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龙作为中华民族崇拜信仰的动物图腾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向来是高贵和神秘的象征。在《三国演义》中就有借用曹操之口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玉在古代文化中同样也是道德和高贵的象征,将玉和龙的结合琢磨产生的龙形玉佩也就成为玉器雕中最普遍的题...
图片资料 江苏徐州 黄诚 龙作为中华民族崇拜信仰的动物图腾之一,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向来是高贵和神秘的象征。在《三国演义》中就有借用曹操之口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玉在古代文化中同样也是道德和高贵的象征,将玉和龙的结合琢磨产生的龙...
“承前启后 温故知新——海峡两岸文物交流20年回顾展”昨天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共展出262幅珍贵记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图片以及106件实物,反映了两岸不可分隔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本次展览将历时一个月,分为“融冰化雪 艰辛起步”、“加强交流 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蓬勃发展R...
“近年华人收藏热有目共睹,但收藏家除了回归人文精神家园,更要提高研究能力,也就是要能辨别文物真伪”,台湾知名收藏家曹兴诚5日在上海如是说。 当天,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在上海举办座谈会。与会者认为,台北是中国大陆以外最重要的中华文物收藏基地,两岸文物和收藏的交流也是当前的热点。台北的收藏家人数多、素质高、基础深厚,刚刚结束的本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首次由海峡两岸联手...
11月5日下午,“海峡两岸文物交流20年座谈会”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隆重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励小捷,重庆市副市长谭栖伟,中央台办主任助理、海协会副会长李亚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顾玉才,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张京育,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何传馨,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严雋泰等两岸嘉宾100余人出席。励小捷就两岸文物交流未来发展作主...
据中新社报道,“近年华人收藏热有目共睹,但收藏家除了回归人文精神家园,更要提高研究能力,也就是要能辨别文物真伪”,台湾知名收藏家曹兴诚5日在上海如是说。 当天,第三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在上海举办座谈会。与会者认为,台北是中国大陆以外最重要的中华文物收藏基地,两岸文物和收藏的交流也是当前的热点。台北的收藏家人数多、素质高、基础深厚,刚刚结束的本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首次由海峡两岸联手举办,意...
这是一张颜色模糊的老照片。照片上,大陆文物瑰宝金缕玉衣静静地躺在高大的展柜中,谢东闵、李焕、秦孝仪等台湾名流与大陆文物专家聚集在展柜外,一边欣赏一边热烈地讨论。这一画面穿越20年的岁月,仍能让人深深地感到暖意。 5日,以“承前启后、温故知新”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文物交流20年回顾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微博)开幕。回顾展分为“融冰化雪 艰辛起步”“加强交流 扩大共识”“深化合作 蓬勃发展”三个单元...
这是一张颜色模糊的老照片。照片上,大陆文物瑰宝金缕玉衣静静地躺在高大的展柜中,谢东闵、李焕、秦孝仪等台湾名流与大陆文物专家聚集在展柜外,一边欣赏一边热烈地讨论。这一画面穿越20年的岁月,仍能让人深深地感到暖意。 5日,以“承前启后、温故知新”为主题的海峡两岸文物交流20年回顾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幕。回顾展分为“融冰化雪艰辛起步”“加...
10月31日,“海峡两岸文物交流20年纪念活动暨重走三峡”启动仪式在湖北宜昌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顾玉才,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猛,宜昌市副市长王应华,中华两岸经贸投资文化教育协会理事长张京育,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副董事长严雋泰等两岸嘉宾共同为活动揭幕。来自两岸的文博界代表、专家学者、参加过1993年三峡考察团的部分老团员、湖北当地文物系统人员以及积极支持两岸文物交流的相关人...
在鹿港小镇,每到逢年过节或是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那天,龙山寺里都是香火缭绕,众多善男信女汇集于此,烧香许愿。这是台湾最古老的龙山寺,始建于明朝,因寺庙规模庞大,也被称为“台湾紫禁城”。有趣的是,鹿港龙山寺平面布局为坐东向西,以地形看并无按常理背山面水而建,据说之选择这样的朝向,为的是面向泉州的祖庭。 位于海峡对岸的晋江安海龙山寺(左图),就是如今遍布岛内龙山寺的祖庙。这...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31日在京签署协议,支持福建设立海峡两岸文化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文化发展。 据介绍,培训基地主要以扶持福建中青年编导、作曲、指挥以及经营管理等紧缺型文化人才的培养。加大对福建文化科技项目申报的扶持力度,对福建申报关于海峡两岸文化艺术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给予优先立项。 支持在福建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
逾200名两岸文物考古界专家、学者31日相聚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开始对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检验之旅”,并由此拉开两岸文物交流2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 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同年,大陆兵马俑、金缕玉衣等国宝级文物成功赴台展出,开两岸分隔40余年来大陆文物赴台展出之先河,让台湾同胞领略了大陆新时期文物考古事业的丰硕成果。 随后,...
本报讯(驻福建记者黄国勇)10月29日,由文化部联合中台办、福建省政府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 经初步统计,本届文博会观展人数达35万多人次;签订合同类项目70个,金额102.3亿元,比上届增加3倍多;协议、意向类项目103个,金额303.3亿元。项目主要涉及创意设计、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影视、动漫、出版发行、演艺等领域。文化商品与文化服务总交易额...
本报宜昌10月31日电 (记者杨雪梅)20年前来自海峡两岸的一批热爱中国文化的文物人,从重庆起航一路至宜昌,对三峡工程所涉及的文物保护献计献策,开启了两岸文物交流的新篇章。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再次聚首湖北秭归,重走三峡路,考察从宜昌至重庆的文物保护工程。当日开幕的《往来一家——湖北台湾文物交流专题展》反映了20年历程。纪念活动将重点考察凤凰山古建筑群等20年前两岸文保工作者曾经关注过的文物遗址,并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