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从即日起至3月2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京津冀三地收藏家协会共同协办的“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之非遗藏品展示月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水景庭院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精选了三地较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千年智趣、雕形塑意、画韵年丰三大主题,展现京津冀各具魅力的民间技艺,追溯三地同根同源的文化脉搏。众多老物件老手艺荟萃几代观众的童年记忆;而选在寒假春节这一档期办展,也有助于小观众们对非遗文...
由京津冀三地共同组织举办的“2016年春满乾坤福满门——京津冀佛光山文化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2月8日在台湾地震灾区高雄巿开幕。开展仅三天,吸引了53000余名观众前来观看,引起轰动。 本次展览,河北省带来了承德丰宁的滕氏布糊画精品60幅参展,其精美的做工、绚丽逼真的画面惊艳整个展馆,让观众流连忘返。北京市带来的燕京八绝宫庭艺术精品展和天津市的古琴艺术表演也让人们大开眼界。观展后许多观众在展馆留...
从即日起至3月2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京津冀三地收藏家协会共同协办的“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之非遗藏品展示月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水景庭院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精选了三地较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千年智趣、雕形塑意、画韵年丰三大主题,展现京津冀各具魅力的民间技艺,追溯三地同根同源的文化脉搏。众多老物件老手艺荟萃几代观众的童年记忆;而选在寒假春节这一档期办展,也有助于小观众们对非遗文...
记者从天津博物馆获悉,为使观众充分了解京津冀地区历史与文化,并对顺应时代需求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天津博物馆将于2016年2月2日推出《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京津冀历史文化展》。展览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展现三地历史渊源,共分为以下六个部分:“地缘相接 多元汇聚”、“慷慨燕赵 文化一脉”、“北疆重镇 争雄天下”、“辽金建都 推进一体”、“畿辅之域 协同发展”、“风气初开...
1月24日,“天与民藏——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首都博物馆主办,北京收藏家协会等协办,旨在通过衣、食、住、行、乐五大方面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印记的民间收藏品,再现清末民初老北京、老天津、老燕赵人民生活的历史画卷。 展览共分“衣食住行乐”五大板块。“衣——祖辈模样”勾勒出逝去年代祖辈的模样。“食——回味悠长”凝聚传统饮食文化的流变与特色。“住——故乡印象”表现我国传统建筑...
嘉宾合影留念 2016年1月23日,“盛世吉祥”京津冀书画名家邀请展暨虹宝艺术中心周年庆典在保定市清苑区莲池南大街虹宝艺术中心举行。 北京过云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怀瑾致辞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付爱民老师分享作品创作历程 此次活动邀请了京津冀三地的书画界同仁、相关机构组织的代表、部分市、区领导及广大书画收藏爱好者参加。参展画家为画坛泰斗孙其峰先生、工笔画大家苏宇光先生与中...
由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日前召开,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祁述裕在发言中指出,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要把握好“四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协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核心是打破壁垒、突出优势;其次是处理好顶层设计与自由竞争的关系,要实现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有机结合;再次是处理好盘活存量与拓展增量的关系,既要盘活存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要先行,政策要协同,要差异化发展。”12月13日,“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推动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京津冀地区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文化产业专家学者就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话题展开热议,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新思路、新观点和新建议。 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任重道远 分析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北京市文资办副巡视员杨永安认为,“京津...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讨交流活动昨天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国家动漫园举行。会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发言人都不约而同地谈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目标。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的关键一年。”北京文化局副局长关宇在发言中提出建议,“在非遗保护方面,联手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加强京津冀三地非遗项目的挖掘力度,合力打造三地京津冀非遗文...
1月10日 ,由首都博物馆主办,京津冀三地收藏家协会协办的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 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活动以“民间收藏”为主题,着眼对京津冀三地传统文化以及民间收藏文化的挖掘,通过祖辈模样(衣)、儿时味道(食)、故乡印象(住)、回家路上(行)四大版块的藏品征集与展览呈现 。该活动旨在展示京津冀地区民间收藏及民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据了解,此次京津...
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品牌建设强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区域内文化产业合作具有良好基础。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好区域内文化资源,发挥好共赢效应,有利于培育京津冀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文化生产力,拓展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空间。 目前,唐山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中,依然存在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规模...
京津冀“非遗”舞蹈和民间传统舞蹈展演日前在北京月坛体育馆举办。从三地100多个“非遗”舞蹈和民间舞蹈作品中选出的16个作品与首都观众见面。 此次活动由京津冀文联联合主办,也是落实京津冀三地文联签署的《京津冀文艺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的一次具体行动。参加展演的节目,既有入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狮舞、京西太平鼓、霸王鞭,也有《京竹声声》《汉沽飞镲》等充满浓郁地方风情、特色鲜...
11月10日,由首都博物馆主办,并得到三地各相关单位大力支持的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将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 首届京津冀民间收藏文化季预计历时近六个月,开展八大项系列活动,旨在展示京津冀地区民间收藏及民俗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启动仪式后将陆续开展一系列立足京津冀三地的文化活动,其中“征集品鉴”活动面向三地民众征集衣食住行四大主题的老物件、老照片等,寻访岁月长河中的集体记忆;...
太保鼎目前收藏在天津博物馆。(资料图) 尝尝“燕国盖浇饭”,穿越到西周“见证”太保鼎、克盍和克罍的诞生,再与战国大将乐毅“杀”一局……在第十届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9家文博单位签订“推进京津冀古代历史研究与区域文化建设”倡议书,打造这种“穿越之旅”就是他们即将启动的一项工作。 北京市文物局表示,希望通过京津冀古代历史研究与区域文化建设,将三地的博物馆、历史文化遗迹...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去年8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在公共文化、演艺交流、产业协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时间过去一年多,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虽然还未完全成型,但一批成果已悄然显现。 10月27日,京津冀在京联合举办第九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项目推介会”,京津冀三地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了“新常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