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宋,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 碗敞口,口沿因覆烧形成较宽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内壁六条线出筋,碗心处刻划双鱼水波纹,刀法犀利流畅。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光润。盘心所刻划的两条小鱼在青色的釉面衬托下仿佛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戏,形态自然逼真,艺术感染力极强。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创烧于五代,主要烧白瓷与青...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盘,宋,高3.1cm,口径26.7cm,足径18.1cm。 盘折沿,浅腹,浅圈足。通体施白釉,器口无釉,镶铜口。近口沿处刻划卷草纹一周,内底刻划缠枝牡丹纹,其上结两朵牡丹花,花心相对。 此件作品所刻主题花卉枝干矫健,花朵丰满,配在温润晶莹的白色釉面上典雅优美,是定窑刻花白瓷的代表作品。 定窑烧造白瓷始于唐代,虽然唐代以邢窑白瓷最负盛名,但定窑白瓷精品堪与邢瓷相媲美。到了宋代...
定窑白釉刻花花卉纹唾盂,宋,高7.4cm,口径17.8cm,足径4.6cm。 唾盂上部形状如盘,口内敛,中部束腰,下部形如圆盒底部,浅圈足。通体施白釉,釉呈牙白色,底部无釉。器盘部位刻划折枝花卉。 此器造型端正,胎细腻坚硬,釉质,细润光滑,是定窑瓷器中的佳品。 目前所见唾盂多为宋代品种,当时南北方各窑普遍烧造。此件白釉刻花唾盂,造型精致,釉色纯正,是不可多得的定窑白瓷精品。
定窑白釉印花菊凤纹盘,宋,高4.3cm,口径19.2cm,足径12.7cm。 盘敞口,坦底,弧壁,圈足,口沿露胎无釉处镶铜口。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外壁明显见到拉坯留下的旋痕以及蘸釉时留下的“泪痕”状垂釉。器里口沿模印回纹一周,内壁模印荷花纹饰,盘心模印双凤菊花图案。外底镌刻清代乾隆皇帝御题诗一首。诗曰: 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 质韫珠光堪作鉴,纹镂花鸟具传神。 擎来掌上掬明...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宋,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 壶顶部为凤头形,高冠,大眼,曲喙,凤顶花冠为注水口。长颈上凸起三道弦纹,圆腹丰满,宽圈足。壶体一侧为长圆形弯曲的流,另一侧为圆柱形柄(流、柄为后修补)。腹上部刻划缠枝花卉纹,下部刻划蕉叶纹。通体施青白釉,釉层较薄。 此件凤首壶之造型虽源于隋、唐时期受波斯风格影响的器物,但它的器腹等部位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隋、唐时期的凤首...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盒,宋,通高3.4cm,口径5.2cm,底径4.8cm。 盒呈菊瓣形,子母口,平底,造型精巧别致。盖面印有密集的锦纹,纹饰模糊不清。盒里外施青白釉,施釉不到底,露胎。外底印有“蔡家盒子记”。 带铭记的盒子在宋代景德镇窑的产品中比较常见,是不同的作坊在各自产品上所作的标记,以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一般均为印在盒子外底的“×家盒子记”阳文一行款,而且“盒”均写作“合”。目前已发现的...
定窑白釉盏托,宋,高6.5cm,口径8.6cm,足径8.2cm. 盏托上呈杯形,口沿无釉,托镶铜口,圈足外撇。里外施白釉,杯口与托口沿各饰回纹一周。 此盏托造型规整,釉色温润,纹饰简洁,具有美观而实用的特点。
钧窑月白釉瓶,高28cm,口径4.8cm,足径7cm. 瓶唇口,口沿微撇,长颈,颈部上宽下窄如喇叭形,圆腹下垂,圈足。通体施月白釉,口沿处釉薄微显胎色,足边呈酱色。 钧窑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其主要釉色有月白、天蓝、紫红等,胎重釉厚。此瓶为宋钧窑的民窑产品。民窑器物形制多为碗、盘、瓶、罐之类生活用品,釉色以天青或天蓝釉居多,无官钧之玫瑰紫和海棠红色。此瓶造型别致,釉色匀净,为民窑中较好的作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宋,通高24.3cm.注壶:高21.5cm,口径3.5cm,足径9cm;注碗:高12.3cm,口径17cm,足径9.8cm. 注壶直口,有盖,盖顶置狮形纽,折肩,弯流,曲柄,圈足。肩部划花缠枝牡丹。注碗葵瓣式口,碗体呈六瓣花形,圈足。注壶与碗通体施青白釉。 注壶、注碗组合成套,是温酒用具。温酒时将注壶置于注碗中,以碗中热水温之。其形象较早见于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
白釉花口高足杯,宋,口径9.8cm,足径4.5cm,高6.3cm. 杯口呈五瓣花形,器身呈花瓣状,高足微外撇。通体施白釉。 此杯造型仿金银器中花瓣形高足杯而制,精致细巧,釉色洁白,釉质光润,体现了宋代白瓷的烧制水平。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高11.2cm,足径6cm. 壶体呈瓜棱球形,一条堆塑其上的螭龙巧妙地形成壶流与提梁,平底,底中心有一注酒的圆洞。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 此壶设计巧妙,因利用连通器原理,注酒时将壶倒置,从底孔注酒后,再将壶正置,即可从螭龙嘴往外倒酒,故称“倒流壶”。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宋,高32.6cm,口径26cm,足径21cm. 尊的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之四面均塑贴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施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融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呈黄褐色。圈足内壁刻划数目字“三”。 此尊风格古朴、庄重,为宋代宫廷使用的典型陈设用瓷。 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
1922年,考古学家在被黄河掩埋的北宋钜鹿城发现一居住遗址的火炕上摆放着瓷枕,有的还用墨书在枕底书有“新婿”之类的字样,到这时人们才确信一批批硬邦邦冷冰冰的瓷枕不是什么明器(也称冥器),而是宋代人床榻之上的寝具。 这件宋代定窑白釉褐彩如意形鹿纹枕,高13.6厘米、长24.7厘米、宽19.9厘米。现藏定州博物馆。枕为如意形,前高后低,中部稍凹。直壁,平底有气孔。胎色较白,胎质坚硬细腻。釉呈暗白色,...
当阳峪窑白釉剔花瓶,宋,高27cm,口径5.5cm,足径7.5cm。 瓶小口外折,细颈,圆肩,鼓腹,内凹足。通体施白釉,剔花装饰,共有4层纹饰:肩部上层为剔花卷枝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剔花花叶纹,花叶肥硕饱满,腹部上下分别在两道弦纹之间划出网格纹,再剔去若干小方块,在整体网格纹中划分出交错的正反三角形。腹部丰满肥大的花叶纹与上下两周网格几何形纹形成对比的装饰风格。 此瓶花纹褐、白色调对比鲜明,其网...
西村窑青白釉褐斑刻划凤纹大碗,宋,高8.9cm,口径33.3cm,足径9.5cm。 大碗折沿,弧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碗内底刻凤纹,并饰有5组规则的褐色点彩。内壁刻缠枝莲花纹,花纹上随意点缀褐色彩点。碗外壁素面无纹饰。 此碗形体大而规整,以刻花与点彩相结合进行装饰,繁而不乱,为宋代西村窑瓷器的代表作。 青白釉刻花加褐色彩绘是西村窑特有的品种。这种点彩手法在广州晋墓出土的青釉器中已有发现,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