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编者按: 2009年12月28、29日在河南省新密市召开了“中国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严文明先生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出版。本文系根据讲话录音整理的部分内容,并经过作者修改,这里先期刊发,以飨读者] 我想讲一下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不过是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所谓聚落考古,就是以聚落为对象,研究其...
【摘要】 陶寺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和宏观聚落形态的考察表明陶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王者的雏形很可能已经出现,礼制初步形成,已进入了属于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阶段。这一时期,文明社会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动下,陶寺遗址的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内的大型建筑ⅡFJTI、中期王级大墓、大型仓储区等都是突破性的发现,陶寺遗址的聚落布局与结...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余杭博物馆联合考古队在临平玉架山遗址第200号墓发掘出土了陶、玉器等随葬品100余件(组)。 第200号墓出土的随葬品中,陶器有过滤器、带甑鼎、鼎、豆和罐;玉器主要有镯式琮、冠状梳背、刻纹锥形器、匕形器和一双玉箸,其它还有镯、璜及管珠等。其中透雕刻纹平顶冠状玉梳背、成双玉箸为首次发现,玉匕为野外首次发现。研究史前文化颇有心得的研究员方向明老师说:“这是继反...
一、课题的缘起、背景与设计思路 2001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在山西垣曲的工作接近尾声,适逢制定“十•五”发展规划,时任馆长的朱凤瀚先生提出考古部应在晋南地区继续做些工作,探索早期国家与文明起源的课题。经过一番准备和规划,200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成立)田野考古部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经过协商,决定合作共同开展“晋西南聚落考古与早期国家和文明起源”...
一、唐户遗址的发现与确立 唐户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观音寺镇唐户村西部和南部,地处潩水河与九龙河两河汇流处的夹角台地上。潩水河从遗址东部自北向南、九龙河从遗址西部自西北向东南环绕流过,在遗址南部约1公里处交汇后继续东南流,注入颍河。遗址东、西、南三面环水,地势北高南低,台地高出河床7-12米,海拔高度123-126米。(图一)。 图一 唐户遗址位置图 唐户遗址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坐落于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二道井子村打粮沟门自然村北部的山坡之上,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自2009年4月始,为配合“赤峰—朝阳”高速公路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揭露面积5200平方米,清理环壕、城墙、院落、院墙、房址、窖穴、墓葬等遗迹单位300余处,出土陶、石、骨、铜、玉器及毛、草编织物等1200余件。 该遗址堆积...
这是麦坪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期墓葬(摄于2010年3月26日)。 3月30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宣称,一处位于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边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麦坪遗址被确认,这里曾是古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从2006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为期5年的8次考古发掘,目前发掘面积已达1.1万多平方米,截至3月30日,共发现商周墓葬及新石器墓葬173座,发现房址182座、灰坑725个、灰沟...
◆青铜故事 1、最漂亮的“公主”四羊方尊 远嫁北京50年后回了一次娘家 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华丽典雅,堪称我国出土青铜器中最漂亮的公主,这公主的身世可谓跌宕起伏。在地下沉睡了3000年,1938年被农民姜景舒挖出后辗转飘零,又被日本人的大炮炸成碎片,解放后好不容易修复,1959年离开故土,远嫁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国家博物馆前身)。只把姜景舒一锄头挖下来的一块残片留在了湖...
3月28日上午,牡丹区文物保护部门在第三次文物普查野外遗址复查中,在吕陵镇境内发现一处距今约3000年的古聚落遗址。该遗址遗存大量龙山、商、西周及东周时期的灰陶器皿残片,是我市发现面积较大、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的一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先人聚落文明有重要价值。
我国系统的环境考古工作始于上一世纪60年代的蓝田猿人综合研究,到如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纵观这50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的考古学家历来就重视对古代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了解,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很早就开始利用出土的动物化石来分析当时的古地理环境,他依据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生态环境分析,对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后来随着孢粉学的诞生,利用孢子花粉重...
[编者按: 2009年12月28、29日在河南省新密市召开了“中国聚落考古的理论与实践——纪念新砦遗址发掘3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严文明先生在会议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全文将收入会议论文集出版。本文系根据讲话录音整理的部分内容,并经过作者修改,这里先期刊发,以飨读者] 我想讲一下聚落考古的方法问题,不过是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所谓聚落考古,就是以聚落为对象,研究其具体形态及其所反映的...
【中文关键词】 陶寺遗址; 聚落形态; 文明起源; 【英文关键词】 Taosi site; settlement pattern; origin of civilization; 【摘要】 陶寺遗址微观聚落形态和宏观聚落形态的考察表明陶寺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王者的雏形很可能已经出现,礼制初步形成,已进入了属于早期国家形态的邦国阶段。这一时期,文明社会初步形成。 【英文摘要】 The studying...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