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定窑白釉花口盘,北宋,高2.4cm,口径13.8cm,足径8.2cm.故宫博物院藏。 盘口呈六瓣葵花式,口沿无釉,斜壁内收,平底。通体施白釉,釉色纯正,外光素无纹。
定窑白釉花口碟,北宋,高1.9cm,口径11.3cm,底径7.2cm.故宫博物院藏。 碟口呈六瓣葵花形,浅腹,斜壁,平底。内壁有六条凸线纹与花口相应。口沿无釉,釉面匀净,胎体坚致、轻薄。造型仿唐代金银器,此类花口碟越窑瓷器中也有所见。
定窑白釉盖缸,北宋,通高9.4cm,口径11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缸直口,深腹,圈足。内外施白釉,釉层较薄,可见胎体上的刮削痕。缸附伞形盖,折沿,弧面,顶部置一扁圆形钮,子母口与缸体盖合。 此器制作规整,胎体坚实致密。同类器物还见有定窑酱釉品种。
定窑白釉弦纹三足樽,北宋,高10.2cm,口径15.9cm,足距14.4cm.故宫博物院藏。 樽直口,口沿无釉,筒腹,外壁凸起三组共六道弦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白釉,釉质滋润,釉色白中闪黄。 定窑白瓷的工艺水平很高,原料加工筛选精细,烧成后胎体洁白细腻,釉色莹润匀净。北宋早期白釉常白中闪青,之后则白中微泛黄,呈象牙般柔和质感。这是由于以煤取代薪柴作为烧窑燃料、窑炉气氛由还原转向氧化所致,它...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北宋,高12.7cm,口径3.4cm,底径3.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通体呈八方形,直口,短颈,鼓腹,平底涩胎内凹。颈、肩相接处置四个花形系,系上有小圆孔,应为系绳之用,盖已遗失。外壁施白釉,釉质纯净洁白。 这种八棱形的瓶式在越窑青瓷中也有烧制,但在定窑器中比较少见。此器造型棱角线条齐整规矩,反映了定窑高超的成型工艺水平。
定窑白釉穿带瓜棱壶,五代,高23.5cm,口径7.6cm,足径10.1cm.故宫博物院藏。 壶盘口,短颈,溜肩,鼓腹,肩部和近底处均对称置有双系。腹部四面凹进,呈瓜棱状。圈足外撇。通体施白釉,釉质莹润。 穿带壶是我国北方民族在游猎生活中使用的贮藏容器。
赤峰窑白釉划花填黑彩牡丹纹尊,辽,高39.5cm,口径19.8cm,底径18.5cm. 尊口沿外卷,短颈,丰肩,鼓腹,平底。胎体粗厚而坚硬。肩部两道弦纹之间划刻水波纹一周。腹部剔划花填酱釉缠枝牡丹纹装饰。其做法是:先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外罩透明釉,然后剔划缠枝牡丹纹,再在纹饰以外的隙地填酱色釉,以衬托白色花纹。 此尊造型饱满端正,牡丹纹饰花繁叶茂,生机盎然,花叶上辅以篦划纹。纹饰以外隙地涂以酱色...
定窑白釉执壶,五代,高6.8cm,口径3.6cm,足径3.8cm。故宫博物院藏。 壶敛口,鼓腹,圈足。肩部一侧置一小短流,相对一侧置曲柄。通体内外施白釉,釉面均匀,釉质莹润柔和。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据唐李匡义《资暇集》“注子便提”条云:“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的口部一般呈浅盘形,短颈,鼓腹,置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及曲柄。五代至北宋时...
白釉刻划花花口注壶,辽,高32.8cm,口径8.4cm,足径8.2cm. 壶撇口,口呈六瓣花式,长颈,肩部一侧以45°角斜出一流,长圆腹,圈足外撇。颈饰弦纹多道,腹部刻划4朵盛开的鲜花。通体满施白釉。 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颈部弦纹工整,腹部花朵鲜活,刻划线条刚劲有力,图案清晰,为辽代白釉刻花壶中的精品。 辽代瓷器造型基本上是在本民族原有的皮革、金属容器造型的基础上吸收了中原文化后逐渐形成的,民...
白釉刻花鸡冠壶,辽,通高26.4cm,足径7.4cm. 此壶扁圆形,短流,肩上有一提梁,圈足。通体施白釉,壶身两面刻花叶纹。此器朴素粗犷的风格反映了游牧民族豪放的气质。 鸡冠壶始见于辽代。契丹族入主北方建立大辽国后,将惯用的皮囊改变成瓷器,早期的瓷壶提手部分形似鸡冠并有系绳的穿孔,故名鸡冠壶,此种器形保留了游牧民族生活用品的特色。后来穿孔逐渐演变成提梁,体现了契丹工匠在制瓷工艺上推陈出新的创造...
白釉兔系罐,唐,口径10.5cm,底径10.3cm,高17cm。 罐撇口、短颈,丰肩、圆腹。通体施白釉,近底足处素面无釉。肩部置兔形双系,可穿绳索以便提携。 唐代白瓷生产在中国北方发展迅速,与南方的青瓷生产遥相呼应,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此件器物以兔的形像做双系装饰,不事张扬,又令整个器形顿显生动,于平淡中见巧思,可谓匠心独运。
定窑白釉双系罐,五代,高13.5cm,口径8.3cm,足径11cm。 罐口外撇,短颈,溜肩,直腹,浅圈足。器里外施白釉,圈足无釉。颈下凸起弦纹一道,肩部刻划弦纹二道,两侧各塑贴一兽面衔环耳。 此罐釉色洁白纯正,造型虽小,但端庄气派,双耳设计尤为精巧,犀利的刀工将青面獠牙的瑞兽刻画得极为生动。显示出皇家用瓷风度,是五代定窑白瓷中的精品。 五代定窑的烧造于晚唐相近,这时期制瓷的风格还保留了部分邢...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五代,高6.6cm,口径17cm,足径6cm。 碗敞口,斜壁,圈足。胎体轻薄。碗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色纯正。足中心刻划“官”字。 此碗是五代时期河北曲阳定窑产品,属同一时代白釉瓷器中的精品。 据考证,晚唐至北宋定窑瓷器铭款中以刻划“官”和“新官”者居多,仅1985年陕西西安北郊火烧壁出土晚唐定窑“官”字款白瓷就达33件之多。1969年河北定县静志寺真身舍利塔基和净众...
定窑白釉碗,五代,高5.8cm,口径18cm,足径6cm.故宫博物院藏。 碗敞口,斜壁内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洁白,底无釉。 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工艺比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用匣钵装烧,器口朝上摆放,因此口沿满釉,而底足多无釉,此碗即是代表。
定窑白釉刻“易定”铭碗,五代,高6.8cm,口径19.8cm,足径7.3 cm.故宫博物院藏。 碗敞口,尖唇,腹斜收,圈足。胎体较薄,胎质细白,内外施白釉,釉面莹润。外底刻“易定”二字。 传世定窑瓷碗刻“易定”二字的有两件,碗形状相同,大小相若,胎体厚薄也基本一致,早年出于同一墓中。铭文似出自一人之手,字体瘦劲,笔画有力,时代属于五代后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