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0年5月27日,河北省政府孙士彬副省长到保定市调研文化遗产工作,实地检查了易县清西陵、曲阳北岳庙的文物安全工作,听取了工作汇报,参观了易水砚有限公司和曲阳石雕厂,看望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政府李同亮副秘书长、省文化厅彭卫国副厅长、省文物局张立方局长、保定市政府闫立英副市长,保定市文化文物局以及易县和曲阳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陪同调研。孙士彬副省长在听取了清西陵文物安全工作汇...
6月12日是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围绕今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的主题,河北省文物局与有关新闻媒体联动,推出一系列特色宣传活动,让文化遗产走近公众。“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 定州文化遗产采风”活动拉开我省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帷幕。省内文物界、文史界和诗词界、书画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赴定州采风。“探访石家庄先民之家——— 文物部门将邀请50名考古爱好者前往平山县沕沕水景区,参观水帘洞遗址发掘现场、...
经过2年多的艰苦努力,河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已圆满完成。全省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20202处,复查不可移动文物 13271处,全省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超过33000处。按照国家文物局的部署,省普查办组织专家对全省十一个设区市、172个县市区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验收,邯郸市、邢台市、衡水市、沧州市、承德市、廊坊市、秦皇岛市各县区文物普查和复查工作顺利通过验收;石家庄市赵县、元氏、灵...
为加强对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遗存点的保护工作,强化文物单位(点)所在乡(镇)、村以及广大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河北省曲阳县政府对于本县刚刚完成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的文物单位(点)87处,复查文物点48处,共计135处,组织专家进行审核研究,将其中价值较大的32处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其他103处确定为一般文物单位,同...
河北省正定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其现存的大规模城墙始建于明代,本为砖城,由于历史上战争、自然及人为破坏等原因,目前城砖几乎无存,但土筑墙体仍保留有8000余米,规模甚为可观,是正定重要的古城标志和珍贵的文化遗产。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当地居民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占用城墙范围构建坟墓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了古城墙历史风貌,并成为古城墙恢复工作的严重障碍。为加大对古城墙的保护,为城墙恢复工作打下良...
近日,国内首家唐尧文化博物馆在河北省顺平县唐尧文化园奠基。唐尧文化源远流长。尧为上古五帝之一,华夏人文始祖,本姓伊祁,名放勋。顺平境内的伊祁山相传就是尧帝出生的地方,至今仍留有尧母洞、尧帝庙、尧城等众多历史遗存,顺平因而被称为尧乡。为深化唐尧文化研究,该县引进了总投资3500万元的唐尧文化博物馆项目,由河北省伊祁山工艺品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集景色资源再开发、文化内涵再挖掘于一身,建设包括尧母、唐尧和...
发掘现场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两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 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据考古人员介绍,张夺村南墓地由张夺村南1号墓地和张夺村南2号墓地组成,共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其中张夺村南1号墓地42座,张夺村南2号墓地51座。 此次考古发掘中,战国时期墓葬形制一般呈斗形,竖穴土坑墓较少。葬式以秦人丧葬的特有风俗曲肢葬为主。随葬器物...
由河北省隆化民族博物馆、隆化职工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组织、搜集、整理,徐德祥等担任主编的《隆化民间故事传说》已于近日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130万字,分五卷:地理卷、风光卷、生活卷、温泉卷和物产卷。由隆化县委书记刘振洲任编委会主任,隆化县政协副主席王振平、隆化民族博物馆馆长姜振利、隆化县职工研究会会长徐德祥等任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为本书作序。该书的出版...
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主题,曲阳博物馆结合本馆实际,开展系列活动,宣传曲阳北岳文化、特色石雕和定瓷。 在县电视台开展宣传。5月15日—18日在曲阳电视台连续播放今年博物馆日主题, 欢迎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众和学生至博物馆参观;在北岳庙朝岳门悬挂“热烈祝贺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大型横幅标语,营造宣传氛围。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材料。5月18日上午在县城北岳路设咨询台,开展文物...
4月26日10时,河北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王玉鹏从建设银行衡水分行副行长丁建新手中郑重接过了第一张印有武强年画的龙卡,标志着武强年画龙卡联名卡正式开始发行。此次武强年画与建行龙卡“联姻”,是武强年画以卡为媒介,创新传播方式的又一次新的突破,也是一次文化与金融相融合的有益尝试。为进一步弘扬武强年画这一古老艺术,提升武强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国建设银行武强支行与武强年画博物馆经过认真协商,报建行北京总行批准...
6月12日是第五届中国文化遗产日。围绕今年“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的主题,省文物局与有关新闻媒体联动,推出一系列特色宣传活动,让文化遗产走近公众。“文化遗产 在我身边——— 定州文化遗产采风”活动拉开我省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帷幕。省内文物界、文史界和诗词界、书画界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赴定州采风。“探访石家庄...
25日,河北省正式启动“水帘洞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探知距今约2至3万年的石家庄先民生活,并揭示其与北京猿人的文化传承。 据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介绍,“水帘洞遗址”于2009年被发现,位于河北省平山县沕沕水景区一瀑布水帘之下,故此得名。这座距今约2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结束了河北省太行山东麓没有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的历史。 “...
邢台内丘张夺遗址考古再有重大发现,继发现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后,张夺村南墓地又发现战汉时期墓葬93座。 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南水北调考古队于2009年在内丘张夺2号遗址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窑址2座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古墓葬104座。由于该市文物部门工作认真负责,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今年又对张夺村南追加了考古发掘面积(现已定名为张夺村南墓地)。目前...
目前已发现保存完整的瓷器、窑具200余件,瓷片数千片 日前,隆化鲍家营瓷窑址多处瓷窑址和灰坑被发掘,已发现保存完整的瓷器、窑具200余件,瓷片数千片,文物清理和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鲍家营瓷窑址位于隆化镇北“大土城子”与鲍家营“小土城子”之间地带,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600米,面积90万平方米,是辽金元时期燕山北麓一处较大规模的民间制瓷窑场。去年,隆化县政府将鲍家营自然村规划为城中村,拟在鲍...
目前已发现保存完整的瓷器、窑具200余件,瓷片数千片日前,隆化鲍家营瓷窑址多处瓷窑址和灰坑被发掘,已发现保存完整的瓷器、窑具200余件,瓷片数千片,文物清理和挖掘工作仍在进行中。鲍家营瓷窑址位于隆化镇北“大土城子”与鲍家营“小土城子”之间地带,南北长1500米,东西长600米,面积90万平方米,是辽金元时期燕山北麓一处较大规模的民间制瓷窑场。去年,隆化县政府将鲍家营自然村规划为城中村,拟在鲍家营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