室穹隆顶砖室壁画墓。工作人员从墓中发掘出一方1.4米见方、厚35厘米的青石墓志。墓志全文7000多字,由当时的资政殿学士通仪大夫韩维撰文,端明殿学士兼翰林...
有人在惠安紫山镇仕尾村发现了一方被弃为磨刀石的明代墓志铭,记载的是惠安郑慎庵及其夫人。瞧瞧上面何人撰文、何人写丹青、何人篆盖,可了不得,落款皆为当时名人! 从这一石头中,可看出一个郑姓家族曾经的兴旺。 如今,该村庄郑姓想追寻先辈所走过的足迹。昨日,记者接到报料,立即前往采访。 缺角的墓志铭 泉州文史界人士龚书群老先生介绍,这一方墓志铭大约为40cm×60cm,是惠安郑慎庵与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