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作者:毛晓沪 作者简介:当代中国古陶瓷界著名实战派鉴定家。1951年生于中国上海。早年受到故宫博物院陈万里、冯先铭先生等老前辈的真谛亲传,在古陶瓷鉴定、修复和复制三大领域均有高深造诣。由他组织、领导、研究和创立的采用当代科技手段鉴定古陶瓷真伪的新技术——釉质老化鉴定,开创了无损检测古陶瓷技术领域的新纪元,并于1999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技术认证。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栏目特约专家,《人...
魏晋南北朝服饰 图中所绘洛神形象,无论从发式或服装来看,都是东晋时期流行的装束。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本图为戴卷梁冠、穿大袖衫的贵族及戴笼冠、穿衫子的侍从(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妝饰 顾恺之《女史箴图》,彩色绢本,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女史箴》一文而绘。全卷共九个部分,这是其中一个部分,画面...
南北朝:人们喜欢将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用来祭祀,但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 唐朝: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 南宋:...
吕氏家庙遗址是墓园组成的三要素之一,也是2010年考古发掘重点。调查结果与文献记载皆表明其遗址应位于五里头小学校内,7月13日家庙遗址发掘开始,发掘面积700平方米,通过6个月详细认真的清理,共发现具有叠压、因旧利用关系的房屋基址7层、14座,提取标本500余件,包含现代、近代、清代、明代、北宋五个时间段。 遗址位置主要分布于学校教学楼北,第一层房址:揭去地表土2~3厘米即可见,仅余基础部分且...
对于古代人来说,香筒代表着文化和品位。在唐代有文人写下“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的优美句子来形容其中意境。现代生活里,香筒已难觅踪影,更多的是点着蜡烛的香熏灯。要体会香筒的风雅,就要通过古代艺术品了。 笔者收藏了一白一绿两对清代香筒。白的是上好的和田玉制成,玉质温润,透雕祥云、蝙蝠等寓意吉祥的符号,构思巧妙,层次变化多样,立体感十足;绿的是缅甸翡翠制成,翠色浓郁,雕以青松...
敦煌莫高窟不少洞窟的壁画已严重脱落。东方IC供图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 在敦煌研究院等多家文保和科研单位共同努力下,中国古代壁画盐害治理难题基本解决。 中国古代石窟、建筑和墓葬中,保存了很多精美的壁画。千百年来,经历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后,很多壁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壁画盐害就是其中最为典型一类,特别是壁画酥碱病害,被称为壁画的“癌症”,要得到较好的修复,难度较大。 ...
在敦煌研究院等多家文保和科研单位共同努力下,中国古代壁画盐害治理难题基本解决。 中国古代石窟、建筑和墓葬中,保存了很多精美的壁画。千百年来,经历人为和自然因素破坏后,很多壁画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病害。壁画盐害就是其中最为典型一类,特别是壁画酥碱病害,被称为壁画的“癌症”,要得到较好的修复,难度较大。 为了解决壁画盐害治理这一文物保护技术难题,在原有保护研究的基础上,敦煌研究...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战争连绵不断,许多作品历经沧桑才流传至今。据有关人士统计,可供市场流通的古代书画仅约两万件,这决定了它的稀缺性,其价值也就可想而知 竞价出现“拉锯战”近年来,尽管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但是大大小小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却是热闹非凡,竞价激烈。如2009年春季北京保利上拍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手卷,此作2002年中国嘉德曾推出过,成交价为2530万元,这次买家若要竞购...
印度尼西亚海洋和渔业部计划近期开始在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打捞一艘中国古代沉船。据《雅加达邮报》报道,这艘船是在去年10月明打威群岛海啸后被渔民发现的,位置在南巴盖岛附近,海平面以下25米处。沉船船身长约20米,沉没时间在15至17世纪之间。初步探查显示,船上载有大量13世纪的中国瓷器。印尼海洋和渔业部官员称,他们将派出一支专业打捞队携特殊装备前往明打威群岛作业,目前打捞申请还在审批中。
古代歌舞伎的服装 内衣外穿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看这才叫壮观!全民内衣外穿的时代。 隋朝背带裙 古代潜水服 采珠人员 看看他们的装备 图片来源于《天工开物》,有氧气罩有潜水服。 唐朝时的混搭风格 袖子荷叶边
南宋球靴 鞋面用牛皮制成极其耐磨:这双南宋球靴用牛皮制成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足球鞋还带钉子,跟现在的异曲同工啊。 明朝高跟鞋 14世纪:最早的高跟鞋源于中国明朝,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鞋长...
唐朝提包 敦煌壁画中的17窟唐侍女 ,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我们的祖先真的引领了几千年的时尚啊,太有才了! 手提拎包 这个陶俑拎包的姿势……环保袋、LV经典款、手提拎包,简洁大方明了!最重点是!这位陶俑MM还穿了T恤! 隋唐帏帽 隋唐帏帽。(用于遮挡风尘)身上还是无袖装,如今少数民族很好的诠释了这个传统。 东晋护...
唐朝的发网 唐朝发网。想当年真的就是中国引领潮流啊! 东晋发型 这几位东晋艺术家的发型真是太不羁了,全面超越现在任何一位艺术家。 战国时期妇女发型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高66.4厘米 ,1976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中山王墓出土。大家注意发型。 惊见米老鼠发型,还有这手势!这不就是NOBODY的手势么?
为期一个月的中国古代书籍史展日前在虎门图书馆举行,展览从多个角度展示出中国书籍的光辉篇章,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髓。 本次展览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通过文字的产生与演变、初期书籍的产生、正规书籍的产生、书籍制作材料的变革、书籍制作方法的变革、书籍装帧形式的变革、中国古代书史人物篇等七大部分,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书籍在创作上的不同倾向和特色、制作上的不同材料和方法、装帧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
新华网雅加达2月9日电(记者 李晓渝)印度尼西亚海洋和渔业部计划近期开始在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打捞一艘中国古代沉船。 据《雅加达邮报》报道,这艘船是在去年10月明打威群岛海啸后被渔民发现的,位置在南巴盖岛附近,海平面以下25米处。沉船船身长约20米,沉没时间在15至17世纪之间。初步探查显示,船上载有大量13世纪的中国瓷器。 印尼海洋和渔业部官员称,他们将派出一支专业打捞队携特殊装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