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官方媒体说,中美古生物学者在河北省赤城县土城子组地层发现了一批珍贵的恐爪龙类足迹。这批足迹被命名为“中国猛龙足迹”,为新属新种。据称,这不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恐爪龙类足迹,也是迄今发现最小的恐爪龙类足迹。 据透露,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邢立达、美国犹他州迪克西州立学院教授杰瑞德等完成的相关研究,将发表在本月出版的《古生物学报》上。 邢立达说,这批足迹属名已赠与中国航空工业研制的歼-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日前,河北省邢台市城管执法局、市公安局、市文化局、市文物局联合执法,制止了邢台亿源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国保单位邢国墓地保护区内非法施工事件。 邢国墓地,是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位于邢台市区西部,于1993年发现,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0米,总面积100万平方米。其重点保护区域北至中兴路,南至建设路南侧,东至太行路,西至滨江路西侧。在此范围内密集分布着先商、商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全面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党员“五型”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河北省文物局按照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以“学习新知识,应对新挑战,推动文化新发展”为主题的读书活动。12月10日上午,为沟通党员干部学习心得,交流读书体会,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了读书心得体会交流会,全体党员干部参加...
为加强全省藏品保管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藏品保管人员业务技能,提升馆藏文物保护管理水平,河北省文物局实施全省文物藏品保管人员业务考核,并实行持证上岗。12月8日上午,来自全省11个地市和省直相关文博单位近400名文物藏品保管员在石家庄参加了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馆藏文物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馆藏文物安全保护管理操作规程等。为做好本次文物藏品保管人员业务考核,确保考核的规范化和公平性,在各级文物行政部门...
为充分发挥民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普及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知识,加强民俗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联系,省民俗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知识”讲座于12月2日在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河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要内容并与优秀民俗文化知识相结合,旨在通过知识讲座配合参观展览、现场展示、欣赏、知识问答与交流等形式进行,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介绍,普及与弘扬。 博物馆作为保护...
12月8日,燕赵都市报预告了10日下午石家庄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将做客燕赵都市网,昨日,该报的热线电话和燕赵都市网的点击率都热了起来,大家纷纷打来电话或留言,咨询自己关心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大家问的问题五花八门,有网友问现在拆了这么多城中村,有关部门有没有留下必要的影像资料,有网友问怎样让石家庄更有文化底蕴,有网友就自己身边的一些老建筑问有没有保护价值……15时-16时30分,石家庄市文物局局长刘...
11月30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文学部83名学生来到省民俗博物馆参观,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馆内丰富多彩的民俗展品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目光,不时有学生拍下自己喜欢的展品以为纪念。据了解,11月以来,河北省民俗博物馆已陆续接待了石家庄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行政学院、华药技工学校、石家庄外语翻译职业学院等多所学校团体观众,参观人数高达两千余人,较以往有了大幅提高。这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省宣化古城是我国北方现存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地位重要的著名城池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古城建筑受损严重。2006年4月,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启动了以“爱我宣化、修我古城”为主题的古城修复工程,先后复建起大新门城台和城门楼,修复了城内钟鼓楼等古建筑、城门两侧马道等和部分城墙,2009年5月启动的东城墙修复工程也即将完工,当年“京师锁钥̶...
日前,藁城宫灯博物馆被省旅游局命名为“河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并成为石家庄市唯一一家获此称号的单位,全省被命名的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仅7家。 此次命名是根据《河北省工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定标准》评定的,示范点的旅游规划、接待人数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已形成参观点数量、体验型项目设置等,都是评定的参考。旅游示范点的评选,旨在提高工、农业旅游产...
吴桥杂技 吴桥是驰名中外的杂技之乡,也是世界杂技的摇篮。2006年,吴桥杂技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惊、险、奇、绝”的艺术魅力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桥古属冀州,古代杂技的雏形“蚩尤戏”(又称角抵戏)就是从这里发端。清末民初,2000多名吴桥杂技艺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造了“吴桥杂技”这一知名品牌,并形成了名流名班。如“世界现代马戏之父”孙福友的“中华国术大马戏团”、孙凤山的“北京班...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12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弘道国学会和河北师范大学溪山琴况汉服社40余人来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正定县开展游学活动,其主体活动是在正定文庙大成殿前举行了纪念先师孔子的释菜礼。先后举行了迎神、献爵、饮酒、送神等仪式,使同学们切实感悟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弘道国学会以弘扬和复兴中华优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