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海图书馆引进了瑞典藏书家罗闻达先生的“罗氏藏书”。这批全部1551种西文汉学著作及手稿,堪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汉学收藏。昨天中午,这批远渡重洋来到上海的珍贵“宝贝”终于通过了进关的所有手续,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这批藏书收录了1477至1877年间1551种西文汉学著作及手稿,语种涉及十多种,形式包括游记、日记、书信、专著、官书、译作等;内容涉及天...
普通观者惯于以地域分类定式来划分艺术家个人风格,在装置、观念、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架上绘画的今天,依然醉心于肖像画创作的艺术家毛焰无疑是一个异类。11月20日,“毛焰在Dufftown”艺术展将在上海香格纳画廊H空间举行,展出的全部作品将来自艺术家毛焰今年在格兰菲迪苏格兰酒厂参与艺术家驻村计划期间完成的全新创作。新作仍以人物肖像画为主,而作品中的人物原型则全都来...
艺术家、“鸟巢”设计的中方顾问艾未未在上海的工作室,正面临着一场政府“出尔反尔式”的强拆。在受上海市嘉定区政府之邀,并耗去了整整两年时间后,艾未未最终在该区马陆镇顺利建成了一座“违章建筑”——这座今年8月刚刚完工的工作室,被政府要求“限期拆除”。随即,艾未未开始其“艺...
罗闻达展示他收藏的汉学著作。“罗氏藏书”中包括极其珍贵的“摇篮本”,改写了上海图书文献收藏中没有“摇篮本”的历史。题记瑞典藏书家罗闻达是一个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人。在斯德哥尔摩,与罗闻达同住一幢楼的教授娶的是中国太太,她经常做中国菜款待罗闻达一家。潜移默化,罗闻达爱上了中国美食,爱上了四川菜、湖南菜。他曾4次来上海,每一次来,...
红木家具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无论在石库门弄堂、新式里弄,还是在公寓大楼、花园洋房内,还都可以随意见到老红木家具的踪影。家中置一堂红木家具,是小康生活的标志,也是上海人对家具的审美载体,更因为红木家具坚固耐用,可以传诸后代,那么就承载了瓜瓞绵绵的美好用意。 老上海人对红木家具的青睐,既包含着对海派艺术的审美过程,还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红木家具以雕工细洁的苏作为主,还有雕工繁...
同是一袭旗袍,花样却是年年在变化。初行之时,旗袍长及脚踝。1927年,有些时髦女子想提高旗袍的高度,有怕遭到守旧派的非议,便一面将旗袍做到小腿肚以上,一面又在旗袍下摆钉上三、四寸长的蝴蝶裥。 1928年,旗袍进入新阶段,长度缩短到膝下两寸许,整个小腿都裸露在外,极便行走。其后,旗袍流行的长度几乎年年有变化,时长时短。与之相应,旗袍流行的长度几乎年年有变化,从阔大的中袖变到短袖,又从短袖变成马甲袖...
《百年海派 薪火相传——上海海派书画院年展》17日将在吴昌硕纪念馆开幕,展出书画精品60余件。上海海派书画院以20世纪海派书画名家后裔为主体,吸收若干具有海派传承的书画精英人士,以研究、传承、弘扬海派书画艺术为己任。他们的作品接续海派先辈的画风,展现了海上画派的悠长文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均各臻其妙,参展的作品无不彰显出海派书画的笔墨神韵。年展计划到22日闭幕。
上海展览中心能为大尺寸艺术品提供足够的空间,而其地理位置正处于市中心。 王矩亮 早报资料前晚,来到上海出席世界博协大会的一批美术馆馆长,齐聚上海当代艺术馆参观展览。有趣的是,馆长们最后的话题引到了上海美术馆身上。正在展出的上海双年展无疑被众人关注,但从双年展说开去,美术馆的场馆空间最后成为话题的焦点,而位于延安中路上的上海展览中心成为美术馆扩容的一个可能的方向。空间问题由来已久台湾高雄美术馆馆长谢...
下图:对于古董的记录,很多时候只能用镜头,但美国已故陶瓷艺术大师莱文却用陶瓷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古董皮具,并闻名于世。一只磨痕斑驳的“旧皮箱”被放在玻璃罩内,原来这是美国已故陶瓷艺术大师莱文的陶瓷作品。异曲同工,中国艺术家常实,用陶瓷制作出了电影《变形金刚》中的汽车人擎天柱。这样的玩具模型,少了金属的冷冰冰,多了一份陶瓷特有的温润。依旧是那白如玉、薄如纸的瓷质,依旧是那青花传统...
王树辉《女人花系列》中村元风《地球2》“中国虽是陶瓷大国,却一直难以跻身世界陶瓷的高端市场。正是基于这种现状,才萌生了举办国际性陶博会的想法,希望中国制造能尽快升级成为中国智造。 ”明晚,“中国智造”——2010上海国际陶瓷生活艺术博览会将在上海世贸商城拉开帷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性陶瓷艺术博览会。本届博览会...
我第一次看到旧上海的广告是七十年代中期。那时候,西安南郊的一伙中学生到处偷书,几乎扫荡了周围院校和机关文革中关闭的图书馆。在陕西电影放映学校的斩获是一堆上海三、四十年代的画报,上面有不少广告,画着身着旗袍、少奶奶一样的女人,偶尔也有西装笔挺、头发梳得像叛徒或汉奸一样光亮的男人。当时我觉得新鲜,但并没觉得有什么好,倒是以为见识了什么是“低俗”,见识了旧上海的“腐化...
中国的秦始皇陵铜车马、丹麦的小美人鱼、埃及的黄金法老面具、卢森堡的“金色少女”、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藏品——6幅印象派名画、罗丹《青铜时代》……众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国宝”齐聚上海世博会,让中外观众大饱眼福、不虚此行。(1)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秦陵一号铜车马”在...
由亚太多媒体艺术中心、上海图书馆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立图书馆共同主办的“光源自光”国际艺术展今天在上海图书馆拉开序幕。这个为期3个月的展览,同时还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立图书馆展出。通过网络摄像头,本地观众可以看到7331公里外另一展览场地的现场情况。“光源自光”艺术展是亚太多媒体艺术中心的最新展览项目。来自中国和澳洲的艺术家们从光取得灵感或以光为能源,因...
2010年11月8日,宁波文化部门在上海世博中心成功组织举办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暨第25届全体会议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围绕“交流·创新·进步——21世纪博物馆志愿文化与志愿精神”的主题,诞生了具有中国话语权的《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倡议》。世界博物馆之友联盟主席Daniel Ben-Natan先生,国际博物馆协...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杨慧峰摄 2010年11月8日,首届“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在上海世博园开幕。世界博物馆之友联盟主席DanielBen-Natan先生,国际博物馆协会、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有关领导,国内外著名博物馆专家、志愿者代表共200多人出席了论坛。 本次“全球博物馆志愿者开放论坛”,围绕“交流·创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