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单霁翔与工作人员一起,拆除午门西马道西侧的彩钢房。中新社发 6月8日,在故宫博物院内,院长单霁翔头戴安全帽,将午门西马道西侧一处彩钢房的房顶拽了下来。这标志着故宫正式启动8000余平米临建、违建拆除行动。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内共有“永建”、“临建”和违建共8000余平米。其中包括58处彩钢房,建筑面积3398平方米,分别用于办公用房、文物库房和...
午门 本报记者 李韵摄 太和殿广场 本报记者 李韵摄 2013年5月4日,发生在翊坤宫的“人打钟”事件,使故宫博物院的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公众焦点。 安全,一直是故宫人最关注的问题。火灾、盗窃、震灾、自然损坏、文物库房、基础设施和观众安全,这七个方面的隐患,犹如七把利刃长期高悬在故宫人的心上,随时都有落下来的危险。 让平安时刻与故宫相伴,是几代故宫人的心愿,是愿景,...
6月6日,“百馆聚珍——黑龙江省博物馆90周年特展”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幕。简单的开幕式、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庞大的观众群,使黑龙江省博物馆90岁生日过得很特别。 据黑龙江省博物馆馆长庞学臣介绍,今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迎来90岁生日,为倡导节俭新风,该馆决定新事新办,不搞庆典活动,节省出大笔资金用于举办展览,让老百姓真正获得实惠。此次展览得到北京故宫博...
只要对故宫历史略知一二的人,都会知道一段耻辱的历史: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侵略军在紫禁城耀武扬威,除了挨个坐上太和殿宝座拍照之外,还用刺刀刮取贮水铜缸的鎏金涂层。至今铜缸上仍有道道刮痕。 100多年过去了,有一口铜缸上又多了粗野的印记:有游客偷偷地涂上“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字样。此事在微博上曝光后,网友纷纷谴责。现在,铜缸上面的字样虽然已经抹去,但是对文明的伤害一时难以消除。...
5月24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和北京市西城区区长王少峰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今后,双方将在故宫文化产品和西城区非遗产品开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传统文化培训学习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单霁翔表示,文化遗产是满足广大公众多样化、深层次、全方位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资产,保护、传承、利用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今天,著名的《胤禛美人图》将在网络上重生,再现清宫生活点滴。这也是故宫博物院推出的首款iPad应用程序。 《胤禛美人图》是一套绢画,共十二幅,每幅画各对应一个月份,包括“裘装对镜”、“烘炉观雪”、“倚门观竹”、“立持如意”等主题。此次推出的iPad应用程序就是取材于此。 故宫专家介绍,这套清代宫廷仕...
5月18日,故宫博物院围绕“博物馆(记忆+创造力)= 社会变革”的博物馆日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开通邮路递友情 随着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将第一张加盖了“故宫博物院”邮戳的首日封投进邮筒,寄给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标志着故宫博物院正式开通邮政服务。即日起“故宫博物院”专属邮戳开始使用,邮政信筒和邮品柜台设置在太和门观众咨询中心。当天,观众不仅能够在紫禁城内直接寄出明信片,还可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