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中国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和亚太多媒体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光源自光”当代媒体艺术作品展29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汇集了11件以“光”为主题的现代艺术作品,探索光的特性与寓意,以及图书馆是启迪之地的观念。此次展览汇集了十位中外艺术家的11件作品,分别为“偷光贼”、“私人阅读灯”、&ld...
香港蘇富比今天宣布,“梅云堂藏张大千画”专场拍卖已落实于5月31日中午12时,在香港金钟港丽酒店大礼堂隆重举行。部分精选拍品将于5月18至19日率先在北京展出,其后25帧张大千重要画作,将全数于5月28至30日在香港港丽酒店公开展览。这次拍卖推出之25件张大千画作,总估价逾1亿3,000万港元*。“梅云堂”乃迄今最完整、质素最高的张大千画作私人珍藏,...
新华网长春4月28日专电(记者 何悦)28日,由故宫博物院和伪满皇宫博物院联手举办的《末代皇帝溥仪紫禁城用品展》在伪满皇宫博物院怀远楼开展。 此次展览集中展出末代皇帝溥仪及其后妃婉容、文绣在紫禁城生活期间,曾御用或赏玩过的各类物品150余件,涵盖了玉器、玛瑙、珐琅、漆器、金银器、琥珀、陶瓷等多个大类,其中不乏故宫的精品之宝,如汽船式风雨表、点翠头饰等。大多数珍贵展品尚属首次对外展出。 据了解,...
27日上午,省博物馆举行了《千年瑰宝———渤海舍利函》开幕展。来自唐代渤海时期的舍利函一套四件,向观众展现了黑土地上的唐代渤海文明和佛教文化。 舍利函共分石函、铜函、银函、金函四层,层层缩小,相互套合。函体为素面,呈长方形,函盖呈圆弧状梯形凸起,其中最里层的金函长8.3厘米、宽5.3厘米、高4.2厘米。银函造型精巧,顶部盖上刻有“祥云”...
4月26日,内蒙古博物院与浙江省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共同主办了“瑰宝——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览”。这是良渚文化在内蒙古博物院的首次展出,也是内蒙古博物院建院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专题展览。此次展出的来自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的良渚玉器共计120件(组)。 据了解,享誉中外的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前,分布于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时期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之一。它因...
本月20日起,本报记者独家随深圳博物馆专家北上山西采访,准备接收山西博物院所藏55件(组)佛教造像,这些珍贵的佛教遗物将于29日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题目为《法相庄严——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艺术展》。
26日,记者从西藏博物馆了解到,为了让我区人民更加近距离地认识上海世博会,真切地感受祖国的强大和西藏的发展,西藏博物馆将带领全区人民回眸世博、走进世博。经过50多天的精心布置,上海世博会西藏馆今日正式在西藏博物馆展出。 西藏博物馆馆长郑玉明介绍,展馆将免费对参观者开放,由于旅游高峰期未到,参观者不需要预约每天的接待人数暂时不限,让人们直接走进世博、感受世博。“天上西藏”是...
王明明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言。王明明先生与邹佩珠女士。王明明先生接受采访。相关文章:王明明谈早年学画经历以及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问题平淡天真的童心—写在父亲儿童时期作品回顾展前徐恒进:人格力量的昭示——读明明幼作有感王明明:小院秋实王明明:找寻失落的本真艺海童年—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展将开幕在线展览:“艺海童年”王明明儿童时期作品展&...
经考证,近日在南京林业大学工地发掘出的明代南京锦衣卫墓墓主是明代开国名将徐达的第六代子孙。 17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员在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发现一处明朝双室墓,找到了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合字墓碑。经辨认,墓主徐君叙是明代四品官员,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第六代孙,担任世袭的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女墓主人是徐君叙的夫人周氏。 考古人员还发现一对珍贵陶器。一只白色陶罐高约20厘米;另外一只蓝色梅瓶&l...
北京故宫博物院与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将于4月29日-6月27日向公众开放,届时,130余件精致奢华的西式化妆盒、手袋与温雅内敛的明清家具将悉数亮相故宫博物院斋宫,为广大观众奉献一场中西文化对比与交融的视觉盛宴。 26日的发布会上,主办方公布了此次展览的海报,两只带有中国风元素的西式化妆盒出现在展厅的海报上,揭示着本次展览的主题——“交融”。对于该主题,“两依藏...
4月21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3件珍贵文物:秦陵一号铜车马、彩绘跪射俑和青铜鹤,安然运抵西安世园会并开始布展。 秦陵铜车马出土于秦陵封土西侧,一组两乘,主体为青铜铸造,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通体饰有精美绝伦的彩绘。各个部件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
据南京博物馆宋主任介绍,2011年4月17日下午5点左右,南林大博士后公寓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异常情况,南京博物馆考古专业人员进驻工地进行考古挖掘,现场发现墓志志盖一块及明代墓葬一座,经考证,此墓为明代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氏墓葬,在墓中发现一只珍贵蓝釉梅瓶,该梅瓶口径4.4、底径10、高26.8、最大腹径15.6厘米。
4月20日上午,《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文物系列展—新疆篇》在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隆重开幕。河南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付玉林,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田先洪,新疆博物馆陈列部副主任祖丽菲叶,安阳市文联主席张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李俊国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此次展览是新疆博物馆文物首次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集中亮相,共展出128件组珍贵文物,包括...
科举匾额博物馆开馆首日,游客穿过悬挂明代石匾进士第的仿古门 摄影/本报记者黄亮 科举匾额博物馆昨开馆试营业——— 在一本比名片还小的印本上竟写满了2.9万字,肉眼极难辨清。这不是书法艺术品,而是清代考试作弊使用的“口袋书”。昨天,高碑店民俗文化村内的科举匾额博物馆(本报曾在5月11日进行报道)开馆试营业。其中,清代至今的考试作弊工具从另一面解读了我国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历...
中新网南京4月23日电(申冉)南京市博物馆22日发布消息:近日该馆在南京林业大学新庄校区一处工地发掘了明代南京锦衣卫指挥佥事徐氏墓葬内出土了稀世蓝釉梅瓶,该宝将于近期在博物馆《玉堂佳器》展厅内展出,让大众一览其“美貌”。 据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专家介绍,此“宝物”是不久前该馆考古人员在南京新近发现的一处明代“锦衣卫”墓室...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