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项目主体封顶。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与青岛市合作共建,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建筑工务局负责组织建设,将建成集调查、勘探、发掘、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 该项目位于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南泊河东路以东、岛湾一路以西、问海路以北、科技四路以南地块,占地33.7亩,地块西北角主要建设1栋呈“L”型分布的水下考古科研训练楼,地块南部预留后期建设用...
7月18日,记者从2016年海南省文体厅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文体部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保亭县、琼中县、三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4月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一批重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精品生产都取得进展;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年度全国十...
6月17日,湖北神农架成功进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遗总数已达到50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这当然是一件值得国人自豪的喜讯。然而,数量第二,并不代表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居世界前列。恰恰相反,一些地方在申遗成功后,走进了“重创收轻保护”的怪圈。 如2008年“中国丹霞”为成功申报“世遗”,当地政府狂砸10个亿。为了收回“血本”,只好靠大幅提高门票价格,在游客身上“吸血”。至于对...
参会嘉宾合影留念 三期能力建设研讨会的最后一期于6月16日在厄瓜多尔马纳比省的洛佩斯港圆满结束。在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制定进行了深入交流。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厄瓜多尔文化遗产部、厄瓜多尔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历时数月的能力建设研讨会,对于厄瓜多尔的“活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活文物”之称)传承者,和来自文化遗产部当地办事处、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规划和发展秘书处...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遗产亦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遗产可分为宗教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宗教文物)和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 宗教文化遗产的基本功能 宗教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教育、科研、经济、信仰、审美等功能。 宗教文化遗产对社会大众具有教育作用。随着我国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社会多元化、信仰多元化日益显现,宗教文化遗产的教化功能也日益...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和可持续发展所能利用的宝贵资源,是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的重要依托。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于带动全域旅游建设的快速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培育具有三门峡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三门峡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在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域内的仰韶文化、庙底沟文化、黄帝文化、老子文化、虢国文化、陕州文化等在全国...
据介绍,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国发〔2007〕9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正式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明确了龙岗区现存不可移动文物的基本情况及保存状态,也为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2012年1月,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中经过筛选,选取了历史、艺术、科学...
日前,泰和县马市镇东来村的三位村民急匆匆地赶到镇政府,要求见主要领导汇报重大情况。经询问了解,工作人员才得知这三位村民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他们刚刚发现了东来村失踪十余年的三件文物,现如今在附近一家公司的院子里。 这三件文物分别为石人、石羊、石碑、原为七件文物(两座石马、两座石羊、两座石人、一座石碑)中的一部分,曾经都摆放在武山脚下的万寿庵里。十多年前,万寿庵失窃,文物不翼而飞,当地村民...
成武县白浮图镇李楼村有一处建造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古建筑——李氏家祠,经过200余年的风吹雨淋,房顶坍塌,亟待修缮。此事经本报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少读者联系本报咨询,我市共有多少古建筑?对于这些文物,主管部门又是如何保护的? 我市现有可移动文物21万余件,不可移动文物2058处 据菏泽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张莹介绍,作为主管部门,他们曾组织开展了全市文物资源调查。 ...
专家们深入现场查看刘忠俊摄 7月15至18日,“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论坛”在四川藏区石渠县举行,来自北京、四川以及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就“吐蕃时期石刻”和“唐蕃古道”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尤其是对石渠吐蕃时期石刻图像研究、石刻遗存与唐蕃古道的关系、历史背景、交通线路等遗存的研究和保护建言献策。 四川石渠县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藏语称为“扎溪卡”,意为“居住...
学员参观考察文物修复实验室 陈 璐 摄 6月21日至7月13日,由商务部主办,文化部指导,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发掘及保护研修班在北京和福建两地举办。 来自巴基斯坦、黎巴嫩、尼泊尔、蒙古国、斯里兰卡、埃及、塞舌尔、乌克兰、缅甸9个国家的27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修。研修期间,学员们和文化部官员及相关专家学者就非遗保护政策、石质文物保护、古壁画以...
专家们深入现场查看 专家学者在长沙干玛乡现场查看吐蕃时期摩崖石刻情况 7月15至18日,“唐蕃古道暨石刻文化论坛”在四川藏区石渠县举行,来自北京、四川以及美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学者就“吐蕃时期石刻”和“唐蕃古道”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尤其是对石渠吐蕃时期石刻图像研究、石刻遗存与唐蕃古道的关系、历史背景、交通线路等遗存的研究和保护建言献策。 四川石渠县地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陲...
7月13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机关各司室负责人、各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学习。 会议认为,讲话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95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所走过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丰功伟绩和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系统阐明了党对我国经济...
暑假期间,来自福州大学建筑学专业的46名大学生在该校朱永春教授的带领下,来到莆田三清殿,对古建筑进行全方位的测绘,为保护文化遗产做贡献。 在为期10天的测绘活动中,为完成对三清殿的精细描述,同学们每天拉着卷尺,时而趴在地面,时而攀上4米高的梯子上房梁,小心细致地丈量着每个斗拱、每根梁……从而实现对建筑遗产的记录、监测并形成对指导其修缮或重建有参考价值的文本,最终达到遗产保护的目的。 ...
从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成立的那天开始,刘柯就一直在管委会综合办工作。作为一个要经常接待来访团体和考察团队的工作人员,这4年来,他听到最多的就是惊叹。“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专家都会激动,因为它对于汉民族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每一位对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也都会激动,与汉武帝、司马迁、霍去病、卫青、董仲舒踩在同一片土地上,这感觉用语言很难形容。” 2014年6月22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丝绸之...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