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经中国考古学会公共考古专业指导委员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评选活动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投票选举、报请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审定,以下12个项目荣获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公共考古奖(金镈奖),另有5个项目荣获公共考古奖(金镈奖)提名奖,获奖名单公示如下: 公共考古奖(金镈奖)获奖名单(最后三项得票相同) 1.“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 申报单位:中国文物报社...
——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回眸 国内49家考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全国75家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考古文博机构,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700余名参会代表,在3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中国考古学诞生以来最盛大的学术交流会议,专家学者精心谱写出的考古学新篇章,也将在中国考古学史上竖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郑州,新崛起的考古重镇 自上个世纪以来,郑州地区的考古大发现接二连三,令人震...
5月22日,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左一)等“金尊奖”获奖项目代表在领奖。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和“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颁奖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 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共考古奖(金镈奖)”和“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颁奖仪式在河南郑州举行。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郑州这个周末举行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很能代表郑州的“身份”。 会议为什么...
考古也能“萌萌哒” 门牙形状决定你来自哪里 考古也会“互联网+” 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公共考古讲座、发掘现场实地观摩……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得这次大会成为考古学大家庭的一次节日盛会;而大会上的多个精彩瞬间,也为人们描绘出一个立体、动人而又可爱的“考古学”。 赶场学者:奔跑吧,兄弟! 作为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重点内容之一,13个专业委员会在一...
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分组讨论中,共有31名正式代表、25名列席代表参加了公共考古组的发言与讨论。来自各领域的学者、学子齐聚一堂,考古人、博物馆人、媒体人、出版人相互切磋经验,交流成果。 公共考古的反思与思考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分享了一些他对公共考古的感想。他认为目前公共考古的内容相对单调且持续性差,公共考古应覆盖考古学的方方面面,如理论方法与技术、考古人物、遗迹遗物等。只...
在唐朝僧人玄奘历经艰辛,从彼时的“天竺”将佛教真经带回华夏大地的1300多年后,中国考古学家有望在今冬首赴印度,对其早期佛教遗址进行考古,和印度同行一起探寻佛教根源,保护文化遗迹。 正在郑州出席中国首届考古学大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这项由该所牵头组织的“前所未有”的考古项目已通过专家论证,印度方面也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中国考古队有望最...
央视《考古进行时》将撩开“考古”神秘面纱 继“上合”会议之后,又一次高规格的大会——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将于本周六在郑州启幕。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2016·郑州)是中国考古学有史以来首次举办的多学科、开放式、国际化考古学大会,规模大、层次高。这次大会的召开,对于中国考古学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作为中国考古学界最高端的盛会,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亮点颇多。 郑州晚报记者 苏瑜 ...
“这次大会的学术性、开放性确实让人耳目一新!”5月21日下午,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发掘领队杨军在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郑州黄河迎宾馆会场兴奋地告诉记者。 21日上午,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郑州开幕。参会者包括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美国、英国、德国、埃及、印度、韩国、日本、洪都拉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专家学者以及数百位列席学者, 几乎囊括了国内所有顶级考古学家,可谓星光熠...
5月21日至23日,以“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中国考古学”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此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的一个全面展示,也是促进中国和国际学术界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如是说。 规模空前,开放办会 与会者的广泛性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49家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全...
5月23日,为期3天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闭幕。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参会人数达到空前的700多人,是自1979年中国考古学会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会议。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是中国考古学大会,但也是一次国际会议。来自埃及、印度、洪都拉斯、英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蒙古国、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近30位考古专家也成了发言主力。白天他们分别参加13个不同专业考古领域的讨论,晚上还有专门组织的...
21日在此间开幕的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获得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的5位项目负责人用中英双语的幻灯片,向台下近700位国内外学者全方位展示了发掘、考据和文保等全过程。这是大会主办方、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最感欣慰的一幕。 “田野考古采用的新理念、新方法和应用的最新技术,是全世界考古学者都能看懂的。”同时也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的王巍说,“田野考古奖能最好、最全面地展示中国考古学的现状,集中反映...
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讲话 尊敬的王伟光院长、张广智副省长、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相聚于美丽的黄河之滨、嵩山脚下,召开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共同探讨当代考古学发展的前沿问题。这是考古学界的盛会,也是我国文物工作的一件大事。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国家文物局向大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考古是文物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我...
近日,“中国远征军主题展”在云南昆明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举办。该展览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历史博物馆继“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主题展览后又一个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常设展览,共展出500余件文物、800余张图片和80分钟的视频资料。 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展示中国远征军专题的固定陈列展,展览以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抗击日寇的历史史实为蓝本,共分为远征军出征入缅作战、败退怒江对峙、反攻作战胜利、云南人民对滇西抗战...
5月25日,浙江大学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双方将整合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共同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据了解,双方合作内容包括构建合作研究平台,在浙江大学设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发挥浙大多学科综合优势,双方共同进行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保护修复材料与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项技术研究,促进国际前沿技术向文化遗产领域转化。同时,在中国文化遗产研...
从“六大”居首到“十大”第一 从“田野”平纪录到首个“金尊” “海昏侯”接二连三捧回中国考古大奖 自南昌西汉海昏侯墓2015年11月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以来,“海昏侯”便陆续开启了“领奖模式”。这不,5月22日,首届中国考古大会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在河南郑州揭晓,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喜摘“考古资产保护金尊奖”。这是继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5月14日中国考古学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