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从元代开始,人们就只闻其显赫的名声而不见其窑址,只能从文献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展开遐想……随着近几年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关于哥窑的“疑似”窑址发现得越来越多,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而让哥窑之谜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于是,人们不禁要问:历史上真有哥窑吗?如果有,它究竟出现在何时?又曾有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听一下各路专家的见解。 文:...
故宫博物院用了7年时间摸清了全部家底,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目前,180余万件的藏品总目、藏品大系等已经完成了。今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初,公众可以在其官网上点击查阅。 故宫博物院用7年时间,对文物藏品进行了清理,180余万件的藏品中包含了绘画、漆器、珐琅器、陶瓷、宗教文物等25大类藏品。如此庞大的文物馆藏很多都在地下库房尘封。如何让世人一睹文物风采?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180余万件的海量资料...
《洪武京城图志》载南京皇城图。 现明故宫遗址。 中国江苏网7月10日讯本报昨天《明故宫遗址公园如何建 中美澳“国际竞赛”,东大方案胜出》的报道中,征集金点子的“邀请”,引来全社会各方的关注和回应。 曾获2010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之一的学者姚远通过江南时报呼吁,明故宫遗址公园应留下沧桑遗址的残缺之美。他建议,此次遗址公园重建要保...
面对即将到来的暑期人流高峰,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将于7月7日正式启用端门售票系统,故宫院长单霁翔表示,“希望观众能够在一刻钟之内买到票。” 6日,北京故宫在此间举行了“故宫博物院半年工作汇报”,院长单霁翔对故宫近期正在开展的主要工作进行了介绍。 “一刻钟买到票” 针对即将到来的暑期人流高峰,单霁翔透露将于7月7日正式启动端门的售票系统。经过清理之后,端门广场的一排西朝房30间用于售票...
文、图/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宫廷部 周京南(微博) 螺钿是我国传统家具上常用的材质,螺钿又名“螺甸镶嵌”、“螺钿”、“螺填”或“钿嵌”等,即用贝壳薄片做成花纹嵌在器物上的装饰技法。明代黄成《髹饰录》关于“螺钿”的解释是:“一名甸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螺钿主要取材于蚌壳,将其珠光层加以磨薄磨光加工成薄片后,做成制成花纹、鸟兽、人物形象,嵌入预先雕成的凹形图案内,再髹上一层光漆,之后磨平抛光...
南宋哥窑青瓷鱼耳炉 元哥窑高足碗 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哥窑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因为从元代开始,人们就只闻其显赫的名声而不见其窑址,只能从文献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中展开遐 想……随着近几年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关于哥窑的“疑似”窑址发现得越来越多,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从而让哥窑之谜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于是,人们不 ...
前天,故宫(微博)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公布了即将推行的多项新政,未来游客有望登上东华门城墙欣赏故宫美景、通过夜场的多维数字影像“游览”故宫。此外,故宫每件文物将贴条形码,一旦移动将自动报警。 据了解,故宫失窃后启动了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单霁翔介绍,目前监测中心已经全面建立,对故宫的文物、古建、人员等10个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监测。未来故宫每一件文物将有一个条形码,只要文物移动,就会自动报警。目前相关技术...
在故宫博物院6日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院长单霁翔表示:故宫博物院应该给每一位参观者强烈的博物馆印象,应该成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 他向记者描述了故宫博物院迈向世界大博物馆的蓝图: 陈列展览空间布局方面将作调整,其中外西路和外东路,结合故宫博物院文物特色和藏品资源安排常设展览,在现有珍宝馆、钟表馆、书画馆、陶瓷馆等的基础上,安排碑帖馆、铜器馆、漆器馆、玉石器馆、雕塑馆、文具馆、宗教文物馆、帝后...
在6日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正在编制的《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将向社会公布,以充分发挥故宫博物院服务社会的功能,接受社会监督。 据了解,自2004年开始,故宫博物院持续7年对馆藏文物进行清理,截止到2010年底,真正做到实物和目录一一对应。其中珍贵文物 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这是故宫博物院自建院以来,在文物藏品数量上第一个全面而科学的数字...
沈阳市计划将有着600年历史的通天街在年内打通,把沈阳故宫与张氏帅府真正连接起来。 目前,南通天街和北通天街之间,并不是连通的,北通天街南至南顺城路,而南通天街北起乐郊路,南至文艺路。此外,即便是北通天街本身,也是阻塞重重,从南 顺城路沿通天街向北,到了盛京路,便再无可走之路了,还想向前,只能经朝阳街绕行。 ...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量百年古画是如何“驻颜”的呢?昨天,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故宫现场展示古书画“装裱修复”与“临摹复制”绝活,揭秘《清明上河图》、《雉鸡图》等国宝级文物的焕颜过程。经过他们的巧手,古书画的寿命至少可以再延续百年以上。 绝技展示是该博物院举办的“妙笔神工——...
记者 刘冕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故宫(微博)博物院珍藏的大量百年古画是如何“驻颜”的呢?昨天,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故宫现场展示古书画“装裱修复”与“临摹复制”绝活,揭秘《清明上河图》、《雉鸡图》等国宝级文物的焕颜过程。经过他们的巧手,古书画的寿命至少可以再延续百年以上。 绝技展示是该博物院举办的“妙笔神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与装裱修复技艺展”一部分,这也是北京故宫首次举...
装裱修复让观者“近观无痕” 临摹复制重在寻“下笔神韵”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大量百年古画是如何“驻颜”的呢?昨天(27日),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故宫现场展示古书画“装裱修复”与“临摹复制”绝活,揭秘《清明上河图》、《雉鸡图》等国宝级文物的焕颜过程。经过他们...
早报讯 今日,故宫(微博)博物院举办的“妙笔神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与装裱修复技艺展”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故宫首次举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展览。展览设于故宫延禧宫古书画研究中心,一层为装裱修复展,展出4项修复品;二层为临摹复制展,展出20幅临摹作品。展览将从6月28日持续到11月12日,持续四个半月。 故宫的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与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先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