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时间:1月18日地点:济南市公安局事件:济南警察博物馆开馆简介:济南警察博物馆从2013年7月开始筹建,历时半年。建筑总面积3240㎡,展陈面积1705㎡,设济南警察史展区和枪支、地契等展厅,展示了大量鲜为人知、客观翔实的档案史料,在全国警察博物馆序列中位居前列。馆藏:记录济南公安机关发展历史。馆内陈列了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来有关警察题材的文物、藏品600余件。 首次公开:侵华日军报道班摄...
2013年11月23日,济南市规划局确定要成立“名城保护委员会”,这对于那些常年奔走呼吁“保护老建筑”的专家、学者或普通市民来说,这个消息如冬日里的一把火,温暖而热烈。 在日前举行的“规划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三届泉城规划论坛上,齐鲁网记者专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杰,听这位地道的老济南,阐述如何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城市格局:应与山水、自然、人文结合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城市文化反...
鞭指巷街最为有名的清代陈冕状元府,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鞭指巷街最为有名的清代陈冕状元府,如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大杂院。(齐鲁网记者 李淼 摄) 后宰门街上的“田家公馆”,尚保存完好。也成为曾经盛极一时的后宰门街上留下的唯一一座有“来头”的老宅子。(齐鲁网记者 张帅 摄) 每天午后,83岁的徐中芹吃完午饭,...
11月26日,济南市,因开发商施工建设需要,一座刚刚修复好的百年老建筑四周被挖空,老建筑在一个4米高的土堆上,成为一个“孤岛”。晓月/CFP 11月26日,山东省济南市纬四路西侧,一座百年历史的楼房拆去了屋顶,只剩四面墙体,在钢架的支持下,被架在6米高的钢架平台上。另外一座刚刚修复好的百年老建筑四周被挖空,老建筑在一个4米高的土堆上,成为一个“孤岛”...
文化遗产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分。相比已经发展五六十年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5年全国刚刚起步的“非遗”保护工作,目前正处于发展摸索阶段,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面临着不少困难。 谈及济南的非遗保护现状,很多项目正处在自生自灭的边缘。老艺术家的故去,年轻人缺乏兴趣,再加上无资金保障,这些艺术形式的传承越来越少,济南非遗保护之路仍任重道远。 村落非遗项目维护成了...
记者9月16日从济南市博物馆获悉,为了迎接十艺节,将于中秋到来之际推出《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外销艺术品展》和《水墨印象——八大山人书画碑拓展》两大展览。9月18日开展,展期持续至10月底。 百余件外销艺术品再现18、19世纪广州口岸辉煌景象 《海贸遗珍——清代广州外销艺术品展》共展出广州博物馆珍藏的百余件外销艺术品...
济南博物馆收藏“照片中的老济南”9月8日上午,两幅反映济南全景和济南老民居的巨幅照片被济南市博物馆收藏,照片作者陈漱溟历时十余年拍摄,分别记录了济南优美的自然景观和老济南特色民居。 据济南市博物馆馆长李晓峰介绍,此次济南市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照片均由照片作者陈漱溟无偿捐赠。“两幅作品不论在记录济南城市变迁和直观城市特色上,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些图...
杨某,42岁,济南人,过去靠贩卖大蒜为生。2011年春,杨某在曹楼村收购大蒜的时候,和当地村民闲聊,无意中知晓曹楼村有个未被开掘的古墓。而据村民透露,这个古墓很有可能是曹操的墓。杨某虽然没读过书,可他觉得曹操的墓里肯定有值钱的宝贝。这一想法让杨某兴奋起来。手头拮据的他,从那时起就萌生了盗墓的想法。 几年前,杨某曾参与修复过一个古墓,在那次的工程中,他认识了一些懂古董生意的酒肉朋友。做着一夜暴富梦...
17日,和平路扩宽施工现场,工人在铺设管道时挖出一个墓坑,坑内以青砖圈顶,虽然尸体已经化成了白骨,但棺木依然没有完全腐烂,墓坑一侧的方形“福”字也清晰可见。考古部门判断,可能是近代墓葬,考古价值不大。 17日下午,记者来到和平路施工现场发现,墓坑就在和平路东首北侧,甸柳新村第一小学门口附近。这是一个两米多长的墓坑,坑上方就是人行道,坑顶距离路面只有四五十厘米的距离,行道树...
位于山东济南长清归德的曹楼古冢被当地人传说是“曹操古墓”,里面有很多宝贝。于是,从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的盗墓贼聚集到曹楼,从2011年以来多次盗掘曹楼古墓葬。结果,这些盗墓贼并没有挖到宝贝,而是“挖通了”通往监狱的道路。近日,长清警方破获了这起盗墓案,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 收大蒜听说“曹操墓” 民间传说曹操死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