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11年12月24日至2012年1月17日,“刘菊清教授工笔花鸟画赏评”活动在北京百雅轩艺术沙龙成功举办。此次展出的60余幅作品展示了这位83岁的老艺术家半个多世纪来的创作成就和在工笔花鸟画的传承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刘菊清教授生于1929年,江苏常州武进人,从小受家乡名画家恽南田画派画风滋养,初中开始学山水画,后又师法恽派没骨花卉。在新中国成立的前一年考上杭州国立艺专(...
泛舟太液池 于非闇 125.5cm×62cm 轴 荷花翠鸟 李苦禅 99cm×131cm 1961年 轴 秋菊梧桐鸟 马晋 96.5cm×50.5cm 镜片 百花齐放 王雪涛 97cm×188cm 1977年 镜片 新浪收藏讯 2012年1月11日,“春蕴京华——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将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二十余位京派画家的作品近七十幅,呈现了20世纪北京地区花...
辛卯岁尾,北京画院将院藏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倾情推出,于1月11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春蕴京华——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并持续到2月13日。作为北京画院院藏作品系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共集中了20余位京派画家的作品近70幅,全方位地呈现了上世纪北京地区花鸟画发展面貌。 展出的京派画家中不但有许多大家熟知的陈师曾、齐白石、于非闇的作品,还有一些多年来被忽视、并未得到大力宣传和研究的画家如...
——浙派写意画家易友达速写 与易友达先生相识时间并不算太长,也就五六年吧,但却交往甚密,彼此也十分投缘,在许多事物上有着相同、相近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可以说,他是我为数不多的亦师亦友中的一位了。尤其他那低调而不事张扬、踏实为人、为艺的风格,给我以深刻印象。 易友达先生系杭州余杭大观山人,生于1948年,退休前长期供职于杭州市文联办公室、组联部等 部门,许多相关的文艺家协会都曾留下他忙碌...
大写意《天香谐韵》,是纪映欣以牡丹为主要题材,结合狗、猫及松、梅等宠物和花木推出的部分新作。 纪映欣曾多年从事连环画、插图研习和创作。他采用白描形式塑造了诸多古今人物形象,并发表了多篇佳作。严格的具象造型训练和写实艺术实践;刻苦的线描技法探索和长期挥毫勾斫,使他掌握了准确的形体结构规律和精湛的笔墨基本功。也为他逐步理解意象造型理念和拓展写意笔墨语言,铸就了坚实的基础。 纪映欣的大写意花鸟画...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赵莎) 正值辛卯岁尾,北京画院将院藏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倾情推出,隆重举办“春蕴京华——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 为首都佳节增添一道亮丽文化风景。展览将于2012年1月11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并持续到2月13日。作为北京画院院藏作品系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共集中了二十余位京派画家的作品近七十幅,全方位的呈现了上世纪北京地区花鸟画发展面貌...
牵牛草虫 齐白石102cm×34cm 轴正值辛卯岁尾,北京画院将院藏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倾情推出,隆重举办“春蕴京华——京派画家花鸟画精品展”, 为首都佳节增添一道亮丽文化风景。展览将于2012年1月11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帷幕,并持续到2月13日。作为北京画院院藏作品系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共集中了二十余位京派画家的作品近七十...
集体构思分工执笔,联合创作写意花鸟大画―― 本报讯(记者 邢虹)“芳华颂――中国写意花鸟画金陵组合作品展”前天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开幕。10位平均年龄超过65岁的画家组成的“金陵组合”,两年多来集体创作了30多幅写意花鸟大画,《湿地银羽》、《麋鹿家园》、《飞鸿踏雪》等作品都长达2米至6米,展出时震撼了很多观众。“金陵组合”这种由固定的画家联合进行创作的形式,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 “金陵组合”...
1959年生于平度市,毕业于青岛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蒋兆和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群众艺术馆美术部主任,副研究员。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首届人物画精英班 。 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至今,流派纷呈,名家辈出、青藤、八大、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艺术大师,犹如一座座高矗的丰碑,又像难以逾越的高峰。故而,前些年有“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之谓...
黎 鸣 小 引 进入耳顺之年,能结识画家汤立先生,真乃平生中一大快事。我虽非画家,但自幼醉心书画,终生不改,自称书画界一票友,大概不算自夸。 在我的少年时代,仰慕老一辈大画家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等,固且当然,但让我最感佩的还是比较在年龄上距我不是太远,而在画界却是极其活跃灵动的两位大画家,一位是已故著名大画家黄胄先生,另一位即汤立先生的令尊,著名大画家汤文选先生。我认为,汤文选先...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至善至美 平淡天真,古人说绘画是寂寞之道,而此对于花鸟画家苏宗胜来讲则是一直精进追求的崇高画境。11月20日下午三点,禅心清韵·苏宗胜花鸟画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此次画展由人民网、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山东画院联合主办,将展出苏宗胜近年创作的花鸟画精品八十余幅,其中大至丈八尺寸的藤萝、小至平尺之余的花鸟尽显淋漓气度,虽放逸、却又不失唯美清韵之气,让观者为之动容。...
作者:谷穗 在“大写意”精神涵量缺失,形式语言贫乏的当代画坛,看到叶烂具有突破性的大写意花鸟画,委实感到欣喜乃至兴奋。 无需一一罗列叶烂的成果,只要指出,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大展中,不论大写意作品多么罕见,叶烂却自1994年起连续三届入选,分别以《秋塘染霞》《金色池塘》《荷塘月色》登堂入室,这足以表明他的画不同凡响。 大写意花鸟作为中国画传统中的一种独特形态,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难度的艺术...
张学成 叶烂是江苏新花鸟画开拓者中的一员。他在花鸟画创作方面的成绩已引起了画界的注意,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叶烂曾受业于著名花鸟画家陈大羽先生,他秉承师法,在尝试摸索中形成了粗笔湿色的突出风格,为画界所首肯。有感于这些年很多人都在用练就的几笔,不假思索地到处套用,于新境的追求和面貌的确立方面却有放松,导致审美趣味低下,创作意识萎缩,笔墨技巧退化。叶烂认为 :脱离生活,毫无真情、矫揉造作是其根源...
中国花鸟画,以其“借物抒情”、“天人合一”的审美趣味,体现了人、自然、艺术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而形成悠久辉煌的历史。从表象类型上,“工笔”与“写意”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形式。两宋时期,以写生、写实为主的“工笔画”,使工笔花鸟画艺术达到鼎盛阶段。此后,花鸟画主流为崇尚意笔的“...
中国画原本只是工笔画,至少在唐代以前是这样,写意画自唐代兴起并独立后,才使中国画产生了工笔与写意的分野。显然,相较于写意文人画,工笔画更注重对审美客体的谨细再现,它更多保留了“第一自然”的造型特征和色彩特征。这种造型的准确性虽不是某个特定视角的真实再现,甚至不需要表达现场感,但它从来没有像水墨写意那样,让客体造型服从于笔墨的需要而予以整合。在造型与色彩上,工笔重彩完全是通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