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记者2月25日从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全面攻坚,皖北大运河文化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皖南古村落古民居保护样板工程,含山凌家滩等6处大遗址保护,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等项目,成为深受关注的重头戏。 今年7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召开,我省联手其他7省市共同参与的大运河申遗将迎来“落槌”之日,在做好遗产申报的同时,我省正在积极谋划皖...
近一段时期,“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腐蚀率超50%”“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左右”这两个观点又成了媒体眼球经济的受害者,一时间批判扑面而来,但是似乎都没有解释清楚文物腐蚀、文物保护的内涵和外延。单单就统计学的角度讲,没有条件和环境信息的两个数据,基本上没有正确的意义。 文物的自然损坏称为腐蚀,依据文物遭受腐蚀的深浅程度,一般将馆藏文物腐蚀程度规定为四个等级—基本完好:文...
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山西省文物保护经费有大幅增加,省级文物保护经费将追加到1.2亿元,市县两级文物保护经费也有不同程度增加。 2014年,山西省将在文物保护方面推进八项重点工程,分别是: 1、南部早期建筑保护工程,继续做好38处在建文物古建项目的实施; 2、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续推进平遥古城重点险情段的抢险保护和城墙监测系统建设、云冈石窟五华洞窟檐建设工...
2月16日,记者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2013年冬季,锡林郭勒盟文物局在基层马背文物保护队配合下,会同正镶白旗公安、文化、文物部门在风雪中抢救了一具被盗的彩绘木棺。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报告后,已将彩绘木棺运回锡林郭勒盟博物馆,目前,准备着手开展室内考古清理、文物保护工作。 记者还了解到,2013年,在阿拉善盟、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巴彦淖尔市以及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伦县,赤峰市巴...
法国《欧洲时报》近期文章称,一百多年前,中国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让“国宝”尽早“回家”成为数亿中国人及不少海外华人的夙愿。即将从挪威回归的圆明园石柱该放置在哪里,引起舆论和媒体的争议,归国石柱不放圆明园放北大的行为也被指未实现“真正的回归”。为何一桩对中国而言的好事,却引来一些“变了味、走了调”的争论呢? 文章摘编如下: 这跟主人公的身份不无关系。事实上,爱国人士慷慨解囊送流失文物回家早已不...
2月14日,《国家文物局2014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正式发布。《要点》分为九个部分、44条,涵盖了文物系统改革、《文物保护法》修订、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七批国保“四有”工作、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博物馆免费开放、统筹文物保护利用等年度重点工作。 《要点》提出了九项重点任务,分别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提升标准化水平;加快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
1月25日上午,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洛阳新区管理委员会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洛阳举行。双方着力打造智慧城市样板伊滨新区、智能交通、中国电科智慧产业基地项目、智慧文保、信息惠民等五大智慧工程,以洛阳市为中心、覆盖全国的数字化文物宣传、保护和交易平台将有望在洛阳出现。 合作项目五年内建成,总投资预计12亿元 根据协议,双方合作项目将在3个月内启动建设,3至5年建成,产业项目投资总规模约12...
记者近日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了解到,教科文卫委将与国务院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立法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积极推进立法进程。 在去年3月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章联生等31位代表、秦希燕等30位代表提出两件议案,建议修改文物保护法。 据了解,文物保护法于1982年通过,于2002年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1991年、2007年、2013年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
1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文物保护法》修订工作专家研讨会,就修订草案框架和要点听取专家的意见。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通报了文物保护法修订的原则、重点、要求和工作思路。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原顾问谢辰生,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文化室主任朱兵等多年从事文物工作,或者对文物法制有深入研究的领导和专家参加研讨会。 为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修法工作,去年,国家文物...
目前,我国博物馆馆藏文物腐蚀率超50%,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经费却仅占博物馆业务经费的5%左右。为了缓解这一严峻现状,中国文物藏品科技保护基地落户故宫博物院。 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对全国馆藏文物的腐蚀损失开展了专项调查,发现目前全国共有50.66%的馆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损害。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坦言:“如果博物馆业务人员在工作中不慎打碎一件珍贵瓷器,将是重大的文物损坏事件,但是大量珍贵文物藏品在...
扬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地下埋藏的文物数量多、等级高,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去年11月底,《扬州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 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 办法草案要求,因基本建设而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按照国家规定的批准程序进行。考 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费用,列入建设工程投资预算,由建设单位支付。建设单位应当与考古发掘单位签订考古调查、...
近日,公安部门和文物执法部门破获了北京地区近年来最大的一起文物盗窃案,追缴回来25件田野文物,其中6件属于三级文物,它们大多数散落在郊区田野,分布在怀柔、平谷、密云、延庆四个区县,这一案件引起了人们对田野文物保护现状的担忧。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文物专家,向他们咨询了田野文物保护问题。 田野文物主要是指位于野外的不可移动文物,即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古石刻等。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
2014年1月14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副司长罗静到郑州博物馆调研文物保护情况,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马萧林、博物馆处副处长贾付春陪同调研,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副馆长齐迎萍进行了接待和汇报。 罗静先后考察了郑州博物馆的纸质文物保护中心装裱室和实验室,参观了古代书画文物库房,听取了相关工作的汇报,同文物保护人员进行了友好交流。张霆介绍了郑州博物馆的藏品收藏、文物保护状况,特别是纸...
电影《十二生肖》中,成龙用“手套”扫描兽首,即刻复制完美模型的技术手段让很多观众感到分外惊奇。这看似夸张的科幻场景,如今已成现实。 近日,南京博物馆耗资千万,建成文物保护实验室,配备专职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文物复原工作,堪称“文物医院”。这些文物“医生”科学诊断,妙手回春,利用超声波、化学剂以及3D打印等先进技术,可以让断成六截的唐代鎏金铁芯铜龙“复活”,再涂上无毒缓蚀试剂,让文物重现历史华彩。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